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2022年06月30日17:17:08 歷史 1304

世上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

在接到醫生的病危通知書後,楊絳先生並沒有痛哭流涕,更沒有歇斯底里。

楊絳先生只是默默握着丈夫的手,悄悄地說著只有兩個人知道的往事。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這對戀人攜手走過了一個甲子的風雨,可人生如筵席,兩人雖然情比金堅,可面對自然的法則,任他們再文采斐然、腹有詩書,也不過是兩個普通人罷了。

錢鍾書臨終前,楊絳在錢鍾書的額頭上深深一吻,錢鍾書嘴唇嗡動,楊絳看出了他在說什麼。錢鍾書在告訴她,好好活下去。

錢鍾書先生的葬禮很簡單,來參加葬禮的人們,也都只是和錢鍾書先生簡單地道了別。

辦完葬禮之後,楊絳先生將自己關在了房間中,對面說是要專心創作,不過誰也不知道這位堅強的老人有沒有獨自一人偷偷流淚。

在此期間,有很多關係楊絳先生身體的人登門拜訪,其中一位來得很是頻繁。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楊絳先生也並沒有避而不見,而是痛快地打開了大門,邀請他進來做客,這位訪客和錢楊二人有着數十年的交情,而且還是楊絳先生曾經的追求者。

那兩個孤寡的老人,會不會走到一起相伴餘生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一次楊絳先生送這位老友出門時,楊絳說:「樓梯不好爬,要知難而退啊。」

那個人一愣,然後就理解了其中的含義,之後的日子裏,再未有過打擾。

那麼,這個人是誰?他與錢鍾書、楊絳之間又有着怎麼樣的故事呢?

青梅竹馬,自詡護花使者

二十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十二歲的楊絳,來到了位於蘇州的振華女子學校就讀。也是在這時,楊絳遇到了那個追求她一生的男人,費孝通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費孝通生性柔弱,他母親楊紉蘭與校長是舊識,怕兒子在普通學校受欺負的楊紉蘭,就打算讓費孝通去讀女校。

但振華畢竟是一所女校,費孝通就是再柔弱也是不肯答應。可楊紉蘭在家裡說一不二,加上當時費孝通年紀又小,最後還是屈服於母親的淫威之下,硬着頭皮去讀了女校。

少年的費孝通,在這麼一群女孩子扎堆的學校里害羞得不行,也不知道怎麼去成為一幫女孩子的朋友。

無助的費孝通,慢慢地成為了學校的邊緣人,雖然他是學校里唯一的男學生,可天性柔弱的他,壓根就無法融入全是女生的大集體。

於是他每天只能躲在角落裡,眼巴巴地看着周圍的女同學們扎堆聊天,做遊戲。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旁的楊絳發現了這個孤獨靦腆的男孩子,便主動和他講話,帶着他一起玩。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楊絳性格活潑開朗,時不時會調皮地對內斂話少的費孝通捉弄一番,常常把費孝通氣得滿臉通紅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咬牙接受楊絳的惡作劇。

幾年後,兩人考到了東吳大學,還成為了同班同學。長大後的楊絳明眸皓齒秀外慧中。自然有些男同學頻頻向楊絳示好。

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的費孝通開始着急起來,很擔心自己的白月光,會被其他同學搶走。在楊絳來到清華學習之後,費孝通為了楊絳不被別人搶走,便託人在清華散布謠言,說楊絳早就心有所屬了。

可即便是這樣,也阻止不了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楊絳來到清華之後,他遇到了錢鍾書。

四目相對的那一刻,愛情的火花瞬間炸起,兩人原本平靜的心泛起了層層漣漪。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錢鍾書對楊絳說:「我並沒有訂婚」。

楊絳對錢鍾書說:「我也並沒有男朋友」。

就這樣,剛認識不久的兩人互相表明了心跡。

知道這事的費孝通,也顧不得害羞,急忙找到了楊絳,說她和錢鍾書才認識多久,兩個人根本就不了解對方。可他們兩人卻已相識多年,彼此互相了解,所以自己才是最適合她的良配。

可陷入愛河中的姑娘又怎麼會聽信這樣的說辭,更何況,喜不喜歡愛不愛又怎能是認識多久來決定的呢?

