(接上篇)
一周後,乞討了一大圈的王道士回來了。
其實王道士裝做很瀟洒的樣子出去化緣,他內心是很緊張的。
那緊張後來簡直變成了追逐他的恐懼,他匆匆離開千佛洞出去探聽消息,做賊心虛般的,他總疑心敦煌城裡的人們都知道他給洋人看了秘藏的經卷。
王道土
他甚至夢見官府派人來捉拿他,他還夢見唐僧在問他,問他為什麼把他千辛萬苦取回的經卷給別人。
可是,轉了一周,他沒有聽到任何人說千佛洞的事,也沒有任何人向他打聽洋人和藏經洞的事,他有點放下心來。
比起給洋人看經書的風險,到女人的家裡去一趟就顯得不是什麼大事了。
於是王道士又鼓足勇氣,去了那個他化緣時對他很慷慨甚至很有情意的寡婦家裡。
寡婦熱情招呼他進屋,為他端上熱菜熱飯,他也不推辭,端起碗就吃,邊吃邊打聽,問寡婦聽到千佛洞的什麼事沒有。
寡婦說:千佛洞里就你這麼一個大活人,除非你討個老婆領回去,要不你還能有什麼事值當人們說呀。
寡婦說著臉上有點羞紅,王道士只顧着自己的心思沒注意到。
天不早了,王道士告辭回去。
寡婦想留他一會兒說說話,算算時間,怕他半夜前趕不到千佛洞,就送他出門。問他這次出來討得多少錢,王道士給她看背上的褡褳。
她摸了摸,也就幾個麻錢,老大不忍心的,跑一趟才化緣化到那麼幾個麻錢。寡婦心疼,從自己懷裡摸出兩個麻錢放進去,囑咐王道士趕緊回去,讓他下次路過再來。
王道士心裏熱乎乎地,連聲說:「你回一一你回一一」
之後王道士撒開大步往回趕。
王道士腳步輕快地回到千佛洞,斯坦因立即從王的表情中看到了希望。
他再一次提出給千佛洞捐一筆錢,幫助王道士完成他的壯志,恢復寺院的舊觀,王道士答應了。
接下來,藏經洞的門又打開了,斯坦因從各種各樣的包袱捆中挑選出許多自認為的精品,還從王道士手裡要了五十捆非常完好的漢文卷子和五捆吐蕃文經卷,然後把四塊馬蹄銀遞到道士手中。
把那麼多東西搬到斯坦因的帳篷里,蔣師爺一個人是不行的,好在王道士沒再強調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着急的斯坦因就打發他的僱員伊卜拉欣伯克和放馬人提拉拜在夜深人靜的時刻幫蔣師爺把許多珍貴的古代遺書搬到了自己的帳篷。
斯坦因怕莫測的王道士又改變主意,顧不上再細細查看他騙買得的寶物,連夜打包。
他很高興自己有所準備而來,正好有空箱子。
整整三周時間,他都在打包裝箱,最後手稿裝滿了七個箱子,繪畫和刺繡品裝滿了五個箱子還沒有裝完。
再做或買箱子怕引起人們懷疑,於是剩下的文物斯坦因很有經驗地把它們捆紮包裝起來,在外面裹上不引人注意的偽裝。
一切包裝好了之後,斯坦因再看王道土,這時候他覺得王道士是「好心的」「輕鬆自在的」人。
他說他發現王道士已經「意識到我正採取虔誠的行動來為西方學術界獲取這些佛教古代文學和藝術品,而當地人的無知讓它長期不被問津或是最終會流失掉。」這只是斯坦因的感覺,鬼知道王道士意識到的是什麼。也許他意識到的只是自已守護這座千年大寺院的不容易,因為他沒有靠山。
斯坦因雖說對敦煌千佛洞的秘密書庫的考察已經告一段落,但是他還不死心,還不想撤離現場。
一洞子近乎十八立方米的古代文書,實實在在的看得見摸得着的存在了千餘年,全世界也許僅此一洞。他才裝了十幾箱子,不甘心啊!他還要尋找機會,他借口考察和拍照,繼續留在千佛洞。
第二天,他剛從大泉溝里散步回來,還沒走到帳篷跟前,就看到和田郵差吐爾迪。
大鬍子吐爾迪,身穿長袍腳裹布帶,肩背着大大的搭鏈,風塵僕僕出現在斯坦因面前。
