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2022年09月28日12:03:05 歷史 1448

韓信相關的成語多達幾十個,什麼「一飯千金」、「胯下之辱」、「婦人之仁」等等。但是小編覺得當年蕭何給韓信的評價最為貼切,叫做「國士無雙」。

在歷史上能夠被尊稱為「仙」的,就那麼兩三個人,比如詩仙李白、酒仙劉伶,另一個就是兵仙韓信。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韓信在年輕的時候並不受鄉里人待見,因為他家裡窮,但是他又不願意經商,不願意種田,整天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還說大話。

這就很像當年的漢高祖劉邦,可劉邦很會來事,嘴巴像吃了蜜一樣甜,他身邊有很多的小弟圍着他轉。可韓信就不一樣了,沉默寡言,不善交際。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他的母親去世時,他說:「我要給我母親找一個又高又寬敞的墳地,以後我會在這周圍放一萬家住戶」。

自己溫飽都成問題的時候,還說出如此不切實際的話,韓信身邊的人就覺得他,除了會吹牛啥都不會。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有一天他正好在街上晃蕩,來了幾個無賴,攔住了韓信說:「看你這人,人高馬大,整天背着一把寶劍,好像很有能耐的樣子,有膽子你就拔出寶劍刺我一下試試。不敢的話,那你就從我的胯下給我爬過去。」

韓信看了看這幾個人,心想算了,我韓信怎麼能夠跟你們這幫人一般見識呢?

於是俯下身就從對方的胯下爬了過去,這就是「胯下之辱」這個成語的由來。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後來有一個好心的亭長看到韓信可憐,打算接濟他一下,說:「小夥子日子過不下去的話,就到我家裡來吃飯吧。」

韓信很感激,自己也確實餓了,就來到了亭長家吃了一頓飯。

可是第二天、第三天,韓信到了飯點就來,亭長的老婆不幹了。

心想:「這韓信挺大一個人,啥事兒不幹,整天抱着本書跑到我家裡來吃閑飯,不行,得把他趕走。」

於是當韓信再來的時候,聽到亭長的老婆說:「飯沒有了,我們已經吃完了。」

韓信點點頭就走了,但是第二天還是上門來吃飯,這一次他早早地就來到了亭長的家裡,可沒想到亭長的老婆又說:「不好意思,我們已經吃完了。」

這個時候的韓信才明白,人家是不待見自己,可這肚子餓得咕咕叫,咋辦呢?

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剛好附近有條河,韓信就到河邊釣魚。

這個時候來了一位大娘在那邊洗絲襪,韓信見了過去幫忙,大娘一瞅,搖搖頭,就把身上的餅就分了一半給韓信。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可過了一段時間,大娘活幹完了,不再來了。

韓信拉着大娘說:「哎喲,我以後,我發達了以後肯定要好好地報答你。」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這大娘就說:「你一個小鮮肉,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肚子餓得咕咕叫,老遠我就能聽見,我是看你可憐,還指望你來報答我呀?」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韓信投奔了項梁,項梁戰死以後他就跟着項羽做了項羽的執戟郎。

韓信也多次地跟項羽建言,但項羽表示:「我打仗要你來教嗎?破釜沉舟你能打得出來?」

韓信一想,在項羽這裡確確實實沒有用武之地,於是他就投奔了劉邦,做了一個管倉庫的小官。而最初發現他的並不是蕭何,而是夏侯嬰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因為管糧草是一個肥差,韓信估計沒少撈好處,結果這幫撈好處的人被夏侯嬰給發現了,於是把他們抓起來,名正典刑。

眼看着身邊的人一個個被殺,韓信趕緊就跟夏侯嬰大喊說:「漢王不打算得天下了嗎?為什麼要殺壯士啊?」

夏侯嬰一看,這小子人高馬大,看上去好像不是一個普通人。於是夏侯嬰按下暫停鍵,韓信對着夏侯嬰一頓忽悠,把這個夏侯嬰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夏侯嬰認為自己是找到了人才,趕緊就向劉邦舉薦,而劉邦也沒把韓信當回事兒。

只給韓信升了一級官,但是仍然是掌管的倉庫,但這個時候韓信遇到了宰相蕭何。

蕭何跟韓信一聊發現韓信這人極有能耐,於是蕭何出面,再次向劉邦舉薦韓信。

可劉邦在這個時候正愁着自己的士兵逃亡,沒把韓信的事情聽進耳朵里。就這樣過了好多天,杳無音訊。

韓信心想,連蕭何舉薦都不行,看樣子在這裡也不會受到重用。於是他就跟着逃兵準備逃離漢中

蕭何一聽說韓信跑了,連招呼都沒來得及打,打馬就去追。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當時的劉邦一聽說蕭何也跑了,很生氣,別人能跑,蕭何作為宰相怎麼能跑呢?

終於過了兩天,蕭何回來了。

劉邦劈頭就問:「蕭何,你為什麼要跑啊?」

蕭何反問:「我為什麼要跑啊?我沒跑,我去給你追逃跑的人啦。」

劉邦道:「那你去追誰呀?」「我追韓信呀」。

劉邦就奇怪了:「那麼多立功的將士,你不去追,你去追韓信?」

蕭何說:「大王,你想做漢中之主,不需要韓信,但是你想一統天下就必須要韓信這個人,此人國士無雙,天下找不出第二個來。」

劉邦說:「韓信這人這麼厲害嗎?」

蕭何說道:「那當然了,你要得天下就必須得有他!」

劉邦說:「那這麼厲害追回來沒有啊?」

蕭何說道:「追是追回來了,可是呢,他還得跑」

劉邦說:「那怎麼辦呢?」

蕭何:「你得重用,得讓他做大將軍才可以。」

劉邦說:「那行,讓他過來,我就讓他做大將軍吧。」

蕭何:「不行,如果說你要真心誠意,必須得登壇拜將,要有儀式感。」

劉邦聽了蕭何的這一番話,於是正式地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的發家史,從一介胯夫到大將軍的故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梅根奧普拉訪談「無助」表現引猜測,王室訓練成幕後推手? - 天天要聞

梅根奧普拉訪談「無助」表現引猜測,王室訓練成幕後推手?

2021年3月,梅根·馬克爾與哈里王子接受奧普拉·溫弗瑞的專訪,以長時間的「控訴式」訪談震驚全球。這場訪談不僅揭露了英國王室內部的種族主義爭議、心理健康漠視等問題,還因梅根展現出的「孤立無助」形象引發熱議。皇室專家羅伯特·萊西在其著作中提出,梅根在訪談中的表現
低谷期改命最好的方式:藏住自己 - 天天要聞

低谷期改命最好的方式:藏住自己

建安元年,劉備被呂布偷襲,丟了徐州。無處可去的他,只能投奔曹操,過起了寄人籬下的日子。為了麻痹曹操,他每日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種地澆菜,裝得胸無大志。曹阿瞞煮酒論英雄,想要試探劉備的志向。劉備卻假裝被雷聲嚇掉了筷子,順利贏得了曹操的信任。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郫都區新民場中學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動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落日寄哀思。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新民場中學於2025年4月1日組織師生代表前往郫都區革命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通過莊嚴肅穆的儀式,全體師生重溫革命歷史
看了這50張過去vs現在的對比照: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 天天要聞

看了這50張過去vs現在的對比照: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時間過得太快了!一翻老照片,看到自己以前的模樣,再摸摸現在滿是歲月痕迹的臉,心裏特別不是滋味。有首歌里唱「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真是唱出了我的心聲。時間就像金子一樣寶貴,過一秒就少一秒,往後可得好好珍惜,再也不能稀里糊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