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2022年06月30日13:56:25 歷史 1815

1976年,毛主席逝世。

9月9日下午3點整,全國各地的廣播電台,同時在悲鳴的哀樂聲中,沉痛宣告了這個消息。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圖|李敏

毛主席的長女李敏,仔細看完守靈名單後,突然她向工作人員說道:「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哥?」工作人員有些疑惑,這份名單的制定,是經過很多人員反覆確定的,可以說,這份名單已經包含了所有該出現的人。但李敏卻說把她的哥哥漏掉了,他究竟是誰?這麼重要的人怎麼從來沒有聽過呢?

要解開這個疑惑,其實就要從一個叫「賀麓成」的隱藏導彈專家說起了……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圖|賀麓成(左)

一、隱藏的導彈專家

1956年,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也就是如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前身——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了。當時第一任院長,便是回國不久的科學巨擘錢學森

為了儘快把中國自己的導彈搞出來,中央又給錢學森急調了一批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技術上都十分過關的科技人才。這其中,一名叫賀麓成的青年科學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這個人一身戎裝,剛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據說是因為工作出色,才被黨組織選到錢學森麾下。同事對他十分好奇,因為這個叫賀麓成的人,一進來便做成兩件了不起的大事。

一個就是他在短時間內,就把外國近百萬字、而且晦澀難懂的導彈技術資料,全部翻譯了出來,其專業程度,實在讓人佩服。更重要的是,他還根據上面的資料,繪製出了高達幾十米的圖紙資料。

這件事情一完成,使得大家對導彈研究的進展,立即前進了一大步。

另一件事情,就是他和另一位工程師共同提出了一個導彈控制方案。這個方案的成功,直接催生出我國第一枚自主設計、自主製造的中近程導彈。也正是這次實驗,徹底讓賀麓成的名聲響了起來,成了導彈領域的專家。

不過,他要是再告訴大家,他其實是毛主席的親侄兒,或許更能驚掉大家的下巴。賀麓成是毛主席的親弟弟毛澤覃的孩子,他也有另一個名字——毛岸成。

但比較可惜的是,賀麓成雖然是毛主席的親侄子,但其實無論是革命年代,還是在解放後,他們之間從來沒有見過。就連毛主席走的時候,賀麓成都沒有來得及見上一面。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中一個原因,上文已經提及過,就是賀麓成在解放後被黨組織選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專門研究導彈去了。由於他接觸的都是國家最高機密,所以賀麓成是沒法和外界聯繫的。毛主席只是知道他在北京,也並不知道,他的侄子已經是一名頂尖的導彈專家了。種種陰差陽錯下,兩人始終沒有相見。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這裡說的是解放後的事情,那革命年代呢?

按理說如此親近的關係,不可能一面都沒有見過,賀麓成的前半生究竟發生了什麼?

二、14年離別

1935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抵達陝北。

毛主席滿懷激動地寫出了氣勢磅礴的《七律·長征》,那句「三軍過後盡開顏」,把主席歷經艱難的喜悅之情,充分表達了出來。可是這份喜悅沒持續多久,毛主席便收到了一個「五雷轟頂」的消息——他的三弟毛澤覃犧牲了。

得到消息後,毛主席沉默了許久。母親臨終前特別交代,要他一定要照顧好兩個弟弟,可是現在千難萬險都過去了,人怎麼就沒了呢?毛主席陷入了深深的自責。

二弟毛澤民接到了消息,連忙跑到大哥這裡,想確認事情的真實性。看着弟弟的目光,毛主席突然覺得不忍心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他。

弟弟毛澤覃其實已經犧牲了一段時間,大概是在長征不久後,毛澤覃被留在蘇區,負責帶領大家進行游擊戰爭。長征路上艱險無比,但在蘇區與敵人鬥爭又何嘗不是一樣呢?毛澤覃帶領紅軍獨立師四處轉戰,十分艱難,好幾次差點丟掉性命,1935年毛澤覃遭到敵人的圍攻,部隊被衝散了,毛澤覃帶着部分戰士迂迴到了瑞金的一個小村莊。

