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2024年05月10日23:10:20 科學 1826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大熊貓是我國國寶,憑藉憨厚可愛的外形,廣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作為中國的獨有物種,為一睹大熊貓的風采,世界各國紛紛向我國提出租借申請,中國大熊貓的蹤跡得以遍布世界各地!

但我國對於各國的申請也未曾全部同意,其中印度在過去40年時間內向我國租借大熊貓多達14次便全部遭到拒絕。

那麼我國為何拒絕印度對於租借大熊貓的申請,這其中有着怎樣的隱情呢?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一、珍貴稀缺的大熊貓

大熊貓作為熊科動物,其長相憨態可掬,胖乎乎地十分可愛。

外形憨厚之下,便令人誤以為其十分好養,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大熊貓作為中國獨有的動物,其只具備四川秦嶺兩個亞種,觀察大熊貓棲息的環境會發現,其對於溫度的要求十分嚴苛。

大熊貓在中國歷史中文化悠久,神話傳說中,早在炎帝黃帝時期中華大陸便有着大熊貓的蹤跡,其為蚩尤的坐騎。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而按照可供參考的史料記載,大熊貓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唐朝

彼時唐朝“萬國來朝”,熊貓便是某個邦國送來的賀禮,當時還被稱為“白熊”。

大熊貓在歷史中棲息於四川盆地喜馬拉雅山脈腳下,其對於環境質量有着較高的要求。

並且野生大熊貓十分膽小,偏愛僻靜,隨着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不斷開發,大熊貓的數量不斷減少。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大熊貓稀少的另一個原因,則與其獨特的飲食習慣存在密切的聯繫。

不同於其他熊科的雜食性飲食習慣,大熊貓主要以竹子為主食。

竹子相比較野草、樹木等生長速度緩慢,因此大熊貓在與羚羊梅花鹿、野豬等動物的棲息地競爭中逐漸敗下陣來。

導致大熊貓數量稀少的另一原因,則是大熊貓生殖能力的缺陷。

不同於其他動物一胎下崽七八個,大熊貓一胎只會生育一到兩隻幼崽,並且大熊貓雌性雄性發情時間並不匹配,無