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2022年03月30日15:48:17 歷史 1901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毛岸英

1950年10月14日晚,毛岸英騎着單車匆匆來到醫院,看望因急性闌尾炎住院的妻子劉思齊。一路上,毛岸英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向妻子告別,千萬不能讓她知道自己已經參加了志願軍。

自1949年10月15日結婚以來,毛岸英經常出差,劉思齊則繼續讀書,兩人在一起時間寥寥無幾。如今要去朝鮮戰場,毛岸英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他真不知道該如何向妻子隱瞞這件事。

一走進病房,毛岸英便看到躺在病床上虛弱的妻子,他趕緊上前安慰道:「思齊,還疼吧?」看着滿頭大汗的丈夫,劉思齊早已忘記責怪。兩人說了很多話,毛岸英最後說:「思齊,這次我要去很遠的地方『出差』,那裡很不方便,也接不到信,你可不要着急啊。」

第二天就是兩人結婚一周年的日子,可毛岸英又要出差了。劉思齊後來回憶說:「岸英只是說,他這次去的地方很遠,很不方便,接不到信,不要着急。其實,岸英從長沙回去時朝鮮戰爭就爆發了。我一個學生,好像這個事很遙遠,附近一個國家打仗,我們會受到什麼影響根本不知道,也沒想過。他要出差,到哪裡去我也不能問。」

晚上11點左右,最後的分別時刻到來了。毛岸英交代了4件事,後來被劉思齊在多個場合稱之為「丈夫遺囑」:

第一件事、自己不在身邊時,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要先完成自己的學業,不要急着找工作;

第二件事、周日放假都要去中南海看望爸爸,不要因為自己不在就不去了;

第三件事、要多幫助下弟弟毛岸青;

第四件事、讓我對一些人小心點。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毛岸英和妻子劉思齊

說完這4件事,毛岸英就跟劉思齊告別。劉思齊也感覺了異常,她堅持要把毛岸英送到醫院大門口。毛岸英走了幾步後,又回來了,最後深深地對劉思齊鞠了一躬。劉思齊後來回憶說:「他騎車之前,給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我當時也不理解,夫妻之間還要鞠躬?我當時也沒多想,只是覺得怪怪的,事後我才覺得他說的四件事其實就是遺囑。岸英要讓我知道,萬一不幸該怎麼辦。

隨着毛岸英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劉思齊淚流滿面,兩人這一別便是永別!毛岸英去朝鮮不久,劉思齊收到一封信,因是從組織內部送來的,沒有郵戳,也就無法回信。這是毛岸英給劉思齊的最後一封信,信中他提到自己一切都好,讓妻子不用擔心。

1950年11月25日上午11時許,敵機空襲了大榆洞志願軍司令部,毛岸英壯烈犧牲,年僅28歲。當天傍晚,彭德懷便向中央軍委彙報了毛岸英犧牲的消息,電文如下:

「我們今日7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11時敵機4架經過時,他們4人已出來。敵機過後,他們4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4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當時有兩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燒死,其他無損失。」

周總理當時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他接到電報後跟朱老總等人商議,考慮到毛主席正集中精力指揮第二次戰役,還患了感冒,決定暫時不向他彙報。1951年1月2日,第二次戰役已經取得了勝利,志願軍也在朝鮮戰場徹底站穩了腳跟。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彭德懷致中央軍委的電報

周總理認為是時候彙報毛岸英犧牲的消息,他讓葉子龍將一封他的親筆信和彭德懷電報送給毛主席批示。信中,周總理詳細解釋了為何直到現在才彙報毛岸英犧牲。當毛主席看了電報和信件後,沉默很久。

據葉子龍回憶,毛主席最後對他和旁邊的衛士們擺了擺手後說:「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戰爭嘛,總會有犧牲,這沒有什麼……」毛岸英從小就吃盡苦頭,跟着母親楊開慧一同被關入監獄,後又在上海街頭流浪。

