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菲律賓坎拉翁火山噴發 火山灰柱達1500米 據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消息,3月31日15時24分左右,菲律賓坎拉翁火山噴發,火山灰柱高度達1500米。附近的城鎮可能會有火山灰降落。目前,坎拉翁火山仍然維持3級警戒。 2024年12月9.... 03月31日 1779
科學 預警時效提前45分鐘 “雨師”“扶搖”氣象預報模型首次發布 3月31日,上海市人工智能氣象應用創新中心在上海“模速空間”創新生態社區揭牌。這一創新中心致力於打造集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技術創新、產業孵化以及國際合作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全力推進人工智能在氣象領域的深.... 03月31日 3011
科學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導言2024年,“中國新”靶點研發迎來突破,CB2、IL-8、PLK1等靶點填補國內空白,苑東生物、揚子江葯業等企業加速布局。全球已驗證的靶點中,中國在神經性疼痛、腫瘤等領域發力,CB2靶點臨床管線佔比11%,IL-8靶點超20%進入臨床階 03月31日 1218
科學 由盈轉虧,康方生物“跌落神壇”? 近期,包括信達生物(01801.HK)、百濟神州(06160.HK)、君實生物(01877.HK)、康方生物(09926.HK)在內的多家生物科技企業發布了2024年全年財報,業績表現各異。其中,關注度頗高的康方生物,2024年業績遭遇“滑鐵盧”。3月31日,康方生物股價低開高走,收漲2.14%,表現遠超大盤及其他生物科技股。業績由盈轉虧,股價卻... 03月31日 7871
科學 帶“大腦”的最智能電子皮膚或將成為人類和機器人的磁性奇蹟 這項創新真正讓令人興奮的是無需觸摸即可進行交互的能力。德國一家研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超薄、柔性的電子皮膚(e-skin),它可以使用一個單一的全局傳感器來探測和跟蹤磁場。與之前需要多個傳感器和電子設備的設計不同,這種新的電子皮膚更節能,並模仿了人類皮膚與大腦的相互作用。讓這項創新更令人興奮的是,它... 03月31日 2564
科學 我國科學家牽頭成功構建近全球地表太陽輻射高精度監測系統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研究院遙感與數字地球全國重點實驗室胡斯勒圖研究員和石崇研究員等,聯合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日本東海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千葉大學、法國里爾大學、英國氣象局等中外機構科學家,率先構建了基於國際上最新一代地球靜... 03月31日 3192
科學 全球科研格局大洗牌!中國9所頂尖機構碾壓美國,哈佛成“獨苗” 十年前,誰能想到中國科研會以這樣的速度改寫世界格局?2014年,當《自然》雜誌首次發布全球科研機構排名時,中國僅有8所大學擠進前100名。而今天,這個數字飆升至42所,更驚人的是,全球前10的研究機構中,中國獨佔9席,美國僅剩哈佛大學苦苦支 03月31日 1172
科學 5千噸大體格,台灣開工遠洋高緯度巡邏艦,想要開到北極去破冰 台灣地區目前並沒有能力建造5000噸級的護衛艦,但是同噸位巡邏艦的進度卻搶先一步開工,而且這艘船的外觀還不乏新穎的設計,竟然用上了垂直艏,島內對此型的稱呼也很是“高端”,稱之為高緯度遠洋巡邏艦。 .... 03月31日 5208
科學 破冰綻放!為何東北人深愛這朵“報春第一花”? 三月底,吉林省多地再迎春雪,紛揚灑落的雪花,似乎又延緩了春天的腳步。春雪阻擋不了人和萬物對於春天的嚮往。山林間、公園內,一朵朵黃色小花已然破冰綻放,傲雪而開。這抹亮黃就是冰凌花,用自身的綻放傳遞早春訊息,證明春天即將到來。 03月31日 1826
科學 又一地發生7.3級地震!地球進入“震動模式”了嗎?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3月30日20時18分(當地時間3月31日1時18分)在湯加群島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於南緯20.30度,西經173.75度。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根據初步地震參數判斷,地震可能會在震源周圍引發局地海嘯,但不會對我國沿岸造成影響。目前,美國海嘯預警中心已經解除湯加海嘯警報。湯... 03月31日 3932
科學 面對面丨人類如何與超級智能共存?為AI立心 對話人工智能專家曾毅 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一場主題為“人工智能:如何做到應用與治理的平衡推進”的論壇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聯合國人工智能高層顧問機構專家曾毅就人工智能的治理髮表自己的意見。記者: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你想對外傳遞的跟你去年表達傳遞的,有什麼更推進的地方?曾毅:在去年博鰲論壇的時候,... 03月31日 1484
科學 可惜!一場風雨把灰姑娘櫻花給吹散了。好在,佳人海棠花增春色! #在頭條記錄我的2025#上周三夜裡,南京一場受強冷空氣影響的大風和雨水,把盛開的灰姑娘櫻花給吹散了,花瓣兒落滿一地。此時此景,如同南宋女詞人李清照在《如夢令》中所描述的那樣:“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 03月31日 1348
科學 孫信茹、謝翔 | “好想說”的訪談與“不好做”的民族志——數字情境中質性研究方法及取向的再辨析 作者: 孫信茹、謝翔摘要: 互聯網和數字技術不斷激發人們在數碼研究內容及方法上的探尋,田野調查、參與式觀察、民族志和訪談法等質性方法被廣泛應用,但某些問題也凸顯出來,一些聲稱採用民族志方法的研究其實主要運用的是訪談法。值得注意的是,民族志方 03月31日 1460
科學 研究發現名字可能會改變人的面容 希伯來大學和賴希曼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們的名字可能會影響他們的面容。成年人的面孔與其名字的匹配比偶然匹配更準確,而這種現象在兒童身上並不存在。一項新研究表明,一個人的名字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微妙地影響其面 03月31日 1256
科學 吸煙真有害嗎?英國煙草公司用48隻狗實驗,3年每天吸煙100支! 1975年,美國《每日鏡報》公開了一個重大實驗,科學家讓48隻比格犬3年狂吸100支煙,只為證明“吸煙無害健康”,這殊不知這背後竟是一個驚天陰謀。最初的煙草有人認為煙草起源自印度,但其實它最早被發現於美洲大陸,當時的印第安人部落非常迷信,經 03月31日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