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2025年07月01日11:52:04 歷史 1221

1972年,湖南長沙的地下,沉睡了2100年的「東方睡美人」辛追夫人重見天日,瞬間引爆全球。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她的肌膚仍有彈性,睫毛根根分明,血管清晰可見,彷彿只是小憩片刻。

市民如潮水般湧向湖南博物館,爭睹芳容,日接待量破萬,盛況空前。

緊接着,從日本首相到科研機構,鍥而不捨地索要辛追夫人的頭髮,哪怕「半根」、「一寸」也好,為何對方如此迫切,我方又是如何應對的?

驚世現身

1971年寒冬,長沙馬王堆附近的防空洞現場正在施工,鋼釺鑿穿白膏泥的瞬間,一股氣體嘶鳴着衝出孔洞。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藍色火焰猛然騰起,工人們驚恐地退避。

湖南博物館的專家聞訊趕來,憑藉洞壁特殊的土層結構和炭化痕迹,確認地下埋藏着一座罕見的「火坑墓」,這意味着墓室兩千年來可能從未被擾動。

1972年1月16日,考古工作者正式開挖。

三個多月後,深達16米的墓坑底部顯露出巨大的木槨。

4月28日,當四層套棺被吊運至湖南省博物館陳列室,當晚的揭棺儀式成為焦點。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槨蓋開啟時,一股濃烈的酸腐氣味瀰漫開來,但更令人屏息的是棺內的景象:

二十層絲綢衣衾包裹的墓主人靜卧其中。

隨着考古人員逐層揭開織物,一個畫面震撼了所有人,辛追夫人遺體保存之完好,顛覆了人們對古屍的認知。

她的皮膚呈現淡黃色澤,面部輪廓清晰可辨。

工作人員戴着白手套輕輕按壓手臂,皮膚竟能回彈;扶起她的臂膀,關節仍可活動。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濃密的黑髮盤成髮髻,睫毛根根分明,手指腳趾的紋理清晰可見,更令人驚異的是血管尚未硬化,彷彿沉睡不久。

這種保存狀態在世界考古史上絕無僅有,醫學檢查證實她去世於約五十歲,死因為膽絞痛誘發的冠心病。

胃中殘留的一百三十八顆半甜瓜子表明,她在夏季食用瓜果後突發急症離世。

辛追夫人的槨室四個邊箱堆疊着琳琅滿目的陪葬品,數量超過一千四百件。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兩件素紗襌衣薄如蟬翼,其中一件僅重49克,摺疊後可納入火柴盒,現代工匠耗時十三年,用「減肥」後的蠶絲才勉強仿製出49.5克的復刻品。

一幅長逾兩米的T形帛畫色彩絢爛,繪有龍鳳仙人,推測為招魂幡。

尤為珍貴的是《周易》《老子》等失傳古籍的竹簡帛書,以及記錄漢代醫學智慧的《養生方》。

一隻漆鼎開啟時,赫然可見漂浮的蓮藕片,卻在接觸空氣後迅速消融,實在是遺憾。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不朽之謎

辛追夫人跨越兩千年的完整保存,當考古人員逐層清理墓坑時,其精密的防護結構逐漸顯現,深達20米的墓穴形成天然屏障,1.3米厚的青灰色白膏泥,以極強的密封性隔絕了空氣與水汽滲透。

白膏泥下覆蓋著約0.4-0.5米厚的木炭層,有效吸附了地下水分。

更令人稱奇的是,槨室頂部的竹席與26層織物包裹,在墓室內部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微環境。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這種多重隔絕的設計,使得開棺時噴出的可燃氣體得以積累,也印證了墓室內長期處於缺氧狀態。

棺內的紅色液體成為另一關鍵,經化驗,棺液含有汞(水銀)與砷(砒霜)成分,汞含量達到80ppm(百萬分之一濃度),雖然不足以直接導致屍體不腐,但具有抑制酶活性和微弱殺菌作用。

結合高度密封形成的無氧環境,腐敗微生物難以存活或活動受限。

專家分析認為,早期屍體腐敗過程消耗了殘留氧氣,產生的有機酸使棺內環境酸化,進一步抑制了微生物繁殖。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因此,辛追夫人在下葬後經歷了短期的腐敗過程,表現為眼球突出、舌頭外伸等,隨後腐敗便停滯了。

湖南省博物館第一次公開展覽辛追夫人遺體時,引發轟動,但日均萬人的參觀量導致展廳溫度升高,學者們擔憂體溫聚集的熱量會加速屍體變化。

在周恩來總理指示下,國家文物局王冶秋緊急叫停展覽。

此後,遺體被秘密轉移至湖南醫學院同位素實驗室存放半年,利用放射性環境抑制微生物侵擾。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提出解剖建議,以取出易腐內臟實現長久保存。