毛主席是偉大領袖,可他也是一位普通父親,也無比渴望兒子能成才。老年喪子,這種痛徹心扉的痛楚,可毛主席決定獨自承受,他要求所有知情者必須向劉思齊隱瞞。之所以不告訴劉思齊,是因為毛主席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那將對年僅20歲的兒媳是多麼大打擊。

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劉思齊一直未能收到毛岸英來信……劉思齊好幾次到中南海看望毛主席時,都想問問毛岸英情況,可一想到毛岸英臨走時跟她所說的話,她又猶豫了,渴望着毛岸英突然出現在她面前。

劉思齊依舊努力讀書,每周還是去看望毛主席。轉眼來到1953年7月,不知內情的中央攝影組組長侯波送給劉思齊一張毛岸英照片。照片中的毛岸英身穿志願軍軍裝,劉思齊突然明白丈夫根本不是「出差」,而且去了朝鮮戰場。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毛岸英和妻子劉思齊

劉思齊再也忍不住了,拿着照片沖入了中南海。劉思齊流着淚說:「爸爸,岸英已經有兩年8個多月沒有給我來信了,他是不是不愛我了?」毛主席掐滅手中的煙,緩緩地說:

「思齊,我知道你對岸英的感情很深,親人之間的離別都是很痛苦的……我至今還記得當年我跟你開慧媽媽在板倉分別的場景……她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我對她說,『我們很快就會見面的,你回去吧』,可她還是站在那裡……三年後,我收到了她不幸的消息,還有你的澤民叔叔、澤覃叔叔、澤建姐姐、楚雄弟弟……」

劉思齊瞬間明白,毛岸英再也無法回來了,他犧牲在朝鮮戰場上。只見劉思齊撲在毛主席膝上嚎啕大哭起來,她的哭聲驚動了中南海……劉思齊自己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她只聽到耳邊有人小聲說:「思齊,你要注意節哀,你爸爸手都冰涼了。」

說這話的是周總理,他也是被劉思齊的哭聲驚動。劉思齊清醒過來,只見毛主席木然地坐在那裡,臉上沒有任何錶情,那是巨大的悲痛時刻。劉思齊邊擦眼淚邊說:「爸爸,我再也不哭了。如果岸英知道我現在這樣,也會很難受的。」

毛岸英的犧牲對劉思齊的刺激太大了,可她不願再勾起毛主席的悲痛,一再強忍着。這一切又怎麼能逃過毛主席的眼睛呢,他跟劉思齊說:「思齊,今後你就是我的女兒了。」劉思齊快離開時,毛主席把自己服用的安眠藥給了她3顆,放在一個空瓶子里。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主席認為現在劉思齊知道毛岸英犧牲的噩耗,晚上一定無法睡着,就對她說:「思齊,你晚上回去要是實在睡不着的話,就吃上一顆。」劉思齊點了點頭,不過安眠藥帶回去後被她母親張文秋藏了起來,原因是擔心女兒對藥物產生依賴。

從此,劉思齊患上了腦神經衰弱症,毛主席則如同父親,無微不至地關心着她的情況。劉思齊太年輕了,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應該追求自己的幸福,這是毛主席的期望,可他也明白需要時間來沖淡兒媳內心的悲傷。

1955年,劉思齊從高中畢業。毛主席認為是時候讓劉思齊換一個生活環境,於是安排她去蘇聯莫斯科大學深造。出國之前,劉思齊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那時她正患了感冒,希望能當面跟毛主席告別。

毛主席收信後,立即給劉思齊回信。這是目前公開史料中,毛主席給劉思齊寫得最早的一封家書:

「思齊兒: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養,恢復體力,以利出國。如今日好些,望來此看;否則不要來。最要緊是爭一口氣,學成為國效力。祝好。父字 一九五五年八月六日」

大家注意一個細節,毛主席的這封信落款為「父字」,這足以說明很多,這是一位父親給即將出國深造的孩子最美好的祝福。從1955年9月至1957年9月,劉思齊在莫斯科大學讀書。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和毛岸英、劉思齊

