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他們在七峰山墳地宣誓

2022年07月01日18:38:12 歷史 1338
80年前,他們在七峰山墳地宣誓 - 天天要聞80年前,他們在七峰山墳地宣誓 - 天天要聞

丹陽有兩片熱血之地:丹北,丹西。

丹北的倪山、戎梅馬、後冊塘、其林村,丹陽抗日自衛團、新四軍挺進縱隊;丹西的新四軍威震江南的賀甲戰鬥、延陵戰鬥,永記丹陽史冊。

回憶丹北抗日烽火歲月,說起丹北抗日自衛團,數管文蔚等叱吒風雲的人物,無論是口口相傳還是記載研究的史料都比較多。但是僅以丹北字面不足以囊括訪仙在內的抗日史跡。

江蘇超力電器創始人,丹陽市優秀共產黨員,黨齡41年的老黨員沈中泉有一個心愿,在訪仙籌辦一個新四軍挺進縱隊紀念館。

沈老已在家裡等我,我邊聽邊記,忽然發現我帶的筆筆筒裏面卷有一塊長方形的小塑料布,上面印有入黨誓詞,而我記錄的,是一則丹陽黨史上絕無僅有的在墳地里宣誓入黨的故事。

1984年沈中泉在九曲河訪仙段楊家電灌站工作,原籍訪仙時任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巢虎生聽說沈中泉入了黨很高興,馬上脫口而出,興奮地說:「你不知道吧,你爸爸也是共產黨員啊!」

沈中泉聽聞大吃一驚,因為此前他只聽說父親孫小耇因為「鼓脹病」(血吸蟲病)不到三十歲就早早不在了。

1937年12月中旬,管文蔚在家鄉倪山成立倪山抗日自衛團,管氏三兄弟首舉義旗,發動四鄰八鄉民眾抗日。1938年7月新四軍第一支隊政治部主任劉炎受陳毅委派來到訪仙橋,將後來的抗日自衛總團改編為丹陽游擊縱隊。9月中旬,劉炎率郭猛等20餘名軍政幹部來到訪仙橋,將丹陽抗日游擊縱隊整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

兩團一隊在丹北和訪仙等地活動,影響波及竹林、西茆、東茆、虞巷、商家、獨山、戎梅馬、麒麟、春塘、後冊、倪山、管山、高橋、姚家橋等村莊,孫家村民自然也加入了抗日自衛隊伍,孫小耇便也成為年齡最小的積極分子,為游擊抗日站崗放哨,通風報信。

某一天的晚上,巢虎生、李雙林、孫銀海、孫小耇這四個年輕人來到七峰山下的一處墳地,他們四人在這裡商量一件大事,像管家三兄弟一樣入黨,跟着共產黨干!他們舉起了自己的手臂,雖然黑夜裡看不清各自的手臂,但是聽得清彼此的心跳。血雨腥風白色恐怖的戰爭年代,為了保守黨的秘密,為了不連累家人,入黨的事情誰也不說,只有他們各自知道。

巢虎生的一次講述揭秘了一段無人知曉的丹陽黨史資料。此後他們四人跟着管文蔚,挖斷公路,挖掘鐵軌,扒毀橋樑,阻斷敵寇通行,籌集糧草,都有他們的秘密行動。

具體入黨時間已無從考證,但是大致的年份可以參考。

80年前,他們在七峰山墳地宣誓 - 天天要聞
儘管史料沒有記載,當事人也不在人世,但是他們已經融入丹北革命鬥爭的歷史。在籌備新四軍挺進縱隊紀念館時,大家一致提議,八十年前七峰山墳地訪仙四個年輕人的入黨宣誓史料應該被記錄。
80年前,他們在七峰山墳地宣誓 - 天天要聞

丹陽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性突破!

即日起,全部取消!

分數線劃定

鎮江僅她一個!從北京受表彰歸來卻分外低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書情報局|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 天天要聞

新書情報局|高層次的人,善於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書名:《九宮格思維:四條線破解認知困局》作者:[日]高木芳德譯者:黃洪濤 內容簡介找工作,如何修飾簡歷凸顯自己的優勢?跨行業跳槽,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想要創業,如何規劃自己的發展路徑和核心優勢?企業發展,如何分析行業趨勢進行戰略規劃?有了好想法和新創意,不知道該怎麼展示?學習到了複雜的新知識,如何...
不殺功臣的劉秀 - 天天要聞

不殺功臣的劉秀

有一次漢景帝劉啟(當時還是太子)喝醉了,來到一程姓寵姬的寢宮就寢。然而那天程姬正好是生理期,不能接待,但又不敢拒絕。於是心生一計,便讓自己的貼身侍女假扮自己,接待了劉啟。不料一夜雲雨之後,這位侍女便懷孕了。程姬只好如實稟報,劉啟得知後給了這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於長江中下游平原 - 天天要聞

世界的稻作文明源於長江中下游平原

你知道嗎?世界的稻作文明其實源於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但背後的故事更加引人入勝。稻作文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而長江中下游地區正是這一文明的發源地。這裡氣候適宜、水資源豐富,為稻穀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 天天要聞

春秋篇—論生死管鮑之交30

王室衰落,諸侯征伐,英雄五霸鬧春秋。三家分晉,列國爭強,戰國七雄分天下。今日我們說齊國。主要人物:管仲、鮑叔牙先前管至父為收買人心,向公孫無知推薦了管仲。此人生得相貌偉岸,精神俊爽,有經天緯地之才。管仲有一摯友名鮑叔牙,二人同去行商,到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