可是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敵人就追了上來。

聽到槍聲的毛澤覃,先是指揮戰士從後門撤退,然後自己獨自衝上了高地,吸引敵人的火力。可是敵人的火力太兇猛,子彈更是如雨水般襲來,混戰中毛澤覃中槍倒地,壯烈犧牲。

也就是這時,剛剛誕生不久的毛岸成(賀麓成),徹底沒了父親。毛澤覃直到犧牲前也並不知道,自己有一個剛出生三個月的孩子。

妻子賀怡得知丈夫犧牲的消息後,更是傷心欲絕,但現實卻不得不讓她振作起來。蘇區形勢艱難,敵人的盤查、搜捕更是頻繁,她必須把孩子送走,不能留在身邊。於是賀怡選擇把毛岸成寄養在群眾家裡,等戰爭結束了,她再把孩子接回來。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圖|賀怡

她找了江西永新老家的親戚賀調元,把孩子送過去後,為了保護孩子,又把孩子的名字從「毛岸成」改成了「賀麓成」。賀是她的姓氏,「麓」指的就是湖南嶽麓山,為紀念孩子的父親。

這就是為什麼賀麓成,一直沒有和毛主席見過面的第二個原因了。他被送到賀調元家中的時候,太小了,以至於他後來長大的時候,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

1949年8月,新中國成立前夕,賀怡擔任中共吉安地委組織部長。到任後,她立即去了當年住在花汀村的賀調元家。在那裡,她見到了正在讀初中的賀麓成,她一見面便哭着喊道:「麓成!」賀麓成一臉茫然,他看着這位中年婦女感到很陌生。

最後還是爺爺賀調元把實情和他說了:「麓成,她就是你日思夜想的親生母親!」

「母親?」

賀麓成更加迷茫。爺爺賀調元在他長大後曾經說過,他出生不久,就離開了母親,自己也是代為撫養。那時候,知道自己身世的賀麓成,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但現在見到了賀怡,賀麓成才發現自己每天晚上那些輾轉難眠的思念,在此刻都迸發而出……

兩人抱頭痛哭,十四年的羈絆,在此刻全都化為了濃濃的眼淚。

賀麓成本以為,這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候,可是沒想到,命運卻給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三、車禍

江西。

一輛汽車倒扣在公路上,周圍一片狼藉,血跡斑斑。賀麓成艱難地睜開雙眼望着某個地方,哭喊道:「媽媽...」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時期,毛主席和夫人賀子珍要參加長征,他們把自己的孩子「小毛毛」(毛岸紅)交給了賀怡、毛澤覃夫婦照顧。可是沒想到,蘇區的游擊鬥爭越來越艱難,毛澤覃害怕孩子出現意外,便讓警衛員寄養到當地,等戰事稍定後,他再去把孩子帶出來。可是前文說了,毛澤覃在突圍中壯烈犧牲,警衛員也同樣不在了。

這下孩子的線索就徹底斷了。賀怡一直感覺到內疚,所以在很早的時候就一直在尋找,當時戰爭還沒有結束,尋找的時候有很多限制,因此一解放後,賀怡便到處跑,希望能找到一點蛛絲馬跡。或許是太急切了,賀怡在尋找的路途中出了車禍。

1949年11月21日,在江西泰和郊外七八里遠的地方,一輛吉普車倒在路旁的大水坑中。

當地百姓聽到呼救聲後,立即展開了救援,最後大家發現,裏面的人是賀怡,她被緊緊地卡在了變形的副駕駛室里,早沒了氣息。當時也在車上的賀麓成,逃過一劫,只是腿部骨折了。賀麓成看着路旁躺着的母親,心裏忍不住抽痛。他沒有見過父親,現在連剛剛相認不到三個月的母親,都離他去,賀麓成第一次覺得命運如此不公平。

在上海工作的賀子珍聞訊後,悲痛萬分,立即趕到了江西。她把妹妹的後事安排好後,便帶賀麓成回到了上海治傷。賀麓成雖然沒有見過自己的姨媽,但他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沒有任何「寄人籬下」的感覺。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和賀子珍合影

賀麓成治好腿傷後,便背着書包,開始去學校學習,他知道只有學習,才不會辜負自己的母親、姨媽對他的期望。賀子珍也常常對賀麓成說:第一,不要背父輩的「牌子」;第二,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真才實幹的人。

