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2022年07月01日15:59:27 歷史 1938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1977年7月,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全面召開,大會決定恢復鄧小平原來擔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

很顯然,鄧小平的重新出山,預示着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鄧小平這次首次亮相選擇在一個香港球隊與中國青年球隊,進行的一場足球比賽。

就在雙方比賽即將開始的時候,眾人都屏住呼吸等待哨聲吹起的時候,隨着主席台上一個矮小精幹的身影出現,打破了競技前的寧靜,場內外突然傳出熱烈的掌聲,掌聲驚天動地,經久不息。

已經一年多未在公共場合露面的鄧小平,顯得精神矍鑠,風采依舊,他頻頻向在場的人員揮手致意,許多人為此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圖|1977年,鄧小平、李先念等人出席北京國際足球友好邀請賽閉幕式

在這些雙眼濕潤的人群中,有一位極為特別的香港商人,他就是香港房地產巨子、香港足球協會總會長、亞洲足球協會執行委員霍英東先生。

據後來霍英東自己回憶,自己一生究竟觀看過多少場足球比賽,早已經不記得了,但論最讓他記憶深刻、心潮彭拜的比賽,莫過於這次了。那熱烈的場面,讓他永生難忘。

其實,鄧小平與霍英東兩人是老相識了,兩人相識於60年代,雖然早已經彼此熟悉,但這一次別開生面的見面,讓他深深體驗到了這個小個子巨人的巨大人格魅力。

霍英東相信,一個如此深受人民愛戴的英明領袖,一定會帶領中國人民走上富強的道路。

在霍英東看來,在中國面臨重要歷史轉折點的時候,有鄧小平這樣一位出色的領導人掌舵,中國的未來就大有希望,香港的問題也會大有希望。

此情此景,霍英東早已經忘記了自己的身份,他變身為一名普通觀眾,不停地鼓掌歡迎,拍紅了手掌,也全然不知。

突然,一個念頭在霍英東的腦海里一閃而過:鄧小平為何選擇將自己的首次面向留在香港足球隊參加比賽上?香港問題在鄧小平心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早年鄧小平與霍英東交談時的場景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鄧小平在這次比賽上首次亮相,是否有什麼深刻的用意,如今我們早已不得而知。但鄧小平對香港問題情有獨鍾,念念不忘香港回歸祖國,這點我們倒是可以確認的。

1980年1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開的一次幹部會議上發表了《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的講話,闡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政府要做的三件大事。

他說,第一件事,是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第二件大事,是台灣回歸問題,實現祖國的統一;第三件事,就是加緊經濟建設,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早在此之前,鄧小平就已經提出了香港問題,並且將香港問題與三大任務緊密地聯合了起來。鄧小平在謀劃天下大勢的時候,把香港問題擺放在一個絕妙的位置,成為一着內聯現代化建設、外接國際化關係、打通祖國統一道路的活棋。

在所謂「九七大限」臨近之際,英國為了能保全香港這個「會下金蛋的鵝」而想盡一切辦法。選擇在恰當的時間挑明這個問題,進而誘使中國領導人在香港問題上作出讓步,是英國方面迫切需要做的。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英國方面決定派選當時的港督麥理浩試探中方態度。

英國方面最終作出讓麥理浩擔任此角色,不僅僅是他港督的身份,還因為此時對方正好收到我方政府的邀請,可謂是「名正言順」,自然是此任務的不二人選。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任外貿部長時期的李強

1978年12月,中國對外貿易部部長李強訪問香港地區。

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正式訪問香港的正部級官員。李強部長的此次訪問,是兩地關係逐漸走向密切的象徵。為了使這種關係變得更加緊密,李強部長在香港總督府的午宴上正式邀請麥理浩訪問北京。

英國方面自然不會放過與中方的交談機會。於是,麥理浩一行果斷得到英方同意,讓他前去試探中國領導人對香港前途問題的態度。

1979年3月26日,麥理浩一行抵達北京。

28日晚,我方發出邀請,次日副總理鄧小平將會見英國來賓,在通知中,我方明確提出希望對方不要向鄧小平詢問1997年香港回歸問題。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鄧小平會見港督麥理浩

第二天,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鄧小平副總理會見了麥理浩一行人,當時在場陪同的還有李強和港澳辦主任廖承志等人。

令英國來賓感到意外的是,就在他們以為這場會見,原本想試探中方領導人對香港前途問題的意圖即將夭折時,沒想到簡單寒暄幾句後,鄧小平竟主動同他們談起了香港問題,這讓他們頗感意外。

