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碳要聞:「對等關稅」下的中國新能源

2025年04月12日15:20:25 財經 5444

一周碳要聞:「對等關稅」下的中國新能源 - 天天要聞

正文

一、雙碳要聞

a、政策速遞

1. 國務院:加強農村能源體系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4月7日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指出,推進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強農村交通運輸網、供水設施、能源體系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加強受污染耕地治理和安全利用。推進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實施好長江十年禁漁和海洋伏季休漁。建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監測制度。

零碳解讀:國務院加強農村能源體系建設,推動農村分佈式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這些政策的實施將有助於提升農村地區的能源保障能力,推動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2. 國辦重磅發文遏制涉企亂收費,新能源行業整治頑疾

針對涉企亂收費現象,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出台《關於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亮出制度「利劍」。《指導意見》首次提出在全國層面健全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要求目錄清單全覆蓋,凡是清單外的收費項目,一律不得收取,為涉企收費行為劃定了明確的邊界。同時,《指導意見》強調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聯合懲戒機制,讓違規者付出一定代價,並形成有力震懾。

零碳解讀:能源行業尤其是光伏、風電、儲能、氫能等新能源領域,展會高額付費、不合理收費問題較為突出。部分能源企業每年用於各類展會的非生產性支出高達數百萬元,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到整個產業鏈上,影響行業整體競爭力。國務院辦公廳的指導意見將有力遏制能源涉企亂收費現象,推動能源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3. 國家能源局印發管理實施細則,確保能源重點專項順利實施

近日,《國家能源局主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發佈,旨在確保國家能源局主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順利實施,實現科學、規範、高效和公正管理。

零碳解讀:能源重點專項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目標,重點資助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組織實施遵循需求引領、協同攻關、效率優先、強化監督等原則。

b、地方動態

4.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拓展綠氫綠氨綠醇消納場景

4月9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行政公署辦公室發佈《錫林郭勒盟關於推進優勢特色 產業集群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指出,謀劃布局重力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氫儲能等項目。依託綠電資源優勢,拓展綠氫綠氨綠醇消納場景,招引綠電制氫氨醇等項目,打造綠電制氫氨醇產業基地;在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多倫縣等地區規劃建設綠電制氫氨醇項目,打造綠氫綠氨綠醇產業園區。

零碳解讀:文件中還設置了產能與產值目標,到2030年制氫能力達到20萬噸左右、制氨能力80萬噸以上、制醇能力30萬噸以上。為實現綠氫的遠距離、大規模輸送,錫林郭勒盟謀劃建設多倫—承德輸氫管道,並推動接入康保至曹妃甸輸氫管道。

5. 湖北:節假日實施深谷電價機制,下降10%

4月8日,湖北發改委印發《關於實行節假日深谷電價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擬在春節、五一、國慶期間設置深谷時段。根據文件,節假日設置的日間深谷時段為9:00—15:00。其中,工商業代理購電用戶電價中,代理購電價格和上網環節,線損費用在9:00-12:00及14:00-15:00執行的浮動比率由1下調為0.9,12:00-14:00執行的浮動比率由0.48下調為0.43。

零碳解讀:節假日用電負荷顯著下降,而新能源發電(如風電、光伏)仍處於高峰,深谷電價機制可激勵企業在此期間多用電,減少棄風棄光。該政策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探索,有助於能源結構優化,同時在中美貿易衝突背景下,為省內企業提供緩衝空間,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6. 山西規劃建設3-5個風光示範基地

4月2日,山西省能源局發佈《山西省2025年能源轉型與生態治理風光示範基地總體方案》,提出加強山西省新能源發展戰略性布局和系統性謀劃,以採煤沉陷區、鹽鹼地、沙地(以下簡稱「三類土地」)為重點,堅持新能源開發和生態環境治理相結合,規劃建設一批綠色、先進、經濟、安全、高效的省級大型風光基地項目,推動山西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方案》指出,堅持集中布局、示範先行、要素協同,聚焦「三類土地」比較集中的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臨汾市等區域,結合周邊可利用土地資源、電網彙集站規劃等情況,規劃建設3-5個省級能源轉型與生態治理風光示範基地,科學合理確定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同步實施風光項目建設和生態治理,力爭儘早建成投產。