看到自己從年少時就一直傾心的姑娘,就這樣成為了別人的女朋友,費孝通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可是看着昔日可以和自己嘻嘻哈哈的姑娘,此刻嚴肅地表明了態度,他也不得不接受,此刻的楊絳,只能和自己成為朋友的事實。

一見鍾情,一眼萬年

費孝通無可奈何地接受了現實,而活得通透坦誠的楊絳,十分明確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許在那之前她,的確沒有想過愛情的模樣。

可是在遇見錢鍾書之後,她就明白了自己的心只非他莫屬。

楊絳對愛情和友情分得很是清楚,她沒有讓自己和錢鍾書的愛情,被捲入世人所謂的三角戀。

對於費孝通這個朋友,楊絳也從沒有過幻想,更不留希望,坦誠直白地只在朋友的界限里相處。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一直到多年以後,八十八歲的錢鍾書去世了,了解情況後,同樣八十八歲的費孝通向楊絳展開了追求,兩人在多年後的第一次見面,因有着同窗情誼所以相談甚歡。

談話恰到好處的結束之後,楊絳一邊送費孝通回去,一邊面帶微笑,看似輕描淡寫地說道:「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再知難而上了」。

聽到這句話的費孝通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明白了楊絳的意思。這就算是一場告別了吧,楊絳高自尊的人格背後,來源於家庭給予的深深的包容與寵愛。

生活在那個思想還未完全解放的年代,楊絳的父親並沒有像大多數家庭那樣重男輕女。儘管陽江市楊父的第四個女兒,楊絳自小便表現得聰明伶俐,楊父對這個四女兒更是寵愛有加。

他不會要求楊絳在學校里拿多高的分數,反而對楊絳說你喜歡學什麼就學什麼,沒有什麼應不應該的。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在這樣一個開明的家庭環境中,楊絳成為了一個有學識、有眼界,心中有愛且寬容善良的女生,在一生中做着自己喜愛的事情,愛着自己所選擇的人。

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的楊絳,對於讀書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而本名為錢仰先生的錢鍾書,正是因為自己愛讀書,才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鍾書的。

所以說兩個人的相遇說是一見鍾情,更不如說是兩個相互契合的靈魂的碰撞。

楊絳雖然不是那種一眼看起來,就讓人深陷其中的漂亮美女,但是在長年累月的書香熏陶下,長成了那種有着書卷氣質又耐看的模樣。

而這種類型,恰好也是錢鍾書最心儀的,所以即使在楊絳的閨蜜和楊絳的父親,都對錢鍾書是否適合楊絳的問題上,持懷疑態度的時候,錢鍾書因着自己對楊絳的愛,單獨和自己未來的老丈人,進行了一場一對一的男人之間的對話。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結束之後楊父只說了一句,他人是高明的。

算是認定了這個自己的女兒,即將要相伴終身的女婿。

反觀此時的費孝通,仍是那個內向又膽怯的小男孩,內心還是非常不成熟,甚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都認為自己在跟楊絳談戀愛。

雖然這只是費孝通的一廂情願,卻還是給楊絳帶來了很多誤會,為此楊絳還多次做過澄清,說自己和費孝通僅僅只是朋友,沒有半點男女之間的關係。

如此純粹的愛情,只有如此純粹的人之間才能開出浪漫的愛情之花,他們彼此供養着這一朵純粹浪漫的愛情的花朵,矢志不渝,終其一生。

花開兩朵,放下執念

眼看和楊絳再無可能的費孝通,後來努力學習考進了清華讀研究生,也是在這裡,費孝通遇見了自己的第一位妻子王同慧。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而當時費孝通因為學術研究而學起了法語,於是便和擅長法語的王同慧,一起開始做研究。隨着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兩個人也在點點滴滴的相處中產生了感情,並在之後的1935年結了婚。

本以為這將會是一段志趣相投長相廝守的婚姻,但是命運彷彿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在明天和意外里,費孝通夫妻倆先遇到了意外。

兩人去山西瑤山做社會調查的時候,費孝通不慎掉進了捕獸陷阱,王同慧在着急搭救的過程中不慎墜崖身亡。

而此時,兩人才結婚三個多月。

四年後,費孝通遇到了陪伴自己一生的第二任妻子孟吟,出生於農村的孟吟不似王同慧那般,有着知識分子豐富的精神世界,但是她的單純和質樸吸引着費孝通。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而費孝通知識淵博的文人形象,也讓孟吟內心帶着些尊敬與敬仰,這是一位樸實的極具奉獻的農村姑娘。

