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台記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總台駐泰國記者李敏。
中泰兩國交往源遠流長,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泰國4.0戰略」的大背景下,中泰兩國教育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尤其是職業教育合作成就斐然,已成為「一帶一路」教育合作的典範。

中泰雙方共同為全球首家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揭牌(李敏 攝)
繼在泰國創辦了全球首家魯班工坊後,今年3月,中國和泰國教育部門共同創辦的全球首家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在曼谷成立,標誌着中泰雙方在中文教育領域的合作進一步深化,兩國職業教育全面合作有了更加廣闊的平台。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胡志平表示,之所以在泰國開設第一所中文+職業教育的學院,也是應泰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為泰國培養更多懂中文的專業技術人才,另外一方面也是得益於中資企業在泰國的發展。學院成立之後,也會為中資企業在泰國的發展提供支持,更好地促進中泰兩國經貿合作,為兩國友好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個新的支撐。

泰國教育部官員在中泰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揭牌儀式上致辭(李敏 攝)
隨着中泰兩國各領域互利合作不斷深化發展,對具有語言和專業兩方面技能的複合型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合作創辦中泰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開中外教育交流先河。
中泰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泰方發起人,同時也是全球首家孔子課堂創辦人、全球首家海上絲路孔子學院創辦人頌德通猜表示,職業教育為國家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泰國的孩子們需要得到優質的教育,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這也將助力「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國家發展戰略對接。
頌德通猜說:「中國在職業教育方面的創新能力和教學體系領先於其他國家。所以泰國非常需要與中國開展合作,讓泰國學生有機會接受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並通過職業技能實現就業,過上高質量的生活。中泰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的成立,將成為泰國國家發展以及『中泰一家親』友好關係的新里程碑。」

中泰職業教育合作根據泰方需求培養專業人才(李敏 攝)
中泰兩國都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同時立足自身優勢,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合作,很多泰國學生都有到中國交流學習的經歷。
泰國春武里技術學院軌道交通專業畢業生說:「我到中國湖南的一所技術學院學習了一年動車組專業,回到泰國就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很幸運能去中國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讓我可以為國家發展作貢獻,同時為促進中泰關係出一份力。」
據統計,近年來中國20個省和直轄市的116所職業院校與泰國90多所職業院校在31個專業領域開展了170個職業教育合作項目,泰國赴華實習學生共6批246人,線上培訓涉及200多所職業院校學生4萬多人次,為兩國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

中泰人才聯合培養項目(李敏 攝)
如今全球首家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的成立,也讓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秘書長塔努·沃金達對中泰雙方在教育領域的合作有了更多期待。
塔努·沃金達說:「中泰語言與職業教育學院的成立,預示着兩國友好關係又開闢了新領域。通過中文教學將前沿科技推廣到泰國,職業教育要為國家發展培養人才,與中國合作,可以為泰國培養更多教育、經濟、社會、工業、旅遊等領域的優秀人才,這也將進一步促進中泰友好。」
以上是總台駐泰國記者李敏在當地的觀察。

本期《總台記者看世界》作者:總台駐泰國記者 李敏
(出自中國之聲專欄《總台記者看世界》)
監製丨王巧玲
記者丨李敏
編輯丨楊博宇
供圖丨總台曼谷站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