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特約作者丨蘇揚
編輯丨鄭可君
崑崙芯近期完成了新一輪融資,但融資的傳播卻呈現以下現象:相關方都在宣傳,當事方則默不作聲。
7月4日,上河動量資本宣布參與崑崙芯最新一輪的融資,華興資本作為fa(財務顧問)也對外宣布了該消息。
就在此前一天,山證投資確認參與了崑崙芯新一輪億元融資,而在更早的6月26日,國新基金下屬的高層次人才基金,也宣布完成對崑崙芯的投資。
投資方、財務顧問都先後披露了融資進展,崑崙芯卻保持沉默,未在其官方渠道披露任何有關本輪融資的消息,這背後反映了什麼問題?
崑崙芯近期融資情況,來源:天眼查
一位半導體行業投資人認為,投資方和財務顧問搶跑宣布融資消息是基於自身傳播的需要,“這種操作是為了告訴外界,他們也在看這個賽道的項目。”在該人士看來,大家可能只是節奏不同,崑崙芯的傳播應該也很快會跟上節奏。
“有一些股東不希望公開,另外一些希望公開,像山證這種。”另一位從業者這樣解讀。
01 借ipo“換血”
作為國產ai芯片創業項目,崑崙芯前身為百度智能芯片及架構部,其自研芯片項目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該項目於2021年4月完成獨立融資,基本對應國產gpu創業熱潮,百度芯片首席架構師歐陽劍出任獨立公司的ceo,其首輪估值約130億元。
到目前為止,崑崙芯先後經歷6輪融資,目前百度仍為第一大股東,但其持股比例已從早期的76.17%,稀釋至當前的67.49%。
崑崙芯股權關係,來源:天眼查
崑崙芯的新一輪融資,是在國產gpu、ai芯片集中籌備ipo的背景下進行的。
此前,6月30日,國產gpu項目摩爾線程和沐曦先後遞交招股書,擬於科創板上市,除了上述兩家外,壁仞、燧原、格蘭菲等都有相關的上市安排,gpu、ai asic芯片賽道短時間內將會出現近10家擬上市公司,這被外界形象地稱之為“中國英偉達”集體衝刺ipo。
國產gpu排隊ipo,與一級市場融資困難有關。“虧成這樣,一級市場很難找到投資人。”一位長期跟蹤半導體行業數據的分析師說。
此前,也有多位投資人對騰訊科技強調,現在不是投gpu賽道的好時候。“美元基金在撤,國內的投資人都在等着查賬,尤其是那些拿了地方錢的(項目),大家的投資慾望都在下降。”一位投資人表示。
一級市場收縮是一方面,gpu賽道重投入、持續虧損也是關鍵影響因素。
根據公開資料,已上市的寒武紀2024年虧損4.52億元,剛剛提交招股書的摩爾線程和沐曦,三年累計虧損超過80億元。
藉助ipo,企業可以獲得資金“輸血”,投資人也可以獲得退出機會。
和諸多排隊ipo的友商一樣,崑崙芯已多次傳出ipo的消息,本輪的融資目標也直指ipo。前述從業者表示,“(崑崙芯)這一輪融資,相當於對投資方有了明確上市計劃的承諾。”
在他看來,這一階段投資者看重的是確定性,尤其是國資,更在意投資回報相對有確定性的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壁仞科技也採取了類似安排,根據天眼查披露的數據,其於5月份完成了由上海國投、海通開元等投資人參與的d輪融資,擬於香港聯交所ipo,融資3億美元。
02 背靠“大樹”百度的優勢
2021年,崑崙芯從百度體系中獨立出來,同期推出第一代芯片,隨後於2023年推出第二代芯片,基於這兩代新品,先後推出了k100加速卡,rh800服務器等sku。2025年,正式推出第三代芯片p800。
3月份,百度ceo李彥宏曾對外透露,2025年初點亮了國內首個自研的p800萬卡集群,隨後在4月份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再度宣布點亮崑崙芯3萬卡集群。
“這是國內首個全自研的3萬卡集群,可同時承載多個千億參數大模型的全量訓練,支持1000個客戶同時做百億參數的大模型精調。”李彥宏說。
需要注意,百度官宣的“點亮”,對應的是內部驗證成功,而最終兌現成業績,還要看出貨量。