也許是身處異國他鄉水土不服,亦或是要重新學習俄文,加上在數學系學習吃力,劉思齊萌生轉學回國學習。1957年暑假期間,劉思齊給毛主席去信,彙報了自己思想和學習情況,明確提出希望回國學習。

毛主席理解劉思齊,同意她的決定,於是當年8月4日回信一封:

「思齊兒:信收到。回來了,很高興。轉學事是好的,自己作主,向組織申請,得允即可。如不得允,仍去蘇聯,改學文科,時間長一點也不要緊。不論怎樣,都要自己作主,不要用家長的名義去申請,注意為盼。祝你進步。」

毛主席這封家書公私分明,他以自身實際行動告訴人們,共產黨人視黨性原則第一,但也關注兒女情長。劉思齊回國後,轉入北京大學攻讀俄國語言文學。不久,劉思齊又轉為中國古典文學專業。

兒媳頻繁更換專業,毛主席沒有責怪,反而給予大力支持。得知劉思齊希望中國古典文學後,痴迷讀書的毛主席給劉思齊列了一份長長的書單。時間來到1958年冬天,毛岸英犧牲第八個年頭,最後一批志願軍也順利完成任務回國了,可毛岸英再也回不來。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和毛岸英

劉思齊跟之前一樣,每周都來中南海看望毛主席。看着劉思齊也快到了而立之年,如今還是單身一人,毛主席又一次開導她:「思齊,你還很年輕,前途還遠得很,你不能就這樣過一輩子。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將來老了,也還要個伴兒嘛。老來沒伴兒,好凄惶啊!

劉思齊又一次哭了,連連搖頭拒絕。不久,劉思齊讓妹妹邵華對毛主席說:「姐姐對我說,岸英哥哥犧牲這麼多年了,生不見人死不見鬼,她沒有盡到妻子的責任,還沒給丈夫掃過墓呢。姐姐要去朝鮮給岸英哥哥掃墓。不祭奠岸英哥哥,她是不會改嫁的。」

毛主席再次支持劉思齊,安排她去朝鮮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那裡是毛岸英的安眠之地。出發前,毛主席對劉思齊提了三點要求:一是不能花國家一分錢,來回所有費用都由他稿費來支取;二是不要驚動朝鮮黨和政府領導人;三是掃墓活動不得見報,一切從簡。

1959年春節剛過,劉思齊在妹妹邵華、毛主席辦公室秘書沈同陪同下,登上了前往朝鮮的火車。毛岸英墓地跟其他志願軍烈士墓地沒有任何不同,墳冢前是一塊郭沫若題詞的墓碑:毛岸英同志之墓。

劉思齊遠遠就看到了毛岸英墓地,她以最快速度衝到墓地前跪下,雙手撫摸着墓碑失聲痛哭:「岸英啊,岸英啊!我來看你了,代表父親來看你了。對不起,過了這麼多年才來看你,我來晚了……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劉思齊給毛岸英掃墓

劉思齊在墓地前長跪不起,這一聲聲自責的傾訴,讓現場人員無不動容落淚。掃墓結束後,劉思齊在墓碑前捧了一把泥土用手帕小心包裹起來,這泥土包含着她對毛岸英最深沉的思念。因為過於悲傷,劉思齊病倒了,她一回到北京就被直接送進醫院。

毛主席聞訊,立即派衛士長李銀橋到醫院看望。劉思齊身體康復後,再一次來到中南海,這一次非同以往,她要向爸爸彙報朝鮮之行。那一天,毛主席放下手頭一切工作,仔細聽着劉思齊所說的每一句話。

聽完劉思齊的彙報,毛主席說出了埋藏在心裏多年的心愿:「思齊,將來你要是有機會去朝鮮,最好去岸英犧牲的地方看一看。」劉思齊用力地點了頭,表示一定會去大榆洞,但她沒想到爸爸這個心愿她直到2006年才完成,那時她已經是76歲的老人了。

