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年過去了,再讀慈禧向十一國宣戰之詔書,唯有一聲嘆息

2025年04月12日23:23:15 歷史 1270

副標題:清朝歷史雜談46-脫離現實的民族主義與權力鬥爭的結合,就是滿清最終被掃進歷史回收站的根本原因

(本文中所有的圖片均來源於互聯網,倘若存在不當之處,還望聯繫予以刪除)

(本文共計 3500 字,閱讀完畢大約需要 11 分鐘)

回望清朝晚期的歷史動態,義和團八國聯軍庚子國難辛丑條約,這幾件事情是無法繞過的。之前,省愚也曾單獨堆砌文字,描述過以上幾項事件的始末以及對於後世所造成的影響。

那麼以上幾件事情原本應該是沒有直接的關聯的,卻最終因為一個老太太的一個舉動,被迫聯繫在了一起,形成了19世紀與20世紀交匯之時,發生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次劫難。而這個舉動便是慈禧向十一國宣戰。

然而實際上,慈禧以及慈禧後面那群尚且沒有學會現代外交慣例的老古董們,在綁架光緒帝以皇帝的名義所頒佈宣戰詔書未曾按現代外交慣例,交予各國使節。所謂的「宣戰詔書」只是號召全國軍民抵抗侵略的動員令,而非真正的宣戰書。

一百二十年過去了,再讀慈禧向十一國宣戰之詔書,唯有一聲嘆息 - 天天要聞

珍貴的史料-被八國聯軍炮擊後的天津城牆

在這次事件中,列強始終沒有向清朝宣戰,滿清也始終沒有對列強宣戰,雙方甚至一直都沒有斷絕外交關係。然而,就是這一份「宣戰詔書」可謂徹底將滿清在走向滅亡的道路上狠狠推上了一把,將加速度提升到了最大。

今日,就讓鄙人用簡單的兩千餘字,訴說慈禧向十一國宣戰的行為的經過與始末,以及慈禧的這個舉動對於歷史的深遠影響。

·宣戰詔書原文您讀過嗎?

如今發達的互聯網,您如果願意,隨手一搜,便能搜出1900年6月21日那天,慈禧老太太以光緒帝的名義向十一國頒佈的「宣戰詔書」。

但是實際上,詔書中並未直接提及十一國的名字,它本質上也只是一個號召國人抵制這十一國外籍人士的「聖旨」。沒錯,大致將其理解為聖旨再恰當不過,其在補充說明中提及了具體是哪十一國,分別是:英國、美利堅、法蘭西、德意志、意大利、日本、俄國、奧匈帝國、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總十一國。當然,另一個層面上講,這十一個國家是當時世界上經濟總量最高且最發達的國家。相當於是,慈禧向全世界宣戰。

其宣戰詔書中,有如下的字句,特別發人深省:

「迨道光咸豐年間,俯准彼等互市;並乞在我國傳教,朝廷以其勸人為善,勉允所請。初亦就我範圍,遵我約束,詎三十年來,恃我國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囂張,欺凌我國家,侵佔我土地,蹂躪我民人,勒索我財物。」

很明顯,讀到此處,慈禧及其黨羽似乎並不承認當時滿清與周遭世界之間巨大的經濟落差,還在使用所謂「華夷之辯」的思維,似乎表達「恩賜」的心態在進行基礎思考。

剩餘的詔書原文內容在此就不做搬運了,讀起來每一句都透露着一股殺氣,在彼時那樣劍拔弩張的氛圍下,這部詔書很顯然將態勢推進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權利危機與虛假信息

那麼我們再回過頭去看當時詔書頒佈時候的社會背景又是怎樣的呢?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形容便是:權力危機與虛假情報的刺激。

公元1900年5月,慈禧寵臣榮祿報告稱,列強通過外交照會要求「勒令皇太后歸政於光緒帝」。順便說一句,這榮祿可不是外人,他既是宣統的外公,也是慈禧的初戀。這二人在那種關頭還能相互照應,實在是找不到任何語言來形容。

當時,榮祿提供的這一情報實際是江蘇糧道羅嘉傑之子傳遞的謠言,但慈禧因戊戌變法後與列強的矛盾而深信不疑,認為權力即將被剝奪。因為,列強都支持光緒帝,慈禧當初甚至想直接撤換掉光緒,被列強以國際慣例等理由進行阻撓。一方面慈禧認為這是自己家裡的事,列強不能過問;另一方面,列強認為這是國際事務,有權過問。顯然,思維方式的不同在當時已經產生了極大的矛盾。

加之端郡王載漪等人為擁立自己的兒子溥儁取代光緒帝,進而煽動慈禧對洋人的仇恨,最終促使她決定以戰爭回應。

·義和團自身局限性

有了內部的攛掇後,外部的信息轟炸也是進一步促使此「宣戰詔書」應運而生的因素,而提供這些信息的人,便是義和團。當然,更主要的是義和團民的利用與誤判綜合導致。

慈禧將義和團視為「刀槍不入」的「忠義之民」,試圖借其力量對抗列強。一個月後的1900年6月,清廷公開支持義和團,並允許其進入北京圍攻外國使館。慈禧甚至重賞義和團,稱其「人人忠憤,曠代所無」。然而,義和團的盲目排外和暴力行為成為列強出兵的直接借口。

