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2025年04月11日18:02:02 歷史 1616

1923年,梁思成被車撞成重傷。

在醫院走廊里,林徽因端着溫水盆穿過眾人的異樣眼光,堅持每天給心上人擦洗身體。

這本來是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卻引來了意想不到的指責。

梁思成母親李蕙仙闖進病房時,看見林家小姐正在給兒子擦身,氣得摔了門帘痛罵:"大姑娘家不知羞!"

連梁家長女梁思順都警告弟弟:"母親直到去世都不認這個兒媳。"

這番波折讓人產生疑惑:難道林徽因是高攀了梁啟超這樣的名門?

可翻開歷史會發現,這樁婚姻反而是林家小姐下嫁了。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林家的大門裡,藏着五個不尋常的姑姑。

大姑林哲民嫁給學者王永昕,兩家書房裡的古籍堆成了山。

三姑林嫄民與書法家卓定謀成婚,在杭州西湖邊教出了美國建築大師貝聿銘的侄孫女卓以玉

四姑林丘民的夫家曾是財政部的"財神爺",五姑林子民和齊白石在畫室里喝茶論道,留下上百幅合作畫作。

最年輕的二姑雖然二十歲早逝,但夫家書案上的硯台都是明朝傳下來的老物件。

當年林徽因跟着父親在英國遊學時,徐志摩捧着鮮花追了三條街,是這幾位姑姑連夜發來電報:"西洋詩人最會哄騙小姑娘,速歸!"這才把16歲的姑娘催回了杭州老家。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姑姑們的見識,來源於林徽因祖父林孝恂的超前眼光。

這位光緒年間的老進士,硬是把所有女兒都送出國見了世面,要知道那時候女人出門還要裹小腳

再看看林徽因的三個叔叔,個個都是傳奇。

二叔林覺民寫《與妻書》時不過24歲,這位留學日本的書生把炸彈藏在新婚被褥里,最後在廣州總督府門口壯烈犧牲。

三叔林尹民更神,東京醫科大學的優等生忽然改行練武,說要"帶五千鐵騎掃平敵人"。

起義當天,他徒手放倒十多個清兵,血灑黃花崗。

林家接連收到兩張烈士證時,林徽因才7歲,但牆上叔父們的照片,她記了一輩子。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父親林長民也不是凡人。巴黎和會那年,是他第一個捅破了列強瓜分中國的消息,直接引發了五四運動

後來大軍閥曹錕派人抬着五萬銀元來"買"他的選票,這位司法總長寧可蹲在天津街頭賣字為生,也不肯折腰。

林徽因跟着父親逃難時,見過老爺子把最後一塊銀元換成燒餅,掰成三半分給家人和學生。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不止如此,林家兒女的骨頭硬得驚人。

林徽因同父異母的弟弟林桓,原本是清華機械系的高材生。

"七七事變"那天,小夥子跟姐姐說:"姐,我要去做和叔叔們一樣的事。"

三年後,25歲的空軍飛行員在成都上空與日機纏鬥至最後一刻

他駕駛的殲擊機油箱中彈起火時,通訊記錄里還留着那句:"保重,替我照顧好母親。"

這個畫面,成為林徽因晚年寫《哭三弟桓》時最錐心的痛。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反觀梁家,梁啟超雖然也是革新派,但在那個年月總要和軍閥們周旋。

梁啟超去世前反覆叮囑子女要保全家族,這點從梁思成兄弟多選擇學術道路就看得明白

林家的家風卻是"寧為玉碎",這份風骨在日後的歲月里愈發顯眼,北平淪陷時,林徽因寧可帶着孩子往深山逃難,也絕不接受日本人提供的優厚研究經費。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兩家人最大的區別藏在生活細節里。

梁思成後來和學生閑聊時說,結婚前在天津見到林家宅子嚇一跳:院里種的不是牡丹芍藥,全是各種藥草。

林徽因笑着說:"我二姑祖父是中醫,四叔公在東京學過製藥,家裡人說這些將來能救命。"