劉思齊給毛岸英掃墓結束後,還是迴避改嫁事宜。1961年秋,劉思齊從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解放軍工程兵的科研部門,從事翻譯方面的工作。劉思齊已經31歲了,別人這個年齡早已一家其樂融融,毛主席非常着急。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張文秋和三個女兒合影

這一次,毛主席兩手準備,一是請親家母張文秋出面勸說,二是自己通過寫信再次勸說。鑒於劉思齊經常頭痛,毛主席提筆再次給劉思齊寫了一封信:

「女兒:你好!哪有忘的道理?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腦痛要注意。是學習太多的原因。還有總是要結婚,你為什麼老勸不聽呢?下決心結婚吧,是時候了。五心不定,輸得乾乾淨淨。高不成低不就,是你們這一類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給我為盼!」

劉思齊被毛主席的關心打動了,加上母親不停勸說,她決定重新組建家庭,開始新的生活。毛主席很高興,他請身邊人幫忙介紹合適的對象,最後在空軍副司令兼空軍學院院長劉震推薦了一個人,從蘇聯留學歸來不久的空軍學院強擊機教研室教員楊茂之。

不久,楊茂之的檔案送到了毛主席案頭:楊茂之剛滿30歲,一表人才,為人忠厚老實,他的父母都是漁民……值得一提的是,劉思齊跟楊茂之在蘇聯留學時都參加了一次聯誼會,兩人有過一面之緣。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劉思齊和楊茂之開始交往一段時間後,彼此間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當劉思齊前來告知自己將結婚時,毛主席非常高興,把剛剛創作的詞《卜算子·詠梅》抄寫一幅送給她。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劉思齊全家福

1962年2月,劉思齊和楊茂之在北京舉行了婚禮。劉思齊結婚那天,毛主席還讓葉子龍送去300塊錢,用於購買嫁妝,這儼然是一位父親在送女兒出嫁。《卜算子·詠梅》這首詞全文是這樣的,「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主席把這首詞贈送給劉思齊,無疑是稱讚她和毛岸英之間的偉大愛情。劉思齊改嫁後,跟楊茂之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家庭,育有4個孩子,夫婦還一致決定把長子起名楊小英,以此來紀念毛岸英。

1990年10月,劉思齊、志願軍50軍副軍長蔡正國烈士之子蔡小東等人受邀訪朝,參加紀念中國抗美援朝40周年活動。在活動結束即將回國的前一天,劉思齊準備再次去給毛岸英掃墓。

蔡小東對毛岸英充滿敬意,也決定跟劉思齊一起去。在毛岸英墓前,劉思齊表示從沒有看到毛岸英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本以為是毛主席留下了,可後來整理主席遺物時也沒有發現。

劉思齊據此還專門詢問有關部門,得到的回復是:「這怎麼可能?誰不發也不能不發給你呀!」一旁蔡小東一聽,家中也沒有父親的《革命烈士證明書》。兩人都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見並不是偶然,於是回國後他們多方努力,終於領到了《革命烈士證明書》。

毛主席力勸劉思齊改嫁,她再婚後生4子,320元撫恤金40年後才領到 - 天天要聞

劉思齊來到毛岸英犧牲地大榆洞

另外,相關部門還根據毛岸英當年是志願軍司令部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的身份,給劉思齊補發了320元撫恤金。2006年,毛岸英犧牲的第56個年頭,距離毛主席逝世也已經過去了30年。

當年5月12日,76歲的劉思齊率領全家終於來到朝鮮大榆洞,這裡就是毛岸英犧牲的地方。此情此景,劉思齊熱淚盈眶,她對着身邊陪同人員說:「這裡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爸爸當年也希望能這裡看看。

離開大榆樹時,劉思齊在當年志願軍司令部舊址樹立了一塊小石碑,她親自題寫了碑文:毛岸英同志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於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飛機轟炸犧牲於此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佈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