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年

2022年07月01日11:16:05 歷史 1143

1997—2022,我們一起走過。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年 - 天天要聞

大街小巷國旗、區旗飄揚,漁船掛上慶回歸標語在維港巡遊,行人天橋掛滿大紅燈籠,多地建築亮起燈光,香港回歸祖國25年紀念日來臨之際,香港街頭滿眼中國紅。一起傳遞,祝福香港,明天會更好!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年 - 天天要聞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年 - 天天要聞

走過25年不平凡的歷程,這座欣欣向榮的城市,正在新時代續寫獅子山下發展新故事、繁榮新傳奇。香港回歸25年,最大的感受是香港同胞的國家歸屬感更強了。香港人可以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年 - 天天要聞

紫荊花開正爛漫,香江潮湧揚新帆。有中央政府的關心關愛,有各地同胞的大力支持,還有全體港人的共同努力,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東方之珠」一定能更好抓住國家發展機遇、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書寫「乘夢破浪、長路康莊」的華美樂章!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年 - 天天要聞

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是為信仰。憶往昔,蠻牛霸紫荊,一百年風雨崢嶸路;慶今朝,明珠歸中土,十五億同胞齊歡呼。初心如磐,砥礪前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四川人口經歷過哪些變遷?

四川作為中國的一個省份,其人口歷史經歷了很多變遷,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變遷事件:1. 史前時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區活動,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等。2. 古代:自秦漢之後,隨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澇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人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 天天要聞

無論男女都應該管住下半身,萬一有疏漏,後果必然是禍事臨門

在北宋的揚州府有一個叫謝洪的小地主,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在鄉下的縣城裡也算是一個小土豪。謝洪有一個族兄叫謝海,二人關係不錯。謝海有一個情人賈氏,而且還是有夫之婦,二人暗中勾搭成奸,這個婦人長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讓謝海十分迷戀,謝海常常在謝洪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 天天要聞

考場舞弊?後果驚人!揭秘人頭落地的真實教訓

一樁晚清科場案揭示的清代科舉FuBai現象前言科舉制度是東方大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一種選拔制度,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舉制度更是嚴格而龐大,也是東方大國封建社會的一大特色。在這個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後,卻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