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2021年08月16日22:22:18 歷史 1263

她,是清末名門貴族的千金,嫁給了豪門望族的公子,用三寸金蓮游遍了整個世界

她,忍受不了公子哥丈夫吸鴉片、狎妓、整日無所事事,要求離婚,並遠走他國

她,是徐悲鴻的好友,是胡適的牌搭子

她,就是張愛玲的母親,中國第一代出走的拉娜」——黃逸梵。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黃逸梵(1896-1957),原名黃素瓊,祖父是七省水督黃翼升,在鎮壓捻軍的戰鬥中,為清政府立下大功,功封男爵。黃冀升僅有一個兒子黃宗炎,婚後一直未有子嗣,家人從長沙鄉村給他買了個鄉下女子做妾。小妾懷孕後,黃宗炎去廣西任鹽道,不到一年因染瘴氣而亡,年僅三十歲。1896年,這名小妾為黃家生下了一對龍鳳胎:他們便是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和舅舅黃定柱

小時候,弟弟可以去上學,身為女兒的黃素瓊只能裹着小腳,在閨閣中學習女紅。她對這樣的安排很不滿意,她也希望跟弟弟一樣去學堂讀書,因此用絕食的方式來抵抗舊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束縛,最終她勝利了,為自己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張志沂是名臣李鴻章的外孫,母親李菊藕是李鴻章的長女,當年她的嫁妝足以讓張家揮霍三代。22歲那年,門當戶對的張志沂與黃素瓊結為夫妻。從小父母早亡的黃素瓊,在婚後生活得並不幸福

受五四新潮的影響,黃素瓊的思想非常開化,丈夫張志沂雖也受過新式教育,但是滿清遺少作風仍在,他逛窯子、抽鴉片、娶姨太太、整日無所事事,這讓黃素瓊非常看不慣,於是這對外人看起來的璧人陷入了無休止的爭吵之中。

1924年,張志沂的妹妹張茂淵要出國留學,黃素瓊欲以其監護人的身份一同前往。這一年,已有兩個孩子的她為了逃離這舊式婚姻的牢籠,選擇狠心拋下幼年的女兒張愛玲和兒子張子靜,去海外尋找自由的新生活。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國外留學的黃素瓊,體驗到了新生的快樂。她與小姑子一起彈琴、跳舞、向徐悲鴻學習畫畫,談笑皆名流的日子讓她如魚得水,好不愜意。三寸金蓮的她還和張茂淵一起去阿爾卑斯山滑雪,滑得比沒裹腳的小姑子還好。

後來,張志沂寫信給黃素瓊,希望她能回到自己的身邊,他承諾不養姨太太、不抽大煙,一時心軟的她決定再給丈夫一次機會,於是便回國了。

黃素瓊帶着國外的活力回到了家中,他們搬進了新式的花園洋房,在這裡,她教張愛玲彈琴、畫畫、學英語,給張愛玲並不快樂的童年帶來了少見的歡樂。

回歸後的快樂日子沒持續多久,張志沂又開始狎妓、抽大煙,甚至不給家裡生活費,忍無可忍的黃素瓊提出了離婚,這把張志沂可氣壞了,他堅決反對離婚。1930年,在律師的幫助下,她脫離了婚姻的束縛,像一隻重獲自由的小鳥,再次奔向異國他鄉。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離婚後的黃素瓊給自己改了一個浪漫的名字——黃逸梵。她帶着大量的錢財和古董,開始了她的世界之旅,每一次旅行,她都得買一些古董來換得旅費。作為有着獨立思想的女性,她非常討厭用這種坐吃山空的方式維持生活,卻又不得不這麼做

1957年,病重的黃逸梵在倫敦給張愛玲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再見她一面,而張愛玲在回信中只寄了100美元。沒多久,黃逸梵就在孤獨和貧困中離世了,享年61歲。

一代名媛拋下兒女、放棄豪門貴族的生活,最終在他國異鄉孤獨離世 - 天天要聞

黃逸梵這一生,為了自由和新生,拋棄了家庭,拋棄了兒女,最後孤獨終老。不知道晚年的她是否有為自己曾經的決定後悔過,是否為缺席孩子的童年自責過?如果生命重來一次,用兒孫滿堂的晚年,換取出國遊歷的這些歲月,她是否願意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清明插柳 歲歲念情清明門前插柳的傳說

清明節的時候,人們都會采一束新鮮柳枝插在門前,這是為什麼呢?從前的時候,在一個古老的小鎮,有個叫阿成的孩子,他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是鎮上最懂節氣和傳統的人,每到清明節,他都會帶着阿成做各種特別的事,其中最讓阿成期待的,那就是在門前插柳枝。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張無忌不能把那麼多女孩都娶了? 又不是只能一夫一妻!

是張無忌不肯收嗎?是人家不肯被收!張無忌自己想:「這四位姑娘個個對我情深愛重,我如何自處才好?不論我和哪一個成親,定會大傷其餘三人之心。到底在我內心深處,我最愛的是哪一個呢?」因為彷徨難定,於是「只得逃避」:「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盡想這些兒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 天天要聞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思政「新」講|文山故里高唱《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清明前夕,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中心小學上百名師生前往愛國英雄文天祥陵園祭奠。帶隊老師為學生們講述了文天祥的故事,並鼓勵學生學習文天祥以身報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主義精神,刻苦學習、掌握本領,為中華民族復興奉獻力量。作者:黃和遜、王永鋼、陳啟道新華社音...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 天天要聞

英烈不朽·青松下的守護者丨黃崖洞下的英烈守護者

在太行山深處的黃崖洞烈士陵園,陵園守墓人80歲的趙乃堂如往常一樣,每天清晨都會拿起掃帚和毛巾,開始一天的守護工作。自1991年至今,他已在這片安葬着40多位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遺骸的土地上堅守了整整34年。趙乃堂告訴記者,他的父親曾為八路軍運送糧食、打掃戰場,參與了黃崖洞保衛戰後的烈士安葬工作。從小聽着英雄故事長...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 天天要聞

李淵、李世民與李建成父子三人地府交心對話

李淵:二郎世民…李世民:請稱我太宗文皇帝。李淵:你做了皇帝,我也是你爹。李世民:若非你是我爹,你怎會有那般逍遙的太上皇晚年生活,生命的最後幾年還留給我三十幾個弟弟妹妹!李淵:二郎,這都是做戲,都是你這小子逼朕的!李世民:你我之間,錯的是父皇
血染沂蒙的「外國八路」希伯 - 天天要聞

血染沂蒙的「外國八路」希伯

希伯,中譯全名漢斯·希伯,筆名亞細亞人,德國人。1897年6月13日出生在原奧匈帝國的克拉科夫,後定居德國,讀大學,加入德國共產黨。
民國湘西惡匪徐漢章 - 天天要聞

民國湘西惡匪徐漢章

民國時期,由於軍閥混戰,加上經濟落後的原因,湖南湘西地區匪患嚴重,《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剿匪記》等電視劇裏面講的就是湘西土匪。
跨越千里 湖南河北兩地軍地攜手助左權與母親「重逢」 - 天天要聞

跨越千里 湖南河北兩地軍地攜手助左權與母親「重逢」

3月21日,左權將軍外孫沙峰與當地軍地領導、基幹民兵共同為左權母親張氏掃墓。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宗昊 通訊員 丁時偉 報道春寒料峭的3月,一場跨越時空的祭奠在淥水之濱與太行山麓間深情演繹。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左權將軍誕辰120周年之際,3月21日至24日,湖南省醴陵市與河北省邯鄲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