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2025年04月11日18:02:02 歷史 1616

1923年,梁思成被車撞成重傷。

在醫院走廊里,林徽因端着溫水盆穿過眾人的異樣眼光,堅持每天給心上人擦洗身體。

這本來是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卻引來了意想不到的指責。

梁思成母親李蕙仙闖進病房時,看見林家小姐正在給兒子擦身,氣得摔了門帘痛罵:"大姑娘家不知羞!"

連梁家長女梁思順都警告弟弟:"母親直到去世都不認這個兒媳。"

這番波折讓人產生疑惑:難道林徽因是高攀了梁啟超這樣的名門?

可翻開歷史會發現,這樁婚姻反而是林家小姐下嫁了。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林家的大門裡,藏着五個不尋常的姑姑。

大姑林哲民嫁給學者王永昕,兩家書房裡的古籍堆成了山。

三姑林嫄民與書法家卓定謀成婚,在杭州西湖邊教出了美國建築大師貝聿銘的侄孫女卓以玉

四姑林丘民的夫家曾是財政部的"財神爺",五姑林子民和齊白石在畫室里喝茶論道,留下上百幅合作畫作。

最年輕的二姑雖然二十歲早逝,但夫家書案上的硯台都是明朝傳下來的老物件。

當年林徽因跟着父親在英國遊學時,徐志摩捧着鮮花追了三條街,是這幾位姑姑連夜發來電報:"西洋詩人最會哄騙小姑娘,速歸!"這才把16歲的姑娘催回了杭州老家。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姑姑們的見識,來源於林徽因祖父林孝恂的超前眼光。

這位光緒年間的老進士,硬是把所有女兒都送出國見了世面,要知道那時候女人出門還要裹小腳

再看看林徽因的三個叔叔,個個都是傳奇。

二叔林覺民寫《與妻書》時不過24歲,這位留學日本的書生把炸彈藏在新婚被褥里,最後在廣州總督府門口壯烈犧牲。

三叔林尹民更神,東京醫科大學的優等生忽然改行練武,說要"帶五千鐵騎掃平敵人"。

起義當天,他徒手放倒十多個清兵,血灑黃花崗。

林家接連收到兩張烈士證時,林徽因才7歲,但牆上叔父們的照片,她記了一輩子。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父親林長民也不是凡人。巴黎和會那年,是他第一個捅破了列強瓜分中國的消息,直接引發了五四運動

後來大軍閥曹錕派人抬着五萬銀元來"買"他的選票,這位司法總長寧可蹲在天津街頭賣字為生,也不肯折腰。

林徽因跟着父親逃難時,見過老爺子把最後一塊銀元換成燒餅,掰成三半分給家人和學生。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不止如此,林家兒女的骨頭硬得驚人。

林徽因同父異母的弟弟林桓,原本是清華機械系的高材生。

"七七事變"那天,小夥子跟姐姐說:"姐,我要去做和叔叔們一樣的事。"

三年後,25歲的空軍飛行員在成都上空與日機纏鬥至最後一刻

他駕駛的殲擊機油箱中彈起火時,通訊記錄里還留着那句:"保重,替我照顧好母親。"

這個畫面,成為林徽因晚年寫《哭三弟桓》時最錐心的痛。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反觀梁家,梁啟超雖然也是革新派,但在那個年月總要和軍閥們周旋。

梁啟超去世前反覆叮囑子女要保全家族,這點從梁思成兄弟多選擇學術道路就看得明白

林家的家風卻是"寧為玉碎",這份風骨在日後的歲月里愈發顯眼,北平淪陷時,林徽因寧可帶着孩子往深山逃難,也絕不接受日本人提供的優厚研究經費。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兩家人最大的區別藏在生活細節里。

梁思成後來和學生閑聊時說,結婚前在天津見到林家宅子嚇一跳:院里種的不是牡丹芍藥,全是各種藥草。

林徽因笑着說:"我二姑祖父是中醫,四叔公在東京學過製藥,家裡人說這些將來能救命。"

果然抗戰期間,鄰居們常見林徽因拿竹簍在野地里挖蒲公英、車前草

再看林家女兒們的嫁妝,沒人要金銀首飾。大姑姑出嫁時抬去的是三千本裝訂好的西方科學譯著,五姑姑陪嫁箱子里的絹本畫能鋪滿半條街,卻在新婚夜贈給當地學堂

林徽因跟着梁思成考察古建築時,揣在懷裡的家傳摺扇上,是太爺爺寫的"詩書傳家"。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所以當年病房裡的糾紛,說到底是兩種家風的碰撞。

梁家守着舊式規矩計較男女大防,林家姑娘從小見慣了姑姑們和男學者談笑風生,自然覺得照顧傷者是理所當然

這種差異延續到後來,當林徽因在山西佛光寺爬上三米高的梁架測繪時,梁思成總會想起母親當年的訓斥,卻只能搖頭苦笑。

時過境遷,當我們再翻開林家的相冊:黃花崗烈士的遺書、飛行員弟弟的成績單、留在天津街頭的舊字攤照片……

終於明白為什麼林徽因晚年常說:"我們林家的姑娘,從不是溫順的金絲雀。"

那些敢於打破世俗規矩的勇氣,原來早已浸透在家族血脈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 天天要聞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老杜女兒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呼籲民眾變革。面對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壓,莎拉民調支持率卻逆勢飆升、斷層領先。當杜特爾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賓這場政治豪賭將如何改寫? 【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勇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