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傢伙」,這一點從其近日啟動的近乎「向全世界加征關稅」中就能看出。所謂的「對等關稅」一出,立即招來一片罵聲,進一步加劇了美國通貨膨脹的程度,儼然是「六親不認的王八拳掄到了自己的臉上」。不過,這才剛哪到哪?從「懂王」成功進化到「稅王」的特朗普,或許又要開始「整新活」了。而這一次,他甚至可能把自己的性命搭進去……
美國造船工業的產能嚴重不足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簽署完一項旨在改革美國造船能力的行政命令後,特朗普發表了一段講話。其中的一項核心內容,就是希望購買由他國建造的船隻,以縮小美國在各類船舶的數量方面與中國的差距。儘管特朗普並未明確說明,想要購買的由他國建造的船隻究竟是軍用還是民用,但外界普遍分析認為,「特朗普想得到的是軍用艦艇」。
韓國具備建造神盾艦的能力
尤為巧合的是,就在上個月,有韓國媒體披露稱,韓國現代重工集團向特朗普政府提交了一份造船計劃,內容為「如果美國願與該集團展開海上防務合作,現代重工將可每年為美國海軍建造最多5艘『神盾艦』」。幾乎與此同時,意大利知名造船企業芬坎蒂尼集團也表示,每年可承接2艘來自美國海軍的護衛艦建造訂單。
芬坎蒂尼集團造船廠中的某一干船塢
堂堂的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若在新造軍艦一事上依賴於他國的幫助,怎麼想都有些太丟面子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由某些造船工業產能較為理想的國家,為美國海軍提供新型艦艇的建造服務,確實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美軍所面臨的新裝備到位速度慢、現役艦艇狀態不佳和可用艦艇規模出現萎縮等麻煩。畢竟,誰叫美國本土造船工業的產能,基本也就是「每年新造1.5艘驅逐艦」和「每年新造1艘攻擊型核潛艇」的程度呢?
《瓊斯法案》堵死了美國購買他國軍艦之路
那麼,特朗普的想法能順利實現嗎?答案恐怕是「未必」。要知道,光是那份於1920年前後生效的《瓊斯法案》,就是白宮方面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道坎。該法案中的第一條就明確規定,「在美國境內航行的船舶必須由美國製造,並在美國登記」。很顯然,此舉的目的是要保護美國本土造船工業,尤其是維護造船工業和與之有關的所有產業的利益。
交織着種種利益的軍工複合體
再往大了說一些就是,在美國軍工複合體中,為美國提供軍用艦艇的造船廠和相應的配套產業,乃至是整個供應鏈中大大小小的每一個供應商,都是《瓊斯法案》所保護的對象。如果特朗普政府從他國的手中購買軍艦,就等於是在違反美國法律,動了軍工複合體這頭「巨獸」的大蛋糕。而在軍工複合體龐大而複雜的關係網中,各類利益所牽扯到的人和群體都不會少,其中不乏很多財團、政客和軍方高級將領。從這個角度來說,特朗普乃是在損害他們的「來錢通道」。
特朗普在去年的大選過程中遭刺殺
而在利益、特別是巨大到一定程度的利益的驅使下,還有什麼事情是不能去做的么?這樣想來,倘若軍工複合體真被特朗普給「惹急了」,那「美國總統任上遭刺殺」的經典場面,只怕是又要重演了。在去年的大選過程中差點挨了一槍,全因命大才逃過一劫的特朗普,是否還能延續自己的好運,事情就不一定了……
不知特朗普是否還能有如此好運
爭取讓美國海軍的裝備規模維持對中國的優勢地位,這固然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自己的身家性命則更是不容忽視的大事。特朗普若執意強推「購買他國建造的軍艦」一事,說不定足以載入世界歷史的一幕,就快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