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中國的船隻下手?特朗普沒有想到,日本的強硬回應,美國或將付出巨大代價。
據觀察者網報道,近日,就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最高單次收取150萬美元的所謂的「服務費」一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緊急召開聽證會。
近段時間以來,這一消息已經在美國各行各業引發了軒然大波。根據媒體報道稱,在這些聽證會上,美國行業代表與議員們爆發了激烈衝突。報道表示,這一措施在美國的政治界非常受歡迎,許多美國的議員紛紛表示,此舉有利於「國家安全」以及「供應鏈安全」。

但相比之下,美國的航運業、出口企業以及農業界卻對此舉卻深感不滿。他們警告稱,這樣的措施將會適得其反,將嚴重衝擊美國經濟。
美國這次在全球範圍內揮動「關稅大棒」,為何能引發美國國內的激烈對抗呢?很顯然,特朗普的這一舉措動了一些人的「蛋糕」。面對美國的無理制裁,但中國始終「穩坐釣魚台」。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歐美汽車股票紛紛下跌的情況下,中國汽車的股票卻不動如山。不僅如此,一些中國熱門車企的股票反而還迎來了暴漲。
此外,原駐美大使周文重還霸氣的回應稱,中國的反制很精準,美國怎麼對待我們,中方奉陪到底。進行這樣的表態,說明中國有相應的實力和底氣。另外近期以來,美國的傳統盟友,比如加拿大、日本等國也紛紛坐不住了,要發起反抗。
據鳳凰衛視消息稱,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所有進口美國的汽車徵收25%關稅。對此,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將考慮所有應對選項。因為美國此舉將對日本汽車產業造成重大衝擊。
目前,日本一方面已要求美方對日本豁免高關稅。日本政府強調,日本在美國的投資規模居全球首位,在美國創造了大量高薪的就業崗位,美方應將日本「區別對待」。顯然,日本這個時候還在求美國「放一馬」。但另一方面,日本也有各種選項,石破茂表示必要時將考慮所有應對選項。
就石破茂的回應來看,這次對美國表現出了難得的強硬。日方的這次反應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為汽車產業對於日本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據相關資料顯示,日本車企,包括相關零部件製造商及汽車相關的產業鏈,共帶動了約550萬個就業崗位。

另外,美國一直是日本最大的汽車出口市場。據美方統計,2024年美國新車銷售總量約為1600萬輛,其中進口車佔800萬輛,比例約為一半,其中來自日本的進口車輛達到138萬輛,位居第三。特朗普提高汽車關稅後,擺在石破茂面前的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要麼減少對美出口,這樣日本車企將逐漸喪失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要麼就將生產轉移到美國,降低成本,但這樣一來,就會讓日本「內出血」,會導致日本出現大量的失業人口。
在這件事情上,美國和日本都別無選擇。但無論最終結果是怎樣,美日雙方都將會付出極大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