斯坦因在心中飛快地計算了一下時間,他算出令人尊敬的吐爾迪在三十九天的時間裏又走了近兩千三百公里從和田來到這裡,心中非常感動,因為他知道吐爾迪走的是什麼樣的路,經歷的是什麼樣的旅行生活。
吐爾迪照樣顧不上喝一口水,先讓收信人清點郵件,整整一百七十封信,斯坦因當面點清收下。
他讓吐爾迪稍等一下,他又寫了幾封信,連同原先寫好的又是一大包,吐爾迪背起返回和田。
在那樣的探險考古地收到朋友親戚的來信是讓斯坦因驚喜的,何況信件來自遙遠的歐洲、印度等地。讀信是他最大的心靈享受。那麼多的信需要他享受,他的注意力才從千佛洞遺書上面移開。但享受完之後,他的注意力又回到古代文書上面。
他給他的朋友回信,講到他在敦煌的收穫,他說他「必須感謝命運,感謝玄奘,還特別感謝熱心不倦的蔣師爺」。
但他沒有感謝王道士。他居然提都沒提將要永久因他而被自己的後輩們睡罵的王道土。
王道土發現了被敦煌千佛洞的秘密洞窟封存了整整九百年的古代文書,道士受騙拿了很少的銀子給了很多無價之寶,他別說感謝,提都不提。
一百七十多封信讀完了,斯坦因還不想離開,雖然他在給朋友的回信中說「我身體得到了休息,但時間卻極度緊張。我更喜歡戶外風光,即使是在沙漠里也好,而不喜歡在洞穴中和字斟句酌的談判」。
斯坦因還在尋找機會。沒想到敦煌知縣來訪了。
「友好、博學」的知縣拜訪斯坦因,主要是委婉地告訴他:蘭州的總督傳來命令,要敦煌知縣用外交禮節勸斯坦因不要挖掘,尤其不要在中國古物收藏者知道的古代遺存的發現地點千佛洞挖掘。當然可以去其他諸如古墓等地方去考古。因為在敦煌挖掘,如果引起公眾偏見,會為斯坦因個人帶來危險等等。
聽了這番話,斯坦因想:我長時間停留在敦煌,很顯然引起了人們的驚慌。也許知縣能更多一些知道我的工作毫無壞處並且全都是在「戈壁」上進行之後,也許可以避免有禮貌的阻攔。
想到這裡,他告訴知縣他在千佛洞呆的時間是長了一點,但因為千沸洞的洞窟太多,他要給那麼多的壁畫拍照,還要考察,所以很費時間,當然他正準備離開。知縣聽他這樣說也很高興,告辭回城去了。
知縣前腳走,斯坦因後腳就打發他的蔣師爺進城。
他派蔣師爺進城的目的,是要蔣師爺了解並設法保證讓敦煌知縣寫給蘭州總督的報告對斯坦因有利。
因為斯坦因在甘肅的考察計劃還沒有完成,他不希望蘭州總督給他以後的考察製造麻煩。
不幾天,蔣師爺從敦煌城裡回來,他帶來了新的情況。
原來蘭州的總督之所以派敦煌知縣來用外交禮節勸斯坦因不要在千佛洞挖掘,主要是因為,敦煌地方百姓有可能在官府將要強制執行一項法令時會反抗。
官府一怕民眾的反抗會扯進斯坦因,二怕斯坦因的挖堀會刺激反抗,所以勸他不要在人人都知道的千佛洞挖。
義和團反洋人,斯坦因雖然沒有親自經歷,但他了解。聽蔣這樣說,他決定儘快離開這裡。
1907年6月13日清晨,斯坦因的探險運輸隊整裝待發,除了原先的馬匹駱駝外,運輸隊又增加了五輛三匹馬拉的大車,車上、駱駝背上、馬背上,滿是箱子口袋以及行李糧草。
十二箱敦煌秘密洞窟中的珍貴文物就隱藏在其中,那是文明中國在那個時代的無奈。
王道士站在大泉河邊送行,寬大的灰布長衫,寬大的長衫的寬大的袖子里,藏着他用來乞討修寺的雙手。
他抬起袖子搖了幾下,臉上擠出一些微笑。
斯坦因踏鐙上馬,高舉手臂致禮,心中對自己說:我和王道士在最友好的氣氛中分手了。
斯坦因的探險隊考古隊和運輸隊車輪滾滾馬蹄嘚嘚駝鈴叮噹向安西走去。
敬請期待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