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2022年09月28日11:33:34 教育 1829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新課標註重教育創新、思維意識、觀念

新課標的改變,更加註重學生們素質教育的發展。曾經的應試教育讓家長和老師們將注意力都放在了分數上,一切以提升分數為準,誰也不會真的在乎學生是否學會了知識。

新課標是站在群峰之上,在更高的階層之上,從學生一生的角度來思考,希望他們在學校能學到的東西能受用一生,學校也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讓學生能對知識感興趣,需要教師將課堂進行創新,尤其地語文的佔比增加,如果想讓學生們快樂學習,教師需要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思維,吸引學生主動學習。

在新課標中我們能看出,語文科目比重大幅增加,佔總課時的五分之一,可見語文科目已經受到重視,未來或將迎來大語文時代。同時對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要求,要背誦的課文,要了解的文學作品也將增多。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數學的佔比僅次於語文,數學是基礎性學科,不管學生未來學文學理,選擇什麼專業,數學都將一定程度上起到幫助的作用,同時能幫助學生開拓思維,改變思考方式。

最引人矚目的是體育與健康,藝術的課時比例,遠遠超過了英語設置的課時比例,這引起很多人的猜想。英語會不會因此被體育和藝術取代主科地位?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在新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中,可見中小學生的課程比例有了很大的調整,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不再開設英語課,而其他年級也減小了英語的課時量,大量的增加音美體的課時量,大力推動素質教育。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很多家長看見這樣的課時比例後議論紛紛,難道以後的英語就不是主科了嗎?相關部門表示,為了祖國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依舊必須學習外語,提升國民的外語能力。

我們增加語文的比重,是為了讓學生們能有更多的時間來接觸自己的文化,增加文化自信,與此同時英語也是很重要的,依舊在重要考試中,佔有很大的分值,所以說英語依舊是主科。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家長也很擔心,因為學校減少了英語的課時,但是中考高考,以及後來大學的英語四六級的考試難度,分數並沒有降低,這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家長如果要給學生提升成績還要另想辦法。於是有家長呼籲,降低重大考試的英語分值,才能真正地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隨後相關部門表示,將英語的教學比重降低,大概的意思是要從英語的應試教育變成應用教育,讓學生真正的能在生活中熟練地使用英語。接下來還會加強中小學英語課本的修訂工作,增強英語的實用性。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很多發達城市已經開始這麼做了,那裡的很多學生能熟練地說流利的英文,並且能跟外國人簡單的溝通,這才是真正的英語應用技能,其實很多中小學生依舊在學習啞巴英語,在語法和短語的精通上很強,但是真正的使用到交流中就不行了,這也是課程改革的目的之一。

中小學生新課標英語降低比重,或將退出主科行列?相關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新課標的調整在給家長發信號

語文課程比例的提升,以及今年高考語文作文的出題方式,無不在提醒家長,要會學生充足的時間去閱讀課外書。

如果學生平時不看書,不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很難在考場上拿高分,應試教育已經不符合時代的潮流了,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不是死讀書的人,而是那些真正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富有詩書,頭腦靈活的人,只有才能得到發展。

同時,英語也不是不能學,而是不能佔用比別的學科還多的時間去學習,在義務教育階段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加強高等教育的英語學習,才更有效果。

話題文章分享就到這裡,明天的內容更加精彩紛呈

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收藏 ,筆者在此表示感謝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 天天要聞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日前國際射聯更新世界排名黃雨婷以6136分首次登頂列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世界第一4月4日這一好消息衝上熱搜引髮網友熱烈祝賀網友們紛紛表示「太厲害了」「恭喜阿條姐」黃雨婷,女,2006年生,浙江黃岩人,共青團員,中國射擊運動員。曾就讀於黃岩西江小學、黃岩城關中學,現就讀於台州市黃岩第二高級中學。2022年開羅世錦賽上...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而清明節放風箏是自古流傳的習俗。為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的創新實踐能力,4月4日,羅平縣科技館來到南片區陽光草坪帶領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場關於風箏的科普手工實踐活動。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 天天要聞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近日,一位家長發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投訴老師後,被背刺的事,引髮網友圍觀熱議。「希望家長們不要打市長熱線,有事直接找我,或者找家校溝通員。」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說完這句話,班級群里立刻跳出一條消息:「支持老師!有問題咱們內部溝通嘛~」發言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家校溝通員」。我盯着手機屏幕冷笑。前陣子我通...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 天天要聞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對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同學們來說,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往往也是剝奪同學們喜好和興趣的地方,為了讓學生的心思都花在學習上,不少學校都會要求學生只能帶與學習有關的用品,像課外書等物品本該是學生們排遣學習壓力的主要用品,卻成為了課堂上禁止出現的
普陀區打造育人大學堂,發佈33條研學路線 - 天天要聞

普陀區打造育人大學堂,發佈33條研學路線

學生們化身「蘇河小導遊」,用鮮活的語言介紹蘇河橋樑的前世今生;化身「小小探險家」,探尋半馬蘇河上的歷史足印;打破學科藩籬,在科技園區觸摸「未來產業」的創新脈搏,在歷史建築中聆聽「百年匠心」的歲月迴響……近日,涵蓋14個主題課程、33條研學路線的《普陀大學堂「半馬蘇河 七彩秀帶」研學課程方案集》和《普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