一開始,鄧小平就明確了我方態度,他說:「我們歷來認為,香港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的地位是極為特殊的,將來在談到香港問題時,前提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我們將香港作為一個特別地區進行處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香港還可以搞他的資本主義,而我們搞我們的社會主義。」

在談話中,鄧小平明確表示道,希望麥理浩可以鼓勵更多的香港實業家,能夠來大陸投資經商,特別是利用深圳與香港比鄰的優勢,將深圳未來發展成一座大城市。

為了讓英方代表放心,鄧小平表示:「即使香港將來回國祖國,它依然享有特殊的地位。中國尚未決定到底在何時對香港行使主權,也許會在1997年前收回。但不管最後中國如何決定,香港都會保持現狀,投資者的利益也都會得到保護。」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1979年3月29日,鄧小平接見港督麥理浩

此時,麥理浩見狀趁機提出英方關於土地租期問題的方案。

他對鄧小平說,隨着1997年漸進,使得英國方面只能批出日益縮短的土地契約,「新界」的投資者們因而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他提出英國解決這個似乎是純商業性問題的方案:消除土地契約中1997屆滿日期,代之以「只要英國管治這個地區就有效」的內容。

鄧小平沒有正面回答對方提出的堪稱老謀深算的問題,他直接回答說:「你告訴香港的那些投資者們,請他們放心好了。」

沒有得到鄧小平的正面回答,麥理浩這時並不死心。他繼續迂迴試探性地問道:「雖然鄧副總理的回答讓我們聽了很開心,但您的「保證」並沒有消除因為土地租期日益臨近而產生的憂慮感,要想徹底消除這種緊迫感,只得消除1997年這個截止期限。」

面對麥理浩的接連出擊,鄧小平覺察出不對,當即直接回懟說:「不管怎麼說土地期限,但必須要避免提及「英國管制」。我們所提到的未來香港不變,並不是指其政治狀況,而是指未來香港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不變,同時確保香港投資者在港利益不變。」

說完這番話的最後,鄧小平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觀點,請「投資的人們放心」。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

麥理浩一行與鄧小平的會談就這樣結束了。

雖然此次會談的結果並沒有達到英方此行的目的,但對於英國方面來講,他們至少已經得到了來自中國方面最重要的保證,那就是香港將來無論主權歸屬如何?它將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點對於英國人來講,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其實,早在麥理浩來北京之前,鄧小平已經就解決香港問題有了很好的解題思路。更確切地來講,這種清晰的思路是來自於對台灣問題的深刻思考。

中美建交問題上,其中最為艱難的談判當屬台灣問題了。

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鄧小平提出了新的構想。從1978年下半年到1979年初,鄧小平在會見各方來賓,在提及台灣問題時,多次聲明,我們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不排除使用武力的承諾;祖國將來是一定要實現統一的,但我們會根據台灣的現實情況,尊重台灣方面,繼續保留原有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生活方式也可以不動。

鄧小平的這一構想,也就是後來「一國兩制」的雛形。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對待台灣、香港、奧門等問題,鄧小平沒有孤立地去思考問題,而是把這些地方統籌起來做謀劃。

1979年1月18日,他在接見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特別任務小組成員團時,曾經說道:「台灣回歸後,它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都將得到保留,大陸方面不做過度干涉。緊接着他又指出,我們對待香港問題、澳門問題,也秉承着同樣尊重的原則。」

不過,由於香港諸多問題還是懸而不決,很多事情並沒有明朗起來,再加上很多其他事物的干擾,港人和眾多在港投資商人出現了焦慮狀態,香港社會的穩定受到了挑戰。在此背景下,英國外交大臣卡林頓親自出馬,準備再次向鄧小平討一個「定心丸」。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1981年4月3日,鄧小平在北京會見了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大臣卡林頓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1981年4月3日,鄧小平在北京接見了來訪的卡林頓。

會談開始後,卡林頓就對鄧小平說:「在來北京之前,我特地在香港逗留了兩三天沒,通過這幾天的觀察,我明顯的感受到了社會的恐慌,我們英國政府是完全按照法律來辦事的,所以儘管在之前的會談中,你已經對我們做出了必要的保證,但隨着1997年這個時間的日益臨近,香港商人在和我們簽訂房地產契約和抵押契約時,都十分顧慮所簽合約的合法性,是否能得到保證?

