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公元前91年的深秋,長安城籠罩在肅殺的寒意中,六十七歲的衛子夫獨自坐在冷宮裡,頭髮散亂地望着窗外飄落的枯葉,手中攥着被收回的皇后璽綬,耳邊還回蕩着宦官帶來的噩耗……衛子夫之死衛子夫腦子一片空白,甚至已經想到了自己死亡的場景。
05月22日
1721
歷史
前兩天,抓住了機會,終於看到了大明 開國六公之一的李文忠墓,李文忠墓平時不開放,平時去時,陵園都是關閉的。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是朱元璋二姐的兒子。李文忠也是一個英勇善戰的將領、統帥,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今天主要說的不是李文忠,而是
05月22日
1992
歷史
在咱們今天聊5G、刷短視頻的時代,一千多年前的魏晉人也沒閑着!他們搞出的“魏晉玄學”,堪稱古代哲學界的“文藝復興”,把老莊思想玩出了新花樣,活脫脫一場超有梗的“哲學脫口秀”!要說這“玄學”,和咱們現在說的“玄學”可不是一回事。
05月22日
1531
歷史
在明朝的歷史長河中,有一個名字常常被人們提起,那就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他可不是省油的燈,一輩子都在權力場上折騰,干過不少驚天動地的事兒。他曾策劃毒殺自己的老爹朱棣,還跟二哥朱高煦聯手給大哥朱高熾使絆子,硬生生在政治圈裡掙扎了30
05月22日
1468
歷史
2024年4月2日,開國將軍張力雄在南京去世。至此,1955年參加大授銜的開國將帥中,僅剩下一位健在的老將軍——今年102歲高齡的王扶之。在歲月的長河中,他們曾為新中國的革命事業立下過汗馬功勞。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無私奉獻,如今的我們才能過上幸
05月22日
1267
歷史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21日,北京市僑聯、丰台區僑聯、王穎女士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相關實物資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國歸僑飛行員馬鴻安的信匯委託書和匯款副收條。(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供圖) 此次捐贈的實物包括:古巴“旅古華僑抗日後援總會”代銷的民國26年救國公債伍圓券、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匯款給美...
05月22日
8473
歷史
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的晉綏八分區(專署)舊址。牛利敏 攝 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位於呂梁山深處,曾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交通關隘。抗日戰爭時期,晉綏八分區黨政軍機關(以下簡稱“八分區”)在此駐紮,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抗戰史詩。
05月22日
1309
歷史
公元前二世紀中葉,在亞歐大陸上,漢匈兩大帝國的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漢武帝元狩年間,一位年輕將領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隕落,深刻影響着這場百年戰爭的走向。當我們把《史記》《漢書》和出土的漢簡相互印證,便能揭開霍去病暴卒背後的一些蛛絲馬跡。
05月22日
1664
歷史
近日,中國德清珍珠複合養殖系統、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和什川古梨園系統以及巴西馬黛茶傳統農林兼作體系、墨西哥重要糧食作物和生物多樣性祖傳保護體系、西班牙蘭薩羅特島獨特火山景觀農業體系正式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及環境辦公室主任卡維·扎赫迪指出:“目...
05月22日
1407
歷史
4年前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他的付出和貢獻祖國和人民不會忘記“深切緬懷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於湖南長沙的袁隆平墓前擺滿了花籃和花束人們以此表達對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05月22日
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