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4216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132個詞條
01
看過一個帖子,帖主因為首飾問題和未婚夫談崩了,還被指責不體諒對方媽媽。
帖主學歷優於男友,本科畢業,工作後平均月工資一萬,男友建校畢業,每個月只有三四千工資。
在經濟能力相差巨大的情況下,帖主還是準備結婚,不僅如此,還沒有要彩禮。
帖主和男友結婚,屬於不嫁不娶系列,各自裝修各自的房子,但生了孩子,第一個會跟男方姓。
關於結婚照,帖主提議用他們一起存的錢去拍,不動用雙方父母的錢,目前他們存了3000。
雖說是不嫁不娶沒有彩禮,但是首飾必須要有。
帖主怕首飾買貴了,男方家覺得她貪財,又怕買便宜了,街坊鄰居說閑話。
一開始帖主家只要五金,男友認為在他們這已經屬於給得很多了。
但其實,按照習俗,男方應該給的是五金一鑽一玉。
因為男友不同意,兩人就諮詢了身邊的朋友,剛好有兩個女性朋友最近訂婚,同樣是不嫁不娶。
第一個朋友職中畢業,每個月三千左右工資,男方給她送五金一鑽;第二個朋友三本茶藝學校畢業,男方送四金一玉,但女方給男方買了金戒指、手錶和一套西裝。
於是男友抓住第二個朋友的回禮,說別人家的女朋友懂得體諒,不僅要得少還送得多。
但其實,女孩訂婚那天,擺出來的是五金一鑽一玉。
原來訂婚前,男方買了一條五千多的金項鏈,她拿回家嫌棄小,第二天又出去讓男方買了一條更大的。
帖主剛好跟這個女孩曾經有過節,覺得自己各方面都比女孩優秀,大概不想在首飾的問題上被比下去,於是要求男友也按習俗送五金一鑽一玉,因為她配得起。
男友覺得多,也不理解帖主為什麼要跟人比,指責女友不懂事,不體諒自己母親的不易。
本來以為男友會爽快答應,帖主也打算給男友買金戒指、金項鏈和西裝這些。
但男友不但不答應,還嫌她要得太多。
帖主很委屈,覺得男友母親的不易是男友父親造成的,並不是她的問題,沒道理自己還沒過門就要去體諒未來婆婆的不容易。
在帖主看來,自己外貌能力這些都不比別人差,彩禮不要只要首飾並不過分。
況且,同城許多訂婚的新人也基本都是按五金一鑽一玉這個習俗來準備,有的嫁出去還額外加十萬左右的彩禮。
看完帖子,替女方不值。
論經濟能力,帖主幾乎碾壓男方。
論體貼,帖主沒有向雙方父母要結婚照的錢,也不要彩禮不要房車,只是要五金堵住街坊鄰居的嘴。
男友卻搬出朋友來壓帖主,還拉來跟帖主有過節的朋友暗示她要的多,帖主氣不過就要求按照習俗來,結果男友慌了,開始道德綁架,說帖主不懂事,不體諒他父母。
記得馮唐曾經說過:說你不懂事的人,都是因為你不好糊弄。
生活中,此類現象比比皆是,人們常常會被他人貼上不懂事的標籤。
當他人指責你不懂事時,不妨審視一下是否是因為對方沒有佔到便宜。
楊絳說:「在物慾橫流的社會,與世無爭的老實人,都是別人欺侮的對象。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
你的無條件懂事,換不來尊重。
太懂事的人,往往最吃虧。
02
《請回答1988》中,有這麼一句台詞: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
誰都喜歡跟懂事的人相處,自己省心,還會受到關心和照顧。
對於不懂事的人,我們總說他們讓人鬧心,卻總是把心思花在他們身上,對他們過多地關注和憂慮。
最後發現,那些不懂事的人大多活得逍遙快活,而懂事的人善良隱忍,常常吃虧受委屈,並不快樂。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說這兩年她顛覆了對「懂事」這個詞的認識。
單位要評選優秀員工,她和另一位同事經過多輪評選,難分高下。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她覺得同事很努力,也擔心領導為難,主動棄權了,然而別人背後議論竟說她知難而退。
再後來,公司要評選優秀主管,前提是優秀員工才有資格參加,她失去了資格。
很認同獨木舟那句話:
「生活里有一點,我不是太喜歡,那就是它總讓懂事的人來承擔糟糕的感受和結果。」
其實,你越懂事,別人越不懂事。
太懂事,什麼麻煩都是你的事;不懂事,別人總會有辦法解決麻煩。
03
我的一位朋友,認識的人都說她能忍能扛事兒。
有次做完胃腸道手術,醫生囑咐回去好好休養幾天,她卻拐個彎,買了一堆菜提回家。
結果還是累着了,第二天肚子脹疼得直冒冷汗,仍然堅持去上班,同事壓根兒不知道有這回事。
她對男朋友也是體貼入微,男朋友應酬多,她經常勸他少去喝酒。
最後,男朋友竟然以不夠善解人意不懂事提出了分手。
王朔曾說破人性本質:「別人說你自私,那是他沒有佔到你的便宜。別人說你不懂事,那是你沒有聽他的話。別人說你脾氣不好,那是你沒有順着他。別人說你固執,那是他沒有辦法拿捏你。」
別人說你態度有問題,那是你占理了。
別人說你格局不夠,那是你沒有站在他的那一邊。
凡事要你顧全大局的,你都不在這個局裡。
那些說你不懂事的人,無法隨心所欲地操控你,便給你扣上「不懂事」的帽子。
其實,懂事與否,從來不是別人眼中的模樣,而是自己心中的分寸。
每一次「不懂事」的堅守,都是一份對自我底線的尊重。
如果你的懂事只是單方面的犧牲,那麼寧願你的溫柔有稜角,善良有鋒芒。
很認同這句話:「所謂成長就是明白了『懂事』與『懂得』的區別,懂得做自己,比懂事更重要。」
我們不必做別人眼中百分百的好人,不討好別人,不為難自己。別懂事太早,別對別人太好。
往後餘生,願你的懂事有人懂。
共勉。
作者:綠窗紗 ,撰稿人,與文字共舞,弄墨香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