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投入1800億歐元,大眾持續對電動化發力

2023年03月17日21:24:13 科技 3471

3月14日,大眾汽車召開了2023年度的媒體溝通會,在這場新聞發布會上,大眾汽車集團透露出了對電氣化轉型的篤定,而“中國市場”也將成為其轉型過程中的關鍵點。

作為電動化轉型的堅實擁護者,大眾汽車正在不遺餘力的做出市場變革和產品布局,在轉型堅定、布局迅速的同時,大眾汽車也在中國得到了20.65萬輛的年銷售數據。

4年投入1800億歐元,大眾持續對電動化發力 - 天天要聞

根據發布會透露的信息,大眾汽車集團將在2023年至2027年投資1800億歐元用於持續電動化轉型,並在2026年前在全球推出10款新純電車型。作為曾經的燃油車大佬,大眾在遇到電動車攻勢時並沒有退縮,不斷地加大資金投入和產品的研發,也在不斷地和中國企業合作,加強着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下一個五年

根據規劃,未來5年投資的1800億歐元將用於推進電池戰略、擴大北美地區業務,以及強化在中國市場的數字化實力和產品競爭力。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資金將投入數字化、電動化相關領域,另外的三分之一將投放在燃油車市場中。

【汽車維基】獲悉,在集團上一個“五年計劃”中,這一比例是56%。預計到2025年,全球售出的每5輛汽車中就將有1輛是純電動汽車,大眾汽車不願在此項目中落後,所以才大手筆的投入到市場中。

在規劃投資中,150億歐元將被用於實施集團的電池戰略,包括為新成立的電池公司PowerCo建設電池工廠,以及確保其原材料的前期支出。就在發布會的前一天,大眾汽車宣布將在加拿大建造一座電池超級工廠,計劃於2027年投產。這將是大眾在北美的第一座電池工廠。

4年投入1800億歐元,大眾持續對電動化發力 - 天天要聞

大眾方面稱,此舉能夠加強公司在北美的本土化程度,旗下車輛也可以同時獲得加拿大和美國的補貼,這也是加速推進在北美電動化布局的關鍵。而在如今的中國市場中,為了與現有的競爭對手“掰手腕”,大眾的電動車產品目前還選擇着寧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的供應商。

能讓大眾如此大手筆的進行市場投入完全是因為電動化的重要性已經在部分國家凸顯,例如我們所在的中國市場以及大眾汽車所看重的北美市場。

在中國,為中國

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以“在中國,為中國”的發展策略進一步加深了與本土夥伴的合作。最具有標誌性的事件便是大眾汽車集團與地平線攜手,推動在中國駕駛輔助系統和高級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

4年投入1800億歐元,大眾持續對電動化發力 - 天天要聞

大眾在布局了動力電池之外,也看到了中國新勢力車企和傳統車企在自動駕駛領域和車機方面的進步,同時也見到了產品目前的“短板”,所以大眾不惜花費167億元人民幣與地平線合作,只為地平線能夠製作出一個能擊敗對手們的產品。

要知道,大眾汽車作為全球車企營收第一的巨無霸,想要得到一個供應商的產品完全是手到擒來,但是這次的合作是經過層層篩選,才選擇了這個在國內僅成立7年的芯片獨角獸。所以,地平線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未來的大眾的車機也一樣值得期待。

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CEO Thomas Schäfer表示:“2022年,我們成功帶領大眾汽車渡過了充滿挑戰的時期,同時在戰略層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的確,面對市場轉型,每一個車企過得都不算順利,但大眾汽車在選擇優化車型再採用價格策略的改變後使得年銷售額達到了740億歐元(2021年為680億歐元),在財務狀況得到了穩固後,放手一搏也變得更為輕鬆了。

4年投入1800億歐元,大眾持續對電動化發力 - 天天要聞

電動主旋律

根據大眾汽車集團發布的數據顯示,由於芯片供應短缺導致工廠停產,2022年大眾汽車的全球銷量同比下降7%至約830萬輛,這是11年來的最低水平,但是如果結合上文的銷售額來看,在其他條件影響下的銷量下滑並不是不可接受的,並且大眾集團對於2023年是充滿信心的。

2022年,大眾汽車在全球的純電動汽車銷量約33萬輛,同比增長23.6%,其中在華交付新能源汽車20.65萬輛,同比增長37.1%;純電動車型交付量同比增長68.2%,ID.系列同比增長超1倍至14.31萬輛。對於大眾汽車來說,14.31萬的數量並不算多,但是這也是大眾在轉型中的“陣痛”,大眾汽車已經將目標和布局放在了幾年之後。

4年投入1800億歐元,大眾持續對電動化發力 - 天天要聞

根據規劃,大眾將在2026年前在全球推出10款新純電車型,包括即將推出的4款新車:第二代ID.3、運動款ID.3 GTX、ID. Buzz長軸距和旗艦轎車純電ID.7。

上文中所提到的1800億元投入將會有三分之二在電動化領域,剩下的三分之一為內燃機技術投入到2025年,隨後降低比例。在電動化領域的1200億元將會有部分投入到動力電池研發和工廠開發中,其次是純電動車型的生產線和工廠中,隨着新車型陸續上市,集團目標在2023財年純電動車型交付量要達到總交付量的約10%,到2025年時將會使這一目標達到20%。

相較於大眾汽車在燃油車領域的成功,ID.系列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所以2023年的大眾汽車依舊潛力十足,如何達成內部所定下的市場目標,我們拭目以待。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