根據騰訊科技獲得的消息,崑崙芯p800的價格基本接近英偉達此前特供中國市場的h20,單卡在10萬元左右。“價格可以對標h20,甚至會高一些,具體要看推廣策略。”一位知情人士說。
也就是說,3萬張gpu在全部出售的前提下,對應的銷售額為30億元。
在業績兌現上,相比其他國產競品,崑崙芯有一個優勢——背靠百度這一大樹,可以更好的實現“設計、生產、銷售”循環。
去年,騰訊科技就“大廠自研asic芯片”與聯想控股副總裁於浩有過一次交流,在他看來,大廠做芯片自研的邏輯是比較順的,“它的客戶就在那兒,這是個明確的優勢。”
前述國產芯片從業者也認同這種觀點,他說:“儘管(崑崙芯)是獨立公司,但關係近,比如政企行業客戶,百度智能雲做私有化、混合雲解決方案輸出,底層ai芯片用崑崙芯,很正常。”
在該人士看來,百度+崑崙芯的組合,前者可以投入資源做一些偏上層、應用層的工作,崑崙芯就可以在這方面減少一些投入。
03 頗具爭議的“國產第二”
半導體綜研整理的數據顯示,國產芯片絕大部分fp16算力都在300tflops左右,具體為:寒武紀思元590(314.6tflops)、海光bw100(350tflops)、平頭哥含光800(205tflops)、沐曦曦雲c500(240tflops)、壁仞br104(512tflops)、壁仞br100(1024tflops)。
國產芯片算力及發布時間,來源:半導體綜研
根據我們了解到的數據,崑崙芯p800 fp16算力為345tflops,遠超h20的148tflops,不考慮集群的損耗等因素,理論上萬卡集群的 fp16算力為3.45eflops,3萬卡集群算力可達10.35eflops。
單純看算力,崑崙芯p800單卡性能在國產中處於第一梯隊,但也遠低於一些特殊的產品,例如壁仞br100,其fp16算力可達1000+tflops,主要在於後者採用了雙die設計,並且採用cowos封裝,die size(芯片面積)高達1074mm²,晶體管數量也達到了770億,而國產芯片的die size基本都在600mm²以下,也有少數單die產品比如平頭哥含光800,die size達到709mm²。
br100 2.5d封裝+雙die方案,來源:壁仞
性能之外,崑崙芯在國產芯片當中的排行,就顯得頗具爭議性。
5月份,idc發布《2024年中國大陸數據中心ai加速卡市場排名》報告,在該報告中,英偉達憑藉190萬多張gpu,佔據70%的份額,國產生態當中,崑崙芯憑藉69279張卡,位列國產第二。
2024年中國大陸數據中心ai加速卡市場排名,來源:idc
多位國產芯片從業者都認為該數據準確性存疑,海光、平頭哥、壁仞都沒有納入到報告中,“壁仞新產品沒有出現不清楚為何,老產品總有點量,而且也缺少平頭哥的數據,平頭哥量不小,所以這個數據不準確。”一位國產芯片從業者解釋道。
在該從業者看來,idc這則報告中提及2024年崑崙芯近7萬的量,與回片-量產交付周期對不上。“(崑崙芯)7萬的交付數據太誇張了,2024年上半年回片,要達到量產出貨標準,一般需要半年時間。”
換句話說,如果崑崙芯要實現2024年數據中心採用量達到7萬張,必須在年底完成突擊部署,時間上不太樂觀。
晶圓代工產能方面,如果idc報告提及的近7萬張產能符合實際情況,那麼按照每片晶圓出50顆gpu die的良率,預計需要1400片晶圓。
由於bis在2024年年底才推動新一輪針對ai芯片的管制,2024年上半年這一時間點,作為大陸企業的崑崙芯,可以很容易的從台積電拿到1400片 7nm晶圓的代工產能。
不過,隨着新規落地,產能將成為影響國產ai芯片企業市場排名的重要因素,誰拿到更多的產能,誰的排名就會靠前,相關的風險提示,在沐曦、摩爾線程的招股書中,也都做了重點提及。
“公司採用 fabless 經營模式,主要負責芯片的研發、設計與銷售,生產環節由專業的外協廠商完成,主要包括晶圓代工廠和封裝測試廠,報告期內公司與部分境外供應商進行合作”,沐曦在招股書中寫道。“因相關政策影響,公司目前在先進制程晶圓代工和 hbm 供應等方面受到不利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