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6月24-25日,北約峰會在荷蘭海牙舉行,日韓領導人拒絕出席,而峰會期間特朗普要求成員提高軍費支出,引發諸多爭議。
在此次北約峰會上,特朗普明確要求北約31個成員將軍費開支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這一數字較以往大幅提升,給各成員帶來巨大壓力。北約長期以來在軍費問題上存在分歧,此前在2014年北約威爾士峰會上確定的目標是成員將軍費開支佔GDP的比例提升至2%。經過上一任特朗普任期內的推動,多數成員這一比例才剛接近或達到2%。如今特朗普直接將目標提高到5%,跨度之大,讓眾多國家難以接受。

北約峰會(資料圖)
特朗普這一要求背後有着多重目的。從經濟利益看,美國軍工複合體勢力龐大,提高北約成員軍費,意味着這些國家將增加軍事裝備採購等支出,美國軍工企業將迎來大量訂單。美國軍工企業在全球佔據重要地位,眾多北約國家的軍事裝備依賴美國進口,如先進的戰鬥機、導彈防禦系統等。一旦各國增加軍費,美國軍工企業將賺得盆滿缽滿。從政治角度講,特朗普試圖通過此舉強化美國在北約中的主導地位。讓歐洲國家在軍事開支上更多依賴美國的指導和決策,進一步鞏固美國在跨大西洋關係中的領導角色,同時在貿易、外交等其他領域,也可將軍費問題作為籌碼,迫使歐洲國家對美國讓步。
面對特朗普提出的5%軍費目標,歐洲國家呈現出明顯的態度分化。
西班牙成為直接反對的代表國家。6月22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宣布,該國已與北約達成協議,西班牙將把軍費開支比例定在GDP的2.1%。桑切斯表示,北約提出5%的目標方案將「迫使我們跨越紅線,提高稅收或削減福利」,而這一軍事聯盟的安全保障卻並不能得到加強。西班牙在地理上距離俄羅斯較遠,其對自身安全威脅的感知與東歐國家不同,在它看來,當前2.1%的軍費投入已能滿足自身安全需求。不僅如此,西班牙經濟狀況限制了其大幅提升軍費開支,若強行提高軍費,可能引發國內經濟和社會問題。而特朗普對此十分不滿,在6月25日的新聞發佈會上猛烈抨擊西班牙,甚至威脅稱「如果他們固執下去,我們將對西班牙徵收雙倍關稅」。
除西班牙外,比利時、盧森堡等國也明確表示難以完成5%的軍費提升任務。比利時本身經濟結構較為特殊,財政在諸多領域有剛性支出,大幅提升軍費會打破國內財政平衡。盧森堡作為一個小國,經濟規模有限,5%的軍費佔比將給國家財政帶來沉重負擔。
法國在此次軍費問題上態度模糊。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下的政府,在北約事務中一直試圖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在峰會相關聲明中,法國對5%的軍費目標未明確表態支持或反對。法國擁有相對獨立且完善的軍工體系,在軍事戰略上有自己的考量。它既不想完全忤逆美國的要求,破壞跨大西洋聯盟關係,又不願過度增加軍費,影響國內其他重要領域的發展,比如教育、醫療等。
德國則採取逐步推動的緩衝態度。德國作為歐洲經濟大國,在北約中影響力較大。德國默茨內閣在北約峰會開幕當天,批准了2025年財政預算草案和2026年財政預算框架,增加軍事投資成為重點之一。根據預算草案中的財政計劃,到2029年,德國國防開支將佔GDP的3.5%,從今年的約為950億歐元大幅增至1620億歐元。但德國此舉並非完全迎合特朗普的5%要求,而是出於自身在歐洲安全格局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對俄羅斯軍事壓力的重新評估。德國試圖在滿足自身安全需求、維護北約團結以及平衡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呂特和特朗普(資料圖)
經濟層面,日韓兩國都面臨經濟困境。韓國近年來經濟增長乏力,國內產業面臨國際競爭壓力,企業利潤下滑,就業市場不穩定。提高軍費開支將進一步加重財政負擔,影響政府在刺激經濟、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引發民眾不滿。日本同樣如此,長期的經濟低迷,政府債務高企,若大幅提升軍費,用於社會福利、經濟復蘇等方面的資金將被擠壓。目前日本防衛費佔GDP的比例約為1.8%,距離特朗普要求的5%相差甚遠,日本政府難以在經濟困境下實現如此大幅度的提升。
外交戰略上,日韓也有各自的調整。韓國總統李在明上台後,試圖修正前任政府過於親美的外交路線,努力修復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北約峰會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國主導下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平台,李在明政府若出席,可能會被視為繼續緊跟美國對抗俄羅斯的陣營,不利於韓國改善與周邊大國的關係。日本方面,首相石破茂所屬派別在外交上傾向於對華「接觸派」策略。出席北約峰會可能被解讀為日本在外交上進一步倒向美國,全面參與對中國的戰略遏制,這不符合石破茂政府試圖維持與中國相對穩定關係的外交目標。

特朗普(資料圖)
上的巨大分歧,無疑將加劇北約內部矛盾。北約一直強調集體防禦和團結協作,但在軍費這一關鍵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將削弱北約在軍事行動協調、戰略規劃等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應對地區衝突、軍事威懾等任務時,可能因部分國家軍費不足,導致行動難以有效開展。
對於國際格局而言,北約內部的變化將產生深遠影響。歐美關係可能因此出現新的裂痕,歐洲國家對美國在北約中頤指氣使的態度愈發不滿,可能促使歐洲加速推進戰略自主進程。在跨大西洋秩序方面,北約作為跨大西洋關係的重要紐帶,其內部矛盾將衝擊現有的秩序框架。而在國際安全格局上,北約的不穩定可能使俄羅斯在歐洲安全問題上的態度發生變化,同時也給其他地區力量重新審視與北約的關係提供契機,進而推動國際安全格局的重塑。
北約峰會中軍費問題引發的各方爭議,深刻反映出聯盟內部複雜的利益博弈以及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各成員在安全、經濟、外交等多方面的艱難權衡,其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