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目前治理香港所一直面對的困難。我們本不想放大這件事,但這件事已經影響到了香港的持續繁榮,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雙方的利益都將受損。」

聽完卡林頓的說話,鄧小平稍做思考後回答說:「這件事我們不能說太多,但我們可以鄭重地告訴你們,我在1979年對麥理浩爵士談話時說的那些話,是可以保證的,它已經代表了我們中方的態度,是可以信賴的。你可以告訴香港的投資者們,請他們完全放心。」

事後,卡林頓在北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把自己與鄧小平會談時的新思想傳遞給眾人,再一次強調了鄧小平的那句「投資人們可以完全放心。」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葉帥

這年的9月,全國人大委員長葉劍英宣布了中國政府關於台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政策。對港政策雖然有別於台灣,但在很多問題上,兩者是相通的。中央領導們依據對台政策,加快了制定具體的對港政策。

1982年1月10日,鄧小平在接見一位海外人士時說:「『九條』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政策』。」

鄧小平為了制定詳細合理地解決香港前途問題的具體方案,他親自做調查,與香港各界人士做深入會談,他一面把我方政策耐心仔細的解讀給對方聽,一方面又虛心聽取港人的心聲,以待完善補充對港政策,儘可能得做到盡善盡美,不影響香港的持續繁榮。

在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央各級領導的努力下,針對香港的「十二條」基本政策成功出台。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鄧小平與李嘉誠

值得一提的是,這年的4月,中國人民迎來了老朋友希思。

他作為英國的前首相,此次來訪中國既有老友重遊故地之意,更有進一步了解中國政府關於解決香港問題的方針方策的意思。

作為老朋友,鄧小平特地接見了這位老朋友。

看到許久未見的故人,希思感慨萬千,他回憶起了1974年訪問中國時,當時還是毛澤東主席接見的他。在交談時,雙方還談到了香港問題。

希思對鄧小平說:「那次你也在座,當時毛主席和周總理說,時間反正要到1997年,時間還早着呢,還是讓年輕一代人去管吧。現在距離1997年,只有15年的時間了,你們是如何考慮在這個期間內處理這件事呢?」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1974年5月25日,毛主席、周恩來、鄧小平在中南海毛主席書房會見英國前首相希思與隨行人員

鄧小平聽後,直率地說道:「香港的主權是屬於中國的,包括「新界」,即整個香港。過去我們同英國簽訂的是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實際上是廢除的。」鄧小平十分誠懇地告訴希思:「我們是很好的老朋友。如果時間到了我們收不回香港,我們這些領導人誰也交不了這個賬。」

鄧小平這話說得斬釘截鐵,十分有力,一來二去的較量中,英國人明白他們的不斷迂迴試探的政策,很顯然被鄧小平的強硬的態度給回懟了過去。

雖然在這之後,中英雙方又經歷了不知道多少個來回的較量,但好在最後都被我們成功破解。

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是大勢所趨,任何國家和個人也阻擋不了歷史前進的步伐。

所有國人都在含淚等待,1997年的到來。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1996年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軍事委員會在北京發佈公告:中國駐香港特別行政區部隊組建完成,駐港部隊由陸、海、空組成,隸屬於中華人民軍事委員會領導。

12月11日,在香港歷史上是極為有意義的一天。董建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舉行的第三次會議上當選為特區首任行政長官,這是香港歷史上第一次由港人自己推選出的最高行政長官。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1997年7月1日0時,高懸在中國香港土地上150多年的英國米字旗下,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此時此刻,人們情不自禁地想起為香港回歸做出巨大貢獻的鄧小平。然而,一生曾或路過、或停留、或參加會議謀劃革命大計而五下香港的鄧小平,早在4個月多月前離開了他無比眷戀的人世。老人家生前最大的心愿是,等到香港回歸以後,親自到自己的土地上去走一走,看一看。老人家的人生夙願,再也不能實現,他再也不能重踏這片已經回歸到祖國懷抱的熱土。

但所幸,鄧小平的夫人卓琳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踏上了香港這片神聖的國土,這一去,更是帶去了鄧小平的深情和厚愛。

英國人不想歸還香港,探口風的人想迂迴進攻,被鄧小平一番話回懟 - 天天要聞

1997年7月1日鄧小平遺孀卓琳受邀參加香港回歸慶典

香港的回歸,它洗刷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恥辱,香港的歷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鄧小平的「一國兩制」的構想也開始成為了現實。

隨着民族的逐步崛起,我想那個如今依舊懸浮在海外的遊子,用不了多久,終究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