零碳解讀:山西擁有豐富的風電、光伏發電資源,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該文件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生態治理修復,加強新能源發展的戰略性布局提供了系統性謀劃。

c、行業資訊

7. 應對美國關稅,國家發改委主任聽取民企建議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座談會,邀請江蘇天合光能、浙江中基寧波、廣東領益智造、北京滴滴出行、山東歌爾股份等5家民營企業與會,聽取宏觀政策在微觀主體的落實情況及建議,聽取應對美加征關稅的舉措及建議,聽取穩外貿、穩就業的意見及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出席會議。

會上,5位企業負責人結合本企業發展實際和所在行業發展現狀,介紹了對國家有關政策舉措落實的實際感受以及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等情況,並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與會企業負責人均認為,對美國加征關稅已有準備,正在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同時國內發展環境穩定、市場空間廣闊,企業有信心克服困難、取得突破、實現更好發展。

零碳解讀:會上強調,面對美加征關稅等外部風險挑戰,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國內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8. 氫能源無人機完成長航時跨晝夜連續飛行30小時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月8日透露,其聯合清華大學研發的氫能源無人機已完成30小時長航時跨晝夜連續飛行,打破了國內同類飛行器紀錄,續航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零碳解讀:該無人機在飛行中搭載了先進的光電載荷,能夠高效地對地面進行巡查。同時,通過5g機載模塊和公網資源,無人機能夠將遙測數據和任務載荷圖像實時傳輸至異地平台,實現了遠程動態監控。這一技術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氫能源無人機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例如在公共安全、應急響應、邊境巡邏和災後救援等領域。此次飛行測試的成功,不僅展示了中國在氫能源無人機領域的技術實力,也為未來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杆。

9. 我國首個海陸一體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開工

4月7日,廣東陽江三山島海上風電柔直輸電工程全面開工,這是全國首個由電網企業統一規劃和建設的海上風電配套送出工程,也是我國首個海上風電海陸一體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計劃2026年10月投產。項目投產後,預計每年可向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清潔電能約60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煤17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63萬噸,成為支撐灣區經濟發展的強勁清潔動力。

零碳解讀:該工程是全國首個由電網企業統一規劃和建設的海上風電配套送出工程,標誌着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工程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強大的清潔動力,推動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該工程將為實現碳中和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10.全球清潔電力佔比首破40%,中國風能與太陽能貢獻超半

4月8日,國際能源環境智庫ember發佈的2025年《全球電力評論》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清潔電力佔比首次突破40%,達40.9%,創造了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最高紀錄。這一成就標誌着全球能源轉型邁入新階段,而中國在其中貢獻了超半數新增清潔電力,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推動力。

 零碳解讀:中國的清潔能源增長滿足了國內81%的新增電力需求,遠高於過去五年平均52%的水平。中國通過數十年持續的政策支持,在太陽能等領域主導國內部署與全球生產,現已成為全球清潔技術革命的引領者。

二、專題碳討

「對等關稅」衝擊下的中國新能源,「奉陪到底」也「波瀾不驚」

連日來,美國政府肆意濫用關稅手段,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因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引發劇烈動蕩,包括a股在內的亞洲股市出現暴跌。根據東方財富行情中心,4月7日,電池板塊跌幅位列各板塊首位,光伏設備板塊跌幅位列第九。

中國是美國鋰電第一大進口國,2024年中國對美儲能電池出口額達62.7億美元,占其進口總量的57%;美國光伏市場也是中國光伏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之一,美國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需求短期內依然存在。此次關稅調整後,中國對美電池出口以及光伏出口關稅都已達高位。

就在4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125%。美方對華肆意加征畸高關稅,嚴重違反國際經貿規則,置美國自己構建的二戰後全球經濟秩序於不顧,也違背基本的經濟規律和常識,完全是單邊霸凌脅迫做法。中方對此強烈譴責。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隨後聯繫了多家新能源企業,從業人員表示,目前關稅影響最大的是證券市場的股價,對公司生產經營沒有實質性影響,但之後企業出海、投資策略上會更加謹慎。