果然抗戰期間,鄰居們常見林徽因拿竹簍在野地里挖蒲公英、車前草

再看林家女兒們的嫁妝,沒人要金銀首飾。大姑姑出嫁時抬去的是三千本裝訂好的西方科學譯著,五姑姑陪嫁箱子里的絹本畫能鋪滿半條街,卻在新婚夜贈給當地學堂

林徽因跟着梁思成考察古建築時,揣在懷裡的家傳摺扇上,是太爺爺寫的"詩書傳家"。

看了林徽因的5個姑姑才知道,林徽因嫁給梁思成,不是高攀是下嫁 - 天天要聞

所以當年病房裡的糾紛,說到底是兩種家風的碰撞。

梁家守着舊式規矩計較男女大防,林家姑娘從小見慣了姑姑們和男學者談笑風生,自然覺得照顧傷者是理所當然

這種差異延續到後來,當林徽因在山西佛光寺爬上三米高的梁架測繪時,梁思成總會想起母親當年的訓斥,卻只能搖頭苦笑。

時過境遷,當我們再翻開林家的相冊:黃花崗烈士的遺書、飛行員弟弟的成績單、留在天津街頭的舊字攤照片……

終於明白為什麼林徽因晚年常說:"我們林家的姑娘,從不是溫順的金絲雀。"

那些敢於打破世俗規矩的勇氣,原來早已浸透在家族血脈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湖南日軍性奴隸制度受害者小瑞奶奶逝世 - 天天要聞

湖南日軍性奴隸制度受害者小瑞奶奶逝世

據上師大「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2025年5月7日凌晨1時許,原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根據老人及其家屬的意願,研究中心暫不公開老人的個人信息)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1930年,小瑞奶奶出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3月10日,日軍侵佔華容縣,並在城關、南山、沙口等地設立軍事據...
她是毛主席兩個兒子的救命恩人! - 天天要聞

她是毛主席兩個兒子的救命恩人!

2011年,毛澤東嫡孫毛新宇攜家屬探望了一位96歲高齡的老人,正是在這次探視後:一個關於毛岸英兄弟的秘密被揭開了。這位96歲的老人叫李雲,她之所以一直被毛家後人惦記着,乃是因為:她曾是毛岸英、毛岸青兄弟的救命恩人。也是隨着她的敘述,毛新宇才清楚了自己父親和伯父流浪上海多年,被組織找到的背後故事。這一切,都得...
特朗普1987年就想打關稅戰,中國硬剛是對的! - 天天要聞

特朗普1987年就想打關稅戰,中國硬剛是對的!

當地時間5月3日,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對上萬名股東表示,美國不應像總統特朗普那樣「將貿易當作武器」,通過加征關稅激怒全球。巴菲特此番表態被外界認為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最直接的批評。 但這樣的批....
「將軍下崗潮」席捲五角大樓! - 天天要聞

「將軍下崗潮」席捲五角大樓!

據中新網援引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5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下令將四星軍官人數削減20%,此舉為了進一步削減五角大樓的軍費。 據報道,赫格塞思在備忘錄中表示,美國國民警衛隊軍官人數將至少減少....
【三國季漢秘史230】鄧方安邊: 荊楚寒梅綻南中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30】鄧方安邊: 荊楚寒梅綻南中

一、雨夜擒諜顯鋒芒 建安十六年秋雨滂沱,荊州江陵城外軍營里,時年二十八歲的鄧方正按劍巡營。雨水順着鐵甲縫隙滲入內襯,他卻恍若未覺,目光如炬掃視着暗夜中的每一處營帳。忽聞東南角馬廄傳來異響,他抬手示意親兵噤聲,獨自貓腰貼近查看。"曹軍的探子。
泰山隊深夜發道歉信,球迷卻並不買賬,球隊走到如今這般田地,已經不單單是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 - 天天要聞

泰山隊深夜發道歉信,球迷卻並不買賬,球隊走到如今這般田地,已經不單單是主教練崔康熙的問題了

在中超聯賽第11輪比賽中,山東泰山客場挑戰雲南玉昆,本場比賽的賽前,泰山球迷其實對於球隊取勝還是抱有非常大期待的,此前球隊狀態持續低迷,球隊急需在這樣一場比賽中拿到三分來提振士氣,可惜最終泰山隊卻再次讓球迷失望了,經過90分鐘較量之後,泰山隊以2-3的比分遭遇到了對方的逆轉,球隊也是遭遇到了4輪不勝,並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