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風口已至,人才缺口怎麼補?

2024年04月18日23:25:04 財經 1865
數字經濟風口已至,人才缺口怎麼補? - 天天要聞

文 | 吳三川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印發《加快數字人才培育支撐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下稱《方案》),提出將紮實開展數字人才育、引、留、用等專項行動,從優化培養政策、健全評價體系、完善分配製度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引發業界關注。

數字經濟風口已至,人才缺口怎麼補? - 天天要聞

時代澎湃向前,數字風口已至。數字經濟正在成為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改變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加之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橫空出世,技術槓桿的加力,產業類型的擴容,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應用前景。當前,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既是進行時,也是未來時。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數字經濟存在規模效應,數字人才具有集聚效應,二者互相促進、同向而興。然而,在量的方面,有報告顯示,我國當前數字化綜合人才總體缺口在2500萬至3000萬,且缺口仍在持續放大;在質的方面,培養體系的不健全、職業標準的滯後,影響了數字人才的有效供給,不能很好地跟上現實的步伐。

就數字人才構成而言,無論是管理、技術還是運營領域,「複合」都是其中的關鍵詞。大數據雲計算等底層技術,背後是多個學科的交叉融合,正因如此,《方案》提出,深化數字領域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加大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力度;而數字運營的重點任務,是多種場景下的技術應用和價值創造,考驗的是跨行業、跨領域的能力,「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暢通企業數字人才向高校流動渠道」,體現了「跟着產業走、圍着需求轉」的清晰思路。

數字經濟風口已至,人才缺口怎麼補? - 天天要聞

產業大廈之高,仰仗人才底座之實。數字經濟發展一日千里,而院校培養人才需要一定周期,這就需要處理好當前和長遠、存量和增量的關係。無論是強化激勵引導、引進一批海外高層次數字人才,還是緊貼企業發展需求開設訂單、定製、定向培訓班,都有利於充盈人才活水,緩解緊缺狀態。此前,一些地市也在積極破題,疏通人才培養輸送的「堵點」——2021年,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在數字經濟新職業領域的「一試雙證」,如參評人員通過一次考試,就可同時獲得華為ICT(信息通信技術)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探路意義值得肯定。

「養魚先養水,養花先養土。」良好的制度環境既能「育人」,也能「拴心」。完善數字科技成果轉化、增加數字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是文件中的一大亮點。知識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者獲得合理回報,這樣的「正向閉環」,在數字經濟時代同樣需要着重強調。

「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數字經濟的分量頗重。站在新時代的船頭,逐浪數字經濟藍海,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必須寫好「人才驅動」這篇大文章。

【作者】 高維

南方評論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