 中國能源政策始終堅持戰略定力,不因短期的貿易摩擦而動搖,展現出「硬剛到底」且「波瀾不驚」的態勢。

一周碳要聞:「對等關稅」下的中國新能源 - 天天要聞

圖/ic

部分鋰電池企業回應「直接影響有限」

美國關稅政策進一步抹平了中國電池廠商出口至美國本土的鋰電產品的競爭優勢。但是,部分鋰電池企業在投資者關係平台上對「對等關稅」影響的回復中表達「影響較小」。

4月7日,欣旺達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銷往美國的產品主要為間接銷售,對公司影響較小。

4月7日,珠海冠宇回應稱,公司2024年消費類主營業務收入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88.94%,而消費類電池(主要系手機、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的電池)直接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情況極少,因此此次關稅對公司的直接影響有限。

駱駝股份表示,公司出口美國的總體規模較小,影響可控,對公司海外業務的影響較小。

孚能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產品出口地區以歐洲為主,美國出口佔比較小。同時,在海外產能建設方面,公司為鋰電池行業最早布局海外產能的企業之一。公司已與土耳其電動汽車品牌客戶togg成立合資子公司siro,其中siro項目一期6gwh產能已投產,並完成產能爬坡。美國增加關稅對公司經營影響程度較小。

4月7日,億緯鋰能回應投資者提問時透露,目前億緯鋰能和美國客戶簽訂的合約都採用的是fob價格即離岸價格結算,供貨商只負責貨物離開中國港口之前的部分,之後的運輸、關稅、到岸港口費用等,均由客戶承擔。

國內光伏企業早有準備

中國光伏產業一直是美國關稅政策的「受害者」。從光伏企業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的回復我們也能看出,國內光伏的反應近乎「波瀾不驚」。

4月7日,隆基綠能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目前,公司以參股合資方式在美國建有5gw組件產能,已經全部正常投產。公司在美國的組件產能主要從美國以外地區進口原材料,從全行業看,公司美國產能因本輪「對等關稅」所增加的成本處於較低水平。公司將積極推進全球化戰略和本土化運營,提升市場競爭力。

4月7日,天合光能在互動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在美國儲備有足夠規模的電池組件庫存,其成本預計不會受到美國加征對等關稅的影響,另有部分在運輸途中即將入關的產品,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供貨渠道,可以滿足公司今年後續階段美國市場客戶需求。

晶澳科技近日表示,美國方面公司布局方式多元。除了提前與客戶洽談潛在關稅分配方式,鎖定非東南亞四國電池,投產美國2gw組件產能外,阿曼6gw電池與3gw組件項目有望年內建成。阿曼對等關稅僅10%,稅率優勢明顯,有望逐步成為出貨美國主要方式。

博威合金介紹,公司在美國建設的2gw電池片及組件項目,就是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對海外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舉措。公司在越南新投建的3gw電池片擴產項目未來的銷售市場為歐洲、印度市場,與國內企業相比依然有稅費優勢,可實現正常盈利。

豁免石油和稀土?能源秩序正在改變

在特朗普公布"對等關稅"政策之後,緊接着拋出了一份長達22頁的關稅豁免清單,涉及近千種商品。

除了一些人道主義物資,在途商品,出版物和影片等信息類產品,以及受232條款約束並已經加征關稅的產品外,有兩類商品特別值得關注,一是煤炭、石油、天然氣之類的能源產品,二是稀缺礦產資源。

美國豁免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關稅,說明其並未因頁岩油開採而擺脫對進口石油的依賴。這凸顯了美國在能源安全方面的脆弱性,其能源供應仍需依賴進口來維持穩定。

稀土是許多高科技和國防產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美國在稀土等關鍵礦產資源上高度依賴進口,特別是從中國進口。豁免稀土關稅是為了保障美國國防和高科技產業的供應鏈穩定,維持美國在全球科技和軍事領域的領先地位。

