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導讀:一隻賣到上千元,被稱為「蟹中之王」,卻是「生病」的青蟹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
中秋節以後,國內大部分地區就要入秋了,而在這個季節最讓人流連忘返的一種食材,那就是大閘蟹了。
這是非常有季節性的一種食物,每年到了秋季的時候,大閘蟹就會沿着水流由湖泊、水庫、河流向江河移動,這是因為它們也是一種洄遊性的生物。
古人也是根據大閘蟹的這個特性,就總結出來了「秋風起,蟹腳癢」的俗語。
大閘蟹是一種很奇怪的生物,它們不光是為數不多橫着走的動物,而且大閘蟹的一生要經歷過多次的蛻殼,才能不斷地長大。
並且在成年之後,還要翻越過無數的河流、閘口,就是為了進入到江河、海洋產卵,而這也是它們得名「大閘蟹」的原因。
但是現在都是人工繁殖和養殖的了。
不過,別看大閘蟹除了堅硬的外殼,可吃的部位實在是太少了,但是它的價格卻一直不便宜。
隨着在最近幾年常有媒體報道大閘蟹「遇冷」了,低價也不好賣,可是市場上的大閘蟹價格依然是穩如磐石。
許多人紛紛在吐槽,大閘蟹太貴了吃不起。
那如果你聽說過螃蟹中的「貴族」,有着「蟹中之王」之稱的黃油蟹,一定會驚掉下巴,因為它可是要上千元一隻哦,並且還很難賣到。
黃油蟹是什麼螃蟹?
黃油蟹在南方的名氣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吃貨們來說,黃油蟹堪稱是螃蟹界的貴族,因為它的價格一直是處於「天花板」位置的。
不過,黃油蟹並不是大閘蟹,而是青蟹的一種,並且還是青蟹在特殊的條件下病變後所致。
大名鼎鼎的大閘蟹實際上是分佈在長江系的中華絨螯蟹,它是弓蟹科絨螯蟹屬動物。而青蟹則是蟹科青蟹屬的動物,其中黃油蟹的前身就是青蟹,並且是屬青蟹雌性。
之所以它又被稱為黃油蟹,是因為這種蟹在被烹飪蒸熟了以後,它的蟹身顏色和普通的蟹有較大的區別,是介於紅色和黃色之間。
並且把它打開以後,會發現蟹蓋、蟹爪關節處都能看到明顯的黃色的油脂狀的物質,因此而得名「黃油蟹」。
有研究發現,這些黃油蟹實際上是青蟹的雌性在發育過程中,因為一些自然的原因,導致身體發生了病變,
然後體內的蟹膏分解出來一種金黃色的油脂,而後它會隨着青蟹的活動,而向身體的多個部位蔓延,甚至填充整個身體了,所以才形成了黃油蟹。
所以說黃油蟹是青蟹雌性病變所致,也並不是誇張。
它在南方很多地方雖然名氣大,在粵港澳等地區可是珍貴的海鮮食品,但是市場卻很少見。很多人聽說過它,而吃過的則很少。
只因它的價格比較昂貴,市場上都是論個賣,一隻就要賣到上千元,因而它也被稱為「蟹中之王」。
為何黃油蟹如此昂貴?
這要和黃油蟹形成的原因說起,前面也提到過了,黃油蟹的前身是青蟹的雌性,而它們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會因為一些自然的因素產生了病變,導致它們體內長出大量的黃油,從而成為了黃油蟹。
所以黃油蟹體內能不能長出大量的黃油,這是無法人工干預的,因此它的產量算得上是一種靠天說了算的。
據統計,在人工養殖的青蟹中,就算是人為對其進行了一些干涉,但是平均一千隻青蟹,最多也就能產出四五隻黃油蟹,產量非常低,可見它們的珍稀程度。
而且黃油蟹也是按照等級來銷售的,它要看個頭和蟹黃油的多少來劃分等級,分別是頭手、二手、膏油蟹和水油蟹。
其中頭手是指頂級黃油蟹,這樣的黃油蟹體內遍布蟹油,就連蟹的關節部位都有了,如果是八九兩重的要千元一隻,而個頭更大的就更貴。
但是卻非常少見,這是靠天吃飯,產量很不穩定。
至於二手蟹就是指被挑頭手挑選剩下的黃油蟹了,它體內的油色帶一點紅色,而關節未必有油。至於膏油蟹,那就是有少量的油,並未完全散開。
水油蟹,顧名思義就是它體內的蟹油是水汪汪的,而且量還很少,這也是價格最便宜的一種了。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黃油蟹的存活期還很短,運輸過程中風險也很高,在中途很容易死亡,因此運輸的成本偏高,這也是它的價格高的原因之一。
正因為黃油蟹的價格昂貴,普通人是一般吃不起的,所以在市面上也十分少見,一般都是在高檔酒店才有,並且像頂級黃油蟹還要提前一天預定才行。
食用方法參考
如果你也吃過黃油蟹,一定會被它的鮮香美味所折服的。可是在黃油蟹沒有火爆之前,它一直被當成一種病變的青蟹,基本沒人吃。
但是現在它卻成為了「蟹中之王」,一隻要上千元。如果你在野外,或者是養殖的青蟹中發現了,可要珍惜了。
這種蟹的食用方法也比較簡單,一般都是直接蒸,或者是炒來吃。但是處理起來要當心一點,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導致它的蟹油流出來,那就太可惜了。
在處理黃油蟹的時候,要小心翼翼的,切不可把它的蟹爪弄斷了,不然蒸煮的時候就會從斷口處流出「蟹油」。
清洗乾淨之後,一般是用「冰水涼死法」,即用近乎0℃的淡水把黃油蟹淹沒,當它麻木至微僵狀態時,便可將蟹「翻轉」放在盤中直接蒸煮就可以了。
各位朋友們,如今正是大閘蟹上市的時候,而黃油蟹上市雖然早一點,但是現在也不晚。那你們可吃過黃油蟹呢?味道如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