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之後都是先跟着父母睡覺,這樣方便照顧孩子,等到長大之後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孩子在幾歲的時候分床睡才是最佳年齡呢?今天小歐育兒說的小編來給大家說說分床睡的重要性吧。
分床睡其實很多家長都是很有顧慮的,擔心孩子自己睡覺會感覺到很害怕,孩子在半夜可能還會回到父母的房間,甚至是做噩夢。根據相關的研究表面,孩子如果長期和父母一起睡覺,心理年齡是比較小的,獨居的能力比較弱,很是依賴父母。等到長大之後也會缺乏自主獨立的能力,所以孩子到了一定年紀之後,是需要單獨自己睡覺的。
孩子到底在什麼年齡的時候需要和父母分床睡覺,這是家長們很關心的問題,當孩子們自己不願意睡覺的時候,家長們都會感覺到心軟,覺得孩子還小先不分床睡了,導致錯過了最佳的分床時機。那到底多大的孩子需要分床睡呢?家長們一定不要錯過最佳的時間,錯過對孩子的成長發育。
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家長和孩子分床睡最好不要太早,特別是在孩子三歲之前,家長最好還是要和孩子一起睡,三歲之後就需要開始讓孩子分床睡了,這是很重要的。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獨立能力比較好的孩子會比較容易接受和父母分開睡覺,甚至很期待自己睡覺,這個時間就可以讓孩子自己睡了。對於一些獨立性比較差的孩子,家長就可以等待一段時間,在孩子三歲之後開始給孩子做一些心理的輔導,讓孩子逐漸的接受分床睡這個事情,等到孩子四五歲就可以接受分床睡了。
3~5歲的孩子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候他們開始有了獨立意識,假如在這個時候家長不抓住機會,等到孩子六歲的時候就會變得比較依賴父母,缺乏自己的主觀意識。孩子如果和父母同床睡的時間越長,對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影響就會越大,所以在孩子六歲之前,家長要讓孩子自己獨立睡覺。
讓孩子和家長分床睡對咱們孩子都有哪些好處呢?
1 性別意識
三歲左右的孩子就開始有性別意識了,孩子會知道男生和女生是不一樣的。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在長大之後有「戀母情結」或者是「戀父情結」的孩子在幼年時期不和父母分床睡,甚至在成年之後還會和父母一起睡覺。在孩子小時候如果父母沒有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最終就會導致他們心理上發育不健康,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 獨立能力
對於孩子們來說,成長並不是看學會了多少技能,而是要擁有獨立的人格,分床睡則是孩子建立獨立人格的第一步。雖然家長都希望可以給予孩子更多的愛,但是父母不會陪伴孩子一輩子,總有一天是要分開的。孩子和父母分床睡,首先是讓孩子從心理上獨立起來,這樣孩子就會逐漸的接受和父母分床睡的現實。
3 打好基礎
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會在幼兒園哭鬧,吵着找父母,這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具備獨立的能力。所以在孩子上學之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孩子分床睡可以讓孩子學會獨立,孩子也不會那麼依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