不得不說,國際能源秩序正在改變,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能源生產大國正在改變能源貿易格局,綠色能源的價值逐步凸顯,國際能源的貿易結構正在向發展中國家傾斜。

國際能源署(iea)發佈的《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指出,全球能源市場正在經歷快速的轉型,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液化天然氣等領域的發展對傳統能源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同時,各國在清潔能源技術上的競爭和合作也在不斷深化,推動了全球能源市場的多元化。

近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講席教授、綠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主任鞠建東、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共同撰寫文章《全面加速能源綠色轉型、促進經濟強勁增長》中提到,中國的光伏產業在技術、產能和生產成本方面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的貿易結構正在向發展中國家傾斜,越來越多的經濟增長將來自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例如,中國在馬里的光伏項目預計可發電25年,利潤率為228.72%,投資回收期約為6.5年。這一案例表明,中國在非洲的能源轉型類投資具有高回報率和經濟可行性,能夠助力當地經濟發展,也是中國企業出海的新方向,進一步證明了綠色轉型投資的全球價值和潛力。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表示,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無疑加劇了全球能源局勢的不確定性,傳統能源方面,雖然對等關稅行政令豁免了油氣進口市場,但市場仍然需要重新定價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未來全球原油市場波動或將加劇,對國內傳統能源供應鏈形成一定擾動。新能源方面,我國新能源行業整體產業鏈完整、自主可控、技術優勢較明顯,主要企業在美國直接業務收入佔比較小,短期來看美國對等關稅對銷售端直接作用有限。但是,需要警惕美國能源政策可能導致全球能源發展路徑分化,加劇全球能源轉型不確定性,抬升我國推動全球綠色轉型的壓力。

劉晨指出,面對未來諸多不確定性的影響,中國新能源企業需要積極應對,積極探索全球的結構性機遇,加強與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地區的合作,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增強應對貿易壁壘能力。在「一帶一路」沿線區域中,東南亞、中東、中亞、中東歐等地區能源資源較為豐富,同時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經濟發展,可以繼續推動在「一帶一路」地區進行投資建廠。另外,新能源企業仍需持續鞏固自身的議價能力,短期需要藉助政府間的貿易談判和爭端解決機制,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和保障,長期需要強化研發能力,築牢在全球細分領域的「護城河」。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陶野

編輯 陳莉 

校對 盧茜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探真科技:邁過企業「上雲」分水嶺,擁抱AI - 天天要聞

探真科技:邁過企業「上雲」分水嶺,擁抱AI

與此同時,AI時代網絡安全的「新議題」,不但切中了國內企業最實際的需求,與聯想中小企業業務群一直以來通過提供一站式服務,與企業客戶攜手共同創新成長、高效陪伴客戶走向成功的價值邏輯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師傅」,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聞

郭麒麟的「新師傅」,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說一碗即食麵也能有「面相」,那誰最適合來講這門「面上功夫」?近日,康師傅發佈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為「美味代言人」。這支結合相聲語境與產品表達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識美味」的敘述方式,引出「好面相」這一關鍵詞,也為這場產品升級找到了一個兼具記憶點
衝上熱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紙紮版祭祀品,侵權嗎? - 天天要聞

衝上熱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紙紮版祭祀品,侵權嗎?

趙舒傑:根據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未經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註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識,可能構成侵權。目前,小米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已申請註冊多個與「小米SU7」相關的商標。若紙紮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標或與小米商標近似的標識,且用於商業銷售,即
崩盤了!湖北首富欠債806億,國資118億救場,債主卻不買賬! - 天天要聞

崩盤了!湖北首富欠債806億,國資118億救場,債主卻不買賬!

他掌控千億帝國,卻因806億轟然崩盤。國資出手救場,債主們卻滿心不滿!上世紀80年代,艾路明和幾個校友瞅准了日本醫藥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賺了大錢。1992年,他註冊了當代科技發展總公司,1997年帶着人福醫藥敲開了A股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