周總理批准解剖並明確要求:「古人已保存幾千年,我們至少要保存200年。」

1972年12月14日,全國醫學專家協作完成解剖,在保持外形完整的前提下取出內臟,並發現其體內存在世界最早的西漢時期血吸蟲卵實物證據,將中國對該病的認識提早約兩千年。

1973年起,中央財政撥款100萬元,在湖南博物館地下室建設專用保存空間。

該「地下寢宮」深達8米,模擬原墓穴環境,配備兩台精密空調實現恆溫恆濕。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2003年1月,經X光檢測確認保存狀態良好後,辛追夫人被安置於升級的智能化保存系統中,新增溫度自動傳感器與8小時斷電保護功能。

這種持續保護方案,使其出土三十餘年後肌膚仍保持彈性,關節連接穩固。

辛追夫人的解剖發現她患有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多發性膽結石等多種疾病,食管和胃內殘留的138顆半甜瓜子表明其猝死於夏季。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這些信息不僅還原了個體生命史,也為研究漢代貴族健康狀況、飲食結構及病理學提供了實證。

只不過,其科研價值也引來了異國覬覦。

半寸之爭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率230人代表團訪華,此行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關鍵時刻。

在故宮參觀馬王堆漢墓展覽時,田中看似隨意地向中方陪同人員提出請求:希望獲得辛追夫人的一根頭髮作為「國禮」,甚至「半根亦可」,這一要求令中方人員頗感意外。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當詢問日方索取意圖時,對方卻語焉不詳,考慮到辛追夫人遺體尚有許多未解之謎,且涉及重要文物,中方婉言拒絕。

日方的行動並未停止,四天後,即9月29日《中日聯合聲明》簽署當日,田中角榮隨周恩來總理飛抵上海。

在專機上,他再次當面向周總理提出頭髮請求,態度懇切。

這種由最高層級反覆提出的非常規索求,引起了周總理的警覺。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他沒有應允,再次予以回絕,此後兩年間,日本通過外交、學術等多種渠道持續施壓。

1973年,日本考古代表團以「研究」為名,提出有償獲取頭髮;1974年,科研機構發函強調「學術合作」;1975年,日本學者更在國際會議上公開宣稱辛追頭髮對基因研究「意義重大」。

其訴求從最初幾根逐步退讓至「一寸」、「半寸」,但始終迴避核心問題,索要頭髮的真實目的。

中方堅持拒絕的立場源於多重考量,1972年以前,中國在《養生方》竹簡研究上曾有過教訓。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馬王堆醫學研究會將周世榮的釋文期刊作為禮物,贈予日本醫學代表團後,日本學者麥谷邦夫搶先發表注釋本併流傳海外,導致中方學術權益受損。

更重要的是,頭髮作為生物樣本的特殊性,當時雖未普及DNA技術概念,但中國醫學界清楚毛髮可攜帶遺傳信息。

日本在生物科技領域具有優勢,若獲得樣本,可能率先破解辛追的基因密碼,進而獲取漢代人類遺傳特徵、防腐技術關聯信息等關鍵成果。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一旦日方搶先發佈研究,中國對自身文化遺產的闡釋權將面臨被動。

此外,考古人員在清理中發現,即便是看似殘破的絲帛碎片,經考證竟是西漢時期用於祭祀的「聶幣」,系中國貨幣史上唯一可考的布帛貨幣實物;一件漆鼎內消失的藕片,其出土狀態為長沙2100年未發生強震提供了地質證據。

截至2024年,湖南博物院完成馬王堆全部文物清庫,共整理26937件文物,這些成果均由中國學者主導發佈。

日本人為何多次索要辛追夫人頭髮?多年後真相曝光,幸好我們沒給 - 天天要聞

辛追夫人事件成為文保領域的標誌性案例,她的不朽不僅承載古代文明,更在現代化進程中守護了國家文化主權與學術尊嚴。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為提高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文中部分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着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着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 天天要聞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活動啟動禮舉行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系列活動啟動禮6月30日在香港體育館舉行,為主題為「同心攜手創輝煌 由治及興譜新篇」的系列慶祝活動揭幕。 作者:閻月巧、梁嘉駿、黃茜恬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創新科技園的新機遇

圖片來源:新川創新科技園提供最近,2025「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會搭建全球產業合作平台,促進優質資源在蓉彙集,為產業園區「特色立園、企業滿園」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撐。在眾多園區中,新川創新科技園有些特殊。它是中國內陸省市與新加坡合作的首個大型示範性項目,也是四川國別園區的排頭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