而此處兩次具象化的體現,直接成為戰爭的導火索,這兩次便是殺害德國公使克林德事件與殺害日本書記官杉山彬事件。咱們之前的文章有過詳細的論述。

·戰,敗,簽

內部與外部的條件都達成後,隨之而來的便是最後的爆發。

前文敘述,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緒帝名義發佈《對萬國宣戰詔書》,宣稱「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正式向英、美、法、德、俄、日、意、奧等十一國宣戰。清軍聯合義和團圍攻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但實際戰果寥寥,反而激化矛盾。

您要注意此處的用詞「對萬國宣戰」,慈禧其人肯定是不知道地球有多大的,這種行為讓清朝真正成為19世紀與20世紀交匯的那段時期的笑話。

隨之而來的,便是八國聯軍入侵與清廷自由落體式的潰敗。

八國聯軍迅速集結約2萬兵力,於8月14日攻陷北京。慈禧攜光緒帝倉皇西逃至西安,史稱「兩宮西狩」。清軍主力節節潰敗,義和團在實戰中暴露「刀槍不入」的荒誕,聶士成等主戰將領甚至遭義和團背後襲擊。此處提及的聶士成算是當時少有的清醒之人,拳民一度想侮辱其遺體,最終被德軍先一步運走。一時間輪到已不知到底誰為誰了。

另外,讓人想像不到的是,八國聯軍中的英軍,甚至用一千人中國人組成的威海衛華勇營,表現得特別勇猛,歷史上對於這支隊伍又是如何評價的呢?留下一處懸念,以後找機會詳述。

一百二十年過去了,再讀慈禧向十一國宣戰之詔書,唯有一聲嘆息 - 天天要聞

英軍隊內的華勇營,這照片太珍貴了

潰敗過後,便是《辛丑條約》的談判與簽訂,由於曾經專門撰文講述該條約的內容與影響,在此就不做贅述。值得一提的是,李鴻章在簽約後吐血而亡,該條約徹底掏空清朝財政與主權。

·加速,覺醒與思想衝擊

事件結束後,我們如何來看慈禧這次宣戰行為的決策影響與歷史評價呢。

慈禧的宣戰倒算是一吐心中不快,她自己倒是爽了,但是事實上加速了滿清的滅亡。宣戰後的結果顯然只能是財政崩潰,面臨巨額的賠款,這使得清廷年收入僅夠支付利息,被迫加重賦稅,激化民變。相當於是把自己的任性與不懂得國際規則的惡果拋向全國無辜的平民,這勢必只能得到更大的惡果。

再者,宣戰後不久的徹底潰敗直接導致主權淪喪,隨之而來的列強駐軍、控制海關、劃定使館界等條款,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

以上兩項慈禧應該也理解不到,但是這最後一項,慈禧是一定能理解的,也即是滿清統治合法性就此喪失。當時的環境下,地方督撫如李鴻章、張之洞等公開抵制宣戰,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甚至策劃「李鴻章大總統」方案,顯示中央權威瓦解。之前省愚曾專門介紹過「東南互保」的內容,便源自於此。

由此而產生的更大程度上的民族覺醒也一併襲來。這場被後世稱為「庚子國難」的事件,便就是因為慈禧的宣戰而引起的,這場災難一樣的經歷直接暴露清廷愚昧至極的思維方式,促使知識分子轉向。後來逸仙先生評價:「義和團之敗,乃中國革新之機」。

並且,清廷當中的開明人士也意識到,如果要力求自救,則需要推行「新政」,但此新政也未能挽救頹勢,反為辛亥的鐘聲敲響創造條件。

一百二十年過去了,再讀慈禧向十一國宣戰之詔書,唯有一聲嘆息 - 天天要聞

被八國聯軍摧毀的天津火車站

最可怕的影響是,滿清綁架了上億無辜的中國人民背負着罵名。「中國」二字的國際地位陡然下降,並且由其引來的思想衝擊改變了兩千年來的儒學觀念。中國被貼上「野蠻」標籤,列強掀起新一輪的瓜分狂潮。與此同時,傳統的「天朝上國」觀念破產,推動「師夷長技」向制度變革深化。

·為維護個人權力而賭上國運

宣戰,戰敗,賠款,民眾被迫與滿清這些既得利益者承受着本不該承受的一切。由此,我們又應該如何去思考這一切呢?從哲學的矛盾對立統一的方向去看待,這似乎可以歸結為權力慾望與誤國代價的並存。

慈禧老太太的決策本質是為維護個人權力而賭上國運,因為她只是擔心她的無上權力被光緒帝所取代,所以她在臨終前派人毒殺光緒帝的原因也在此。她跳了一輩子,其權力欲的真實框架也沒能跳出那並不寬闊的紫禁城。

同時,她明知清軍與義和團不敵列強,仍借「愛國」之名行權斗之實,甚至戰後將責任推給義和團,稱其為「拳匪」。如今的我們看待這一事件,應該深刻了解其內涵,慈禧的行為揭示了,封閉與愚昧的代價與對國際規則的無知實際上讓滿清陷入了被動,比如拳民攻擊大使館這種匪夷所思的事件。再者,民族主義也是一把雙刃劍,義和團的盲目排外雖源於反侵略,但非理性暴力反而加深災難。

最後,總結性的說一句,慈禧向十一國宣戰是晚清統治階層昏聵的集中體現,其後果不僅終結了清朝的「自救」可能,更成為近代中國沉淪的轉折點。這一歷史教訓警示:脫離現實的民族主義與權力鬥爭的結合,終將導致災難性後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