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私立高中倒閉潮來襲,中國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2025年06月19日22:52:06 教育 1504

美國私立高中倒閉潮來襲,中國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最近,越來越多中國家長開始關注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美國私立高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倒閉潮」。一些原本被認為穩定、歷史悠久的寄宿學校,正陸續宣布停辦,讓不少正在就讀或準備赴美讀高中的中國學生措手不及。

過去一年,美國多所老牌寄宿高中先後關門大吉。比如,馬薩諸塞州擁有75年歷史的劍橋馬提翁高中在結束2022—2023學年後停止運營;成立於1886年的新罕布殊爾州白山中學也宣布關閉;亞利桑那州的奧瑪中學緊隨其後傳出停辦消息。

這些學校有不少共同點:學生人數偏少,普遍低於300人,地理位置較為偏遠,國際學生(尤其是中國學生)佔比較高。依賴學費收入維持運營的它們,一旦生源緊張、收入減少,就容易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

其實,美國私立高中倒閉的根源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埋下。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生育率持續下降,到2020年更跌至歷史新低。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預測,未來十年,美國K-12學齡人口還將繼續減少。這意味着,學生越來越少,學校卻還要支付高昂的運營成本,必然入不敷出。

而疫情之後,美國通脹水平飆升,校園運營成本大幅上漲,很多私校不得不提高學費。這讓本就面臨經濟壓力的美國家庭望而卻步。作為美國私立高中最穩定的生源,中產階級的「撤退」對學校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背景下,曾被譽為「金主」的國際學生群體,也不再穩定。數據顯示,2019年約有3.4萬名中國低齡留學生在美就讀中學,到2023年驟降至1.3萬人,跌幅超過60%。簽證政策趨緊、中美關係緊張,再加上疫情影響,許多中國家長開始重新評估留美的安全性和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年5月,美國國務院宣布「積極撤銷」部分中國學生的簽證,引發軒然大波。中國駐美使館第一時間提出嚴正交涉,而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多所高校也罕見發聲,公開反對這一限制措施,甚至計劃發起聯邦訴訟以保護國際學生的合法權益。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下,原本依賴國際學生維持運轉的中小型寄宿學校,風險無疑進一步放大。

面對這股倒閉潮,中國家庭該如何應對?

首要一點,是在擇校時不能只看「名氣」和「升學率」。一個學校是否具備穩健的財務結構、是否有強大的校友捐贈和基金儲備、是否嚴重依賴國際學生、是否具備長遠的運營規劃,這些都直接關係到孩子在美的求學安全。

同時,優質的私校依然存在。例如,Exeter、Andover等老牌名校,不僅學術聲譽卓著,資金儲備也非常充足,是全球精英學生的首選。這類學校的抗風險能力遠強於那些「靠國際生撐着」的小型私校。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中國教育集團正加速在美國布局。例如,硅谷的伯苓南開學校、美國泉谷世外學校,都是中資背景的雙語學校,課程融合中美體系,管理團隊專業,師資力量國際化。在2025年Niche美國私校排名中,美國世外泉谷學校甚至力壓眾多傳統名校,排名第一,展現出強勁的後發優勢。這些學校為中國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熟悉且穩定的學習環境,是未來值得關注的留學選項。

當然,留學不止美國一條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甚至中國香港,都擁有成熟、高質量的中學教育體系。在當前國際環境動蕩的背景下,為孩子制定多元化、分散風險的留學路徑,也許是更明智的選擇。

教育是長跑,不是短期的投資行為。面對美國私立高中倒閉潮,我們既不必恐慌,也不可掉以輕心。作為家長,應學會深入了解學校的本質,理性評估留學環境的變化,為孩子選擇真正適合的教育路徑。

世界依然廣闊,中國孩子依然可以在國際舞台上閃閃發光。只要我們提前規劃、謹慎決策,他們就能乘風破浪,走得更穩、更遠。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780分難保上重點!遼寧中考卷出新高度,瀋陽第一僅差4分滿分 - 天天要聞