儘管婚後生活里有着物質的貧乏以及戰爭中,時不時會面對的槍炮,可孟吟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並且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條。兩人攜手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在費孝通這裡,雖然自己結了兩次婚,但是在她的內心深處一直都有着楊絳的位置。在楊絳把我的很好的只是朋友的交往尺度里,每當費孝通又創作作品給到楊絳想得到些建議的時候,她都大方地以朋友的身份給予認真的對待。

當然,這些錢鍾書自然也很了解,1979年的時候,錢鍾書和費孝通偶然共同合作,作為社會學家訪美的時候,因為房間分配問題而住到了一間套房裡。

但兩人並沒有情敵見面分外眼紅,反而在專業上相談甚歡。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同住的日子裏,費孝通發現錢鍾書似乎從未往家中寄過信,他甚至擔心,是不是因為錢鍾書沒有郵票,所以才沒有寄信,為此他還特別貼心地給錢鍾書送了些郵票。

這讓他內心有了小小的滿足,還找回了一些壓過錢鍾書的自信。

從內心來講,他認為楊絳之所以選擇了錢鍾書,是因為錢鍾書更有才華。這讓他在得知楊絳與錢鍾書兩人確定了感情的時候,除了有一些怒氣外,還多了些無名的自卑。

多年之後,能在情敵面前有那麼一些切實的幫助,讓他覺得自己也算是小小的扳回了一局。

而此時在錢鍾書的眼裡,細想起來還覺得有一絲好笑,因為事實的情況是,錢鍾書不寄信是因為他與楊絳之間有着一個小約定。

錢鍾書寫的是更加能記錄自己生活與精神世界的日記,等着和楊絳見面後細細分享。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英國有位作家,他是這樣描述愛情的,在見到那個人之前我從未想過結婚,在結婚之後我從未後悔遇見這個人。

楊絳和錢鍾書也曾對彼此有過這樣的承諾,在他們的女兒錢瑗出生以後,一家三口雖然顛沛流離,輾轉過很多地方,也受過不少的磨難,但兩人的感情卻從未受過影響。

錢鍾書甚至對楊絳說:「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後來錢鍾書生病,楊絳每天做好三餐送去醫院,細心地照顧着錢鍾書。他們相濡以沫的感情都把彼此融入了生命里。

遺憾的是,儘管楊絳那麼努力地照顧着錢鍾書,可是1998年錢鍾書還是因病離世了。他們的女兒錢瑗在錢鍾書去世的前一年也離世了。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只剩下了楊絳一個人,在生離死別之際,錢鍾書和楊絳都沒有眾人預想的那樣悲傷痛苦。

只是在關上門後,誰也不知道這位老人有沒有一個人飽受思念的痛苦。

後來,同樣經歷過喪偶之痛的費孝通來到楊絳家裡,想着能不能再續前緣,得到的就只有那句「樓梯不好走」。

雖然楊絳沒有直白地表示拒絕,但是聰明如費孝通,怎麼會聽不出其中的弦外之音。

後來,楊絳先生獨自一人,恬淡地生活了十幾年,還在90多歲高齡的時候整理寫出了《我們仨》。

錢鍾書病逝,昔日情敵上門探望,楊絳:樓梯難走,莫要迎難而上 - 天天要聞

人生並不總是完美的,很多事情都不會順風順水,費老無緣和楊先生攜手一生,楊先生也未能如願與錢老共度百年。

往事如煙,只有內心的那份從容淡定,才是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命運里的那些波瀾壯闊,最終都會化作舉重若輕的淡定與從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 天天要聞

梅蘭芳原配:悲涼的成全

王明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這樣的故事在民國時期的家庭里,可能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越是有學識越是追求新文化的人,越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而且就連當時身為藝術大家的梅蘭芳也不能避免這樣的俗套。但是又與其他拋妻棄子的薄情男人有所不同的是,梅蘭芳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 天天要聞

「尼布楚」現狀,帶你看看真實的尼布楚,有幾句話不得不說

尼布楚,這個在歷史書中反覆提及的名字,象徵著中俄兩國第一次正式的外交交鋒和邊界劃定。回溯到17世紀的中俄關係,這裡不僅是清朝與沙俄激烈衝突的見證地,也是和平談判的重要場所。本文將帶你走進尼布楚,從它的歷史背景、關鍵事件到如今的發展現狀,深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