賀麓成把她的教育銘記於心。沒多久,他便考上了上海中學,不過一開始,賀麓成是有點挫敗感的。原來他之前都是在鄉下學習,普通話總是說不好,而且學習進度完全跟不上上海這邊的教學,一開始老師同學們,都覺得他「土裡土氣」的。

賀麓成雖然年紀小,但好在他很有志氣。學習不好,他就多下功夫;普通話說不好,他就多加練習。他也謹記賀子珍的教誨,不站在父輩的光環下,賀麓成總是穿着樸素,周末的時候,也不出去玩,而是在家裡默默學習。

解放初期的時候,家裡人來人往的(賀麓成舅舅賀敏學,是華東軍區防空司令員)應酬很多,賀麓成就會把自己關在小儲藏間讀書,不出去打擾大人。

賀麓成的這些努力,都沒有白費,第一個學期結束,他適應了學校的教學,並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名列前茅。很快,他有了更大的進步,兩年後,他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學電力系,後面更是去了北京,加入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致力於導彈研發工作。

60年代初,賀麓成來到坐落在西北戈壁灘的導彈發射基地,這裡冬天寒氣逼人,夏季熱浪翻滾,但賀麓成甘之如飴。

初秋的某天,賀麓成和另一位叫王太楚的工程師,自創提出了一個導彈的控制方案,基於中國當時的情況來說,他們的方案既省錢又便宜。

專家討論過後,覺得完全有實現的可能。「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經過無數的努力後,隨着發射指令的下達,導彈騰空而起,直穿雲霄……賀麓成創造的這個方案,後來也用到了導彈核武器人造地球衛星上,賀麓成更是憑藉這個成果,獲得了全國科技大會獎。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知道導彈試射成功後,十分高興,但他不知道的是,這裏面的大功臣就是他的親侄子——賀麓成。

在這整個的過程中,賀麓成銘記賀子珍的教誨,一直沒有向別人透露自己的身份,更沒有向同事、上級提及自己是毛主席的侄子。

雖然他和大伯都在北京,但賀麓成害怕打擾到日理萬機的大伯,也就沒有提出要去見毛主席的請求,或者說給毛主席寫一封信。這也是為什麼賀麓成,一直沒有把自己的名字改過來,因為他不想讓大家有什麼聯想。

就這樣,賀麓成默默無聞在北京生活了許久,直到有一天,毛主席主動提到了他。「嬌嬌,結婚的時候得把麓成叫上哩!」這句話,是毛主席對自己的女兒李敏說的。

1959年8月,李敏和孔令華結婚。毛主席沒有大操大辦,只是準備幾桌喜宴,邀請的人也都是一些朋友、長輩。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圖|李敏和孔令華

不過毛主席在看名單的時候,突然說了一句:「得把麓成叫上哩!」原來毛主席沒有忘記自己的侄子,他雖然不知道賀麓成現在在哪裡工作,但他知道自己的侄子就在北京。

這些年,他沒有主動去找他,是為了自己的侄子好。不僅是他,如果沒有很重要的事情,毛主席一般不會見家鄉的人,不是因為絕情,而是因為他現在在這個位置,他害怕很多人會動心思。所以種種原因下,毛主席始終選擇不和自己的侄子相見。

但這並不代表,毛主席不管自己的侄子了,畢竟有血脈聯繫,是怎麼也分割不下的,所以在李敏結婚的時候,他特意提及了賀麓成。李敏聽着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恍惚了一下,她反應過來,向父親說道:「好的,我馬上去找麓成哥!」

但兩人不知道的是,此刻賀麓成已經進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了一名「隱藏」的導彈專家。黨組織對這些科學家保護很嚴密,基本上外界是很難接觸到的。

所以李敏按照預留的電話號碼打過去後,都是沒有音訊,找人幫忙詢問,也是石沉大海,沒有任何賀麓成的消息。就這樣,賀麓成再次錯過了和毛主席見面的機會。

等到他和毛主席真正相見時,毛主席卻永遠地走了。

四、葬禮

1976年9月9日凌晨4點,一場緊急治喪事宜會議正在召開,中央領導主要談了三個問題:一是主席的後事如何處理;二是如何處理主席的遺體;最後就是確定弔唁與守靈名單。

不過,李敏看到確定好的弔唁與守靈名單後,第一時間發現上面並沒有賀麓成的名字,於是她提出,要把賀麓成的名字加上,之後她更是立刻給治喪委員會打電話,請他們幫忙尋找賀麓成。

當時賀麓成其實還並不知道自己的大伯已經逝世,他還在埋頭攻堅導彈難題,治喪委員會為了能讓毛主席的家屬悉數到齊,找了軍隊的關係,一番打探下,才找到了賀麓成。

賀麓成聽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時,如遭雷擊。他十分自責,自己作為子輩,竟然連大伯的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

……

毛主席靜靜躺在水晶棺里,周圍一片寂靜。

靈堂里的人默默垂淚,淚水都幹了,可是悲傷的氣氛依舊久久不散。此時賀麓成踉蹌地走了進來,他跪倒在毛主席遺像前,失聲痛哭,不能自已。

李敏看着哥哥賀麓成,更是悲從心來,雖然賀麓成是他的哥哥,但這幾十年來,兩人卻沒有見過面,她不知道他現在在北京的哪個地方,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工作。

賀麓成哭得快要昏厥過去,旁邊的人連忙把他扶到一邊,李敏走過去,喊了一句:「哥...」賀麓成淚眼朦朧,似乎又忍不住自己的淚水,兩人緊緊抱在了一起。

幾天後,賀麓成再次回到了研究所。同事敏銳地發現了他有些不對勁,關心道:「麓成,怎麼出去一趟,像是丟了魂一樣?」賀麓成搖了搖頭,並沒有解釋,而是又埋頭工作去了。可能只有長時間的工作,才能緩解他心中的悲痛吧。

之後賀麓成依舊沒有向別人說起他和毛主席的關係,仍然是作為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員,默默生活了下去。後面即使遇到許多困難,他也沒有把自己的大伯毛主席這張「底牌」給拋出去。

1981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開始評定高級職稱,賀麓成由於在導彈領域突出的貢獻,成了人民解放軍總參系統第一個評上高級職稱的人,所以賀麓成的證書上,至今還是印着那個鮮亮的「001」號。

雖然賀麓成沒有主動提及毛主席,但最後這件事還是被大家發現了。

1983年8月的一天上午,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接待室,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裏面說請立即通知研究院,一個名叫賀麓成的工程師,去民政部領取烈士證。

賀麓成?烈士證?

工作人員心想,賀麓成他倒是認識,他是所里有名的導彈專家,可是也沒有聽說賀工家裡有烈士啊?當工作人員問到是誰的烈士證的時候,電話那頭說出了一個讓他十分驚訝的名字——毛澤覃烈士!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那不就是毛主席的弟弟嗎?那賀工是毛主席的親侄子?工作人員按下心中的震驚,連忙跑去通知了賀麓成。

由於這件事情太大了,所以很快所里的同事都知道了,整個第五研究院轟動不已,很多人驚嘆道:「賀工真是太低調了,工作這麼多年,居然不知道他還有一個這樣的身份!」

賀麓成的身份雖然被曝光了,但他自己的心態並沒有太多改變,他和妻子仍舊住在分配的小房子里,他也繼續在導彈領域,奮力耕耘。有人偶然提及賀麓成的身份或者毛主席時,賀麓成每次都會說道:「父輩是父輩,我們這一代應該自己努力,不沾父輩的光,爭取不給父輩丟臉!」

後來,賀麓成退休搞起了科技公司。他沒有把大伯是毛主席掛在嘴邊,但他始終記得,自己是革命先輩的孩子,他總是捐錢捐物資,支持老區建設。

到了九十年代,賀麓成為紀念自己的父親毛澤覃和伯父毛主席,把自己的子女叫到了面前,讓他們改回了自己的本姓——毛。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看完守靈名單:漏掉了我哥,把我哥加上吧 - 天天要聞

圖|毛主席

……

賀麓成是中國導彈研究領域的關鍵人物。他身份特殊,一生十分坎坷,但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賀麓成都能保持本性,不隨波逐流,保持艱苦樸素的奮鬥精神,這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向賀麓成同志致敬!

. END .

文:一零

編輯、排版:小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