780分難保上重點!遼寧中考卷出新高度,瀋陽第一僅差4分滿分

今年的高考被大家吐槽,好像變得更「卷」了,其實是高分學霸變得更多了,這對中上段的學生來說越來越不友好。就像在河南,今年700分都不一定能上清北,這似乎有點太誇張了。不過看了中考的競爭程度之後,突然就明白為啥現在的高中有這麼多高分學霸了。因為
圖書館內「露腳」,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 天天要聞

圖書館內「露腳」,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極目新聞評論員 文清蔓實習生 蔣子欣 王樂樂7月8日,有網友發帖稱,在華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內出現不文明現象,圖片顯示,多名男子或打赤腳或穿鞋躺在圖書館的沙發上,網友吐槽稱,自己此前曾在沙發上休息,評論區也有網友表示,平常在圖書館休息時會把頭靠在扶手上,現在看到有人將腳放在扶手位置,感到非常不適。截至發稿,...
5萬、8萬、10萬,學位論文為什麼越寫越長 - 天天要聞

5萬、8萬、10萬,學位論文為什麼越寫越長

一位同學在論文寫作時電腦周圍貼滿提示2025年6月底,正在讀研二的劉藝,學位論文已經寫了6萬字。而6萬字,只完成了她計劃的60%。從去年開始,按照新出台的《學位法》,學術學位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專業學位研究生可進行實踐成果、其他規定的成果答辯。這對於為學位論文費盡心力的學生而言,或許意味着一種解綁。但絕大...
數字課堂跨越國界,這堂「雲課」很精彩 - 天天要聞

數字課堂跨越國界,這堂「雲課」很精彩

新華社天津7月10日電(記者尹思源)5G物理網絡搭建區、5G應用綜合實訓區、空中課堂……位於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的俄羅斯魯班工坊內,學員們不僅能夠汲取最前沿的數字技術知識,還能通過項目實操,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授課老師們藉助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的5G設備,為學員們講述着前沿的數...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學子走進社區,踐行「社區小主人」使命 - 天天要聞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學子走進社區,踐行「社區小主人」使命

7月5日,深圳中學梅香學校(以下簡稱「深中梅香」)五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梅林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是社區小主人」主題實踐課程。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每周半天課程」,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觀察、思考、表達和行動。當天上午,學生們在學校集結,老師們詳細介紹了課程...
中高年級孩子學習,還得適量的刷題 - 天天要聞

中高年級孩子學習,還得適量的刷題

學習學習,不能只聽課,不做題,只有做題了,才會發現自己到底有沒有聽懂,有沒有把知識點消化透徹了。學習的方法就是聽課、做題、再剖析薄弱點、再聽課、再做題。只有這樣的流程,反覆去做,才能把知識點靈活運用。知識比較難的時候,可以從簡單的題入手,慢
廣聯達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 助力馬來西亞高校建築教育升級 - 天天要聞

廣聯達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 助力馬來西亞高校建築教育升級

在全球建築行業加速邁向數字化的背景下,廣聯達與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建築環境和測量學院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雙方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標誌着中馬在建築教育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 本次簽約儀式在馬來西亞理工大學蘇丹易卜拉欣行政大樓舉行,學院院長Kherun Nita Ali教授、廣聯達馬來西亞及中東區域總監Joyce Chan Zhai Zye...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學,我就跟着去哪!」父親背著兒子12年…… - 天天要聞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學,我就跟着去哪!」父親背著兒子12年……

最近,一段拍攝於保山騰衝,長40秒的視頻《父愛如山》,讓無數網友紅了眼眶。視頻中,一位父親背著兒子的身影,承載了12年風雨無阻的堅持,今年高考,兒子釧助毓也以624分的成績,給了父親最美的回報。每天凌晨 3 點,釧大哥駕駛着三輪摩托車駛向蔬菜批發市場,找到空位後卸下當天售賣的蔬菜,等待着批發客商。6 點多,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