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京城一片混亂,守城明軍即刻崩潰,失去了作戰能力。崇禎自知時間不多,便開始準備後事。
史料記載「乙巳,賊犯京師,京營兵潰。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丁未,昧爽,內城陷。帝崩於萬歲山,王承恩從死。」
為了防止女眷受辱,崇禎殺掉了數名妃嬪,並催促皇后自盡,接着崇禎帶着幾十名太監想要衝出去,可是起義軍已經入了城,崇禎根本沖不出去,隨即崇禎在殿內召集百官,卻是無人前來。
萬念俱灰之下,崇禎登上煤山,在一棵老槐樹下自縊身亡,宦官王承恩一同赴死。在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禎自殺的前後,作為皇帝的親衛部隊,錦衣衛到哪裡去了呢?他們為何不見了?
上圖_ 闖王進京 (李自成)
錦衣衛並非作戰部隊
史料記載「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恆以勛戚都督領之,恩廕寄祿無常員。」
在明初,朱元璋設置了親軍都護府,在洪武十五年改成了錦衣衛,洪武十七年,改錦衣衛指揮使為正三品。錦衣衛的主要職責是掌管侍衛、緝拿、巡捕,可以說一種情報機關或者特務機關,雖說他們有保衛皇帝的職責,但錦衣衛並非作戰部隊,行軍打仗的活不歸他們負責。
史料記載「二十年,以治錦衣衛者多非法凌虐,乃焚刑具,出繫囚,送刑部審錄,詔內外獄咸歸三法司,罷錦衣獄。」
為了監視百官,朱元璋設置了錦衣衛,但錦衣衛權力太大,常常做出刑訊逼供、屈打成招的醜事,所以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取消了這個機構。
待到朱棣上台後,再次恢復了錦衣衛的編製,並設置了北鎮撫司,專門負責詔獄。之後錦衣衛就一直保留了下來。
讓錦衣衛抓抓官員,欺負欺負百姓,那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上戰場打仗,就是另外一回事的了,先不說人數問題,明末錦衣衛的戰鬥力也可想而知,對付李自成的農民軍,基本就是蚍蜉撼樹。
上圖_ 明朝《出警入蹕圖》里身穿鎧甲的錦衣衛
當時錦衣衛腐朽不堪
明初的錦衣衛只有五千人,但到了後期,人數暴漲至十幾萬,但這群人,基本上只知道吃拿卡要,哪裡有什麼戰鬥力。
在崇禎死前,還曾經想集結兵力和李自成來個魚死網破,他的心腹宦官王廉來了一句:「陛下哪裡有兵,速走。」很明顯,這些所謂的錦衣衛早就跑得差不多了,誰來保衛皇帝呢。
事實上,在崇禎年間,錦衣衛是可以花錢買的,只要你有錢,就能到錦衣衛混個一官半職,藉此勒索商賈百姓。
有一個名為趙瞎子的流氓,就曾勒索京城商鋪兩千兩,而他官職就是買的,只要拿出足夠的錢,就能混個錦衣衛的「堂貼」。在崇禎年間有個錦衣衛指揮使叫做吳孟明,這個人的口碑還不錯,就是撈錢從來不手軟,只要抓住了官員的把柄,就是「緩於害人而急於得賄」。
只要錢給到位,罪名什麼的都好說,如果錢不到位,那就要「公事公辦」了,在錦衣衛這裡,錢是開門磚也是鋪路石,只要有錢萬事好商量,明末官員的腐敗程度由此也可見一斑。
換言之,崇禎年間的錦衣衛已經爛透了,這群人不是地痞流氓就是紈絝子弟,讓他們保衛京城,真的是在開玩笑。
上圖_ 明代特務組織東廠梅花令牌
殺魏忠賢,錦衣衛也被牽扯在內
崇禎即位之後,第一件做的就是除掉魏忠賢,是時,魏忠賢權力滔天,不僅可以專斷朝政,他手中也控制了東廠和錦衣衛。
史料記載「是年自春及秋,忠賢冒款汪燒餅、擒阿班歹羅銕等功,積廕錦衣指揮使至十有七人。其族孫希孔、希孟、希堯、希舜、鵬程,姻戚董芳名、王選、楊六奇、楊祚昌,皆至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僉事等官。又加客氏弟光先亦都督。」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魏忠賢庇護下任職過錦衣衛指揮使的就有17個,其中不乏他的親戚、族人,其中還有客氏的親戚。
崇禎為了剪草除根,將魏忠賢的勢力連根拔起,錦衣衛中魏忠賢的親信也一併被除掉,這一次大換血,也讓錦衣衛元氣大傷,魏忠賢掌控錦衣衛多年,經過這次打擊,崇禎要收攏錦衣衛的人心也是需要時間的。
魏忠賢一死,錦衣衛內部必定人心惶惶,加之崇禎嫉惡如仇,這些人根本毫無用處。李自成攻入京城,這些人臨陣消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上圖_ 魏忠賢(1568年-1627年)
投降或力戰而死
史料記載「養性,崇禎時官錦衣衛都指揮使,頗用事。大學士吳甡戍,周延儒死,皆有力。來降,授總督。」
崇禎年間有個錦衣衛指揮使,名叫駱養性,李自成攻入京城,將官員們抓住,嚴刑拷打,逼迫他們交出財物,很多人為了保命交出了大量錢財。
駱養性也不例外,他交了三萬兩,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兩個弟弟慘遭酷刑。李自成在京城待的時間不長,多爾袞就打了進來,隨後駱養性再次投降了滿清。
清政府對駱養性不錯,授予天津總督之職,之後加封太子太傅,左都督,進太子太師。大多數錦衣衛在明亡之時選擇了投降或者逃跑。
上圖_ 沉香錦衣衛腰牌
史料記載「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守崇文門,城陷,作絕命詞云:「死矣!即為今日事;悲哉!何必後人知。」自縊死。錦衣衛千戶高文采守宣武門,城陷,一家十七人皆自殺,屍狼籍於路。」
當然了,錦衣衛之中也不乏忠君報國之輩,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璉在城破之時,率兵死守崇文門,待到城門被攻破,李若璉選擇自殺殉國。
錦衣衛千戶高文采守衛宣武門,城破之後,一家十七口自殺殉國。明朝滅亡之後,錦衣衛這個機構也就暫時告一段落了。
上圖_ 錦衣衛飛魚服實物圖
總而言之,錦衣衛這個機構是由人組成的,是人就有私心,就有七情六慾,加之明朝皇帝們大多以家天下為宗旨,並沒有太多君臣共治的理念,況且明末的官僚已經腐敗到了極點,到了國破之時,錦衣衛的忠心也就只能是一帶而過,這也不難理解。
作者:九魚亭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明史紀事本末》《明史•庄烈帝》《清史稿》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