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們為什麼忌諱貓頭鷹

2021年08月06日09:48:02 歷史 1557

貓頭鷹叫孝 貓頭鷹,學名「鴟鴞」。中國古代人們為什麼忌諱貓頭鷹?讓我一起來了解這段歷史。

中國古代人們為什麼忌諱貓頭鷹 - 天天要聞

一隻貓頭鷹,一年裡要吃掉許多田鼠,保護不少糧食,是「人類的朋友,糧食的衛兵」。但是,因為貓頭的其貌不揚和聲音難聽,很多人卻從心裏厭惡它、忌諱它。說起貓頭鷹的相貌,確實有點怕人:喙和爪都彎曲呈鉤狀十分銳利。兩眼不像其他鳥那樣生於頭部兩側,而是位於正前方,眼睛滾圓,發著幽綠的光。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狀,形成所謂的「面盤」,叫聲尖利凄厲。這在幽靜昏暗的晚上是很嚇人的。

中國古代人們為什麼忌諱貓頭鷹 - 天天要聞

因此人們就忌諱看見它,忌諱聽見它的叫聲。《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有一隻鴟鴞飛進賈誼的屋子,賈誼打開占ト書一查,書中說這種鳥飛來,便是主人將死的先兆。《宋史》載,有隻鴟停在人家的槐樹上,這人命劉熙去射它,一箭射中。但過了兩天,這個人也死了。因為鴟鶚是能夠勾魂攝魄的。難怪《雲笈七籤》說:「凡梳頭髮及爪,皆理之,勿投水火,正爾拋擲。一則敬父母之遺體,二則有鳥日鵂鶹,夜入人家取其發爪,則傷魂。」鵂鶹即鴟鶚。

中國古代人們為什麼忌諱貓頭鷹 - 天天要聞

劉恂《嶺表異錄》云:「鵂鶹即鴞也凶者輒鳴於屋上…其將有咎耳亦名夜行游女。」這大概是因為貓頭鷹晝伏夜出的習性與古人心目中的鬼相同,它生活和棲息於荒丘叢棘和墳墓之間的特點又使人們認為它可與陰間相往來。

西雙版納有這麼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景洪部落首領的老婆是個很漂亮的公主,天神羨其美貌,想要佔為己有,就派使臣下凡,變成一隻貓頭鷹,每夜叫喚來勾公主的魂,因而人們十分忌恨貓頭鷹。貓頭鷹的眼睛構造不同於其他的鳥類,只能於夜間活動,因此在靜夜裡有時就能聽到它那凄厲的鳴叫聲。

中國古代人們為什麼忌諱貓頭鷹 - 天天要聞


漢族因而把這叫做「貓頭鷹叫孝」,以為其叫聲是「報喪」、「勾魂」來了,非常忌諱。黎族、族等地也十分忌諱貓頭及其叫聲,以為它是不祥之鳥、不吉之音,「貓頭一叫,必有禍事到」,必須祭祀鬼神才能免災。

中國古代人們為什麼忌諱貓頭鷹 - 天天要聞

為了避免碰到貓頭鷹、聽到貓頭鷹叫,很多地方的家長天黑以後不許家人外出,一定要外出而且經過貓頭鷹棲息的樹林時,就應在家先禱祝神明保佑,然後帶幾串小鞭炮,萬一聽到貓頭鷹叫,就放鞭炮沖沖晦氣。

中國古代人們為什麼忌諱貓頭鷹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