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講了我國歷史上廟號為武宗的三位皇帝,跟武宗對應的廟號就是文宗。我國歷史上廟號為文宗的皇帝並不多,因為在隋唐之前根本就沒有文宗這個廟號。文宗這個廟號的含義是非常正面和積極的,經天緯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聞曰文,慈惠愛民曰文。今天要講的三位文宗皇帝,那麼他們的功績跟廟號是否匹配呢?
第三位: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就是咸豐皇帝,滿清王朝第九位皇帝,滿清入關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擁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滿清王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奕詝出生於圓明園,公元1846年也就是道光26年年僅16歲的他被秘密立為清帝國的儲君。清文宗即位之後,面對嚴峻的內憂外患,他勤於處理政事,還大刀闊斧地進行朝政改革。
為了解決清政府面臨的嚴重統治危機,咸豐皇帝頗思除弊求治。他任賢去邪,以期重振綱紀。重用漢族官僚曾國藩,依靠其訓練指揮的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同時,罷斥了道光朝軍機大臣穆彰阿、耆英等。處決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員耆英。然而,此時的滿清王朝已經病入膏肓積重難返,清文宗最終還是無力扭轉大清的頹勢和衰落,最後還是以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收場。咸豐帝在位執政十一年,於1861在承德避暑山莊去世,年僅31歲。
論資質,清文宗在滿清王朝歷任皇帝之中並不算太差,至少可以排名中上等,他主導的改革力度遠遠超過他的前兩任皇帝嘉慶和道光。只可惜他生不逢時吧,咸豐皇帝執政時期正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和滿清王朝統治的末期,兩個末期的高度疊加,使得他成為中國古代歷代帝王中最悲情的一位。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被他趕上,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讓他攤上了,他還娶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慈禧做老婆,讓中國徹底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第二位: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
元文宗孛兒只斤·圖帖睦爾,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次子,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㻋之弟,蒙古帝國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元文宗曾經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時間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時間共計四年。由於元文宗從小在漢人地方長大,所以他對漢族文化有較深的了解,長期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和熏陶讓他具有了較好的文化修養,他也是元朝歷任皇帝中頗有作為的一位。公元1329年也就是天曆二年,元文宗在大都創建奎章閣,命儒臣進經史之書,考歷代帝王之得失,仿唐、宋會要體例,編修《經世大典》,整理並保存大量元代典籍。提倡尊孔,加封孔子父母及後世名儒,並依儒家禮儀新祀南郊。然而,元文宗統治期間,權臣燕帖木兒獨斷專權,奢靡無度,使得元朝的吏治逐步滑向了腐敗的深淵。
第一位:唐文宗李昂
唐文宗李昂,唐穆宗李恆次子,唐穆宗李恆次子,公元826―公元840年在位。李昂原名李涵,為人恭儉儒雅,博覽群書,應該是一位很有文化底蘊的皇子。唐文宗於公元826年也就是寶曆二年即位稱帝,當時年僅18歲,剛剛成年的他肯定是躊躇滿志想要有所作為。因此在他執政的初期,勵精求治,放出宮女三千餘人,釋放五坊鷹犬,並省冗員,重用寵臣李訓和鄭注等人,發動甘露之變,企圖消滅宦官勢力。
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甘露之變最終失敗了,唐文宗本人也被軟禁。公元840年也就是開成五年,唐文宗李昂抑鬱而終,終年三十一歲。李昂在位期間,不好女色、勤勉聽政、厲行節儉,革除奢靡之風,下令停廢許多勞民傷財的事,一心致力於復興王朝,在唐朝中後期的列位皇帝之中頗為勤政。可是他雖能勤勤勉勉、宵衣旰食,但自身嚴重缺乏治國理政的經驗和才幹,最終也未能消除禍患。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守成之君唐文宗的歷史教訓值得後人總結和學習。
上述內容純屬梅枚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如果與您心目中的想法不一致,還請以您自己的看法為準。梅枚歡迎各位友友積極留言評論,以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如果您喜歡本文,敬請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您的支持和鼓勵永遠是梅枚堅持創作的不竭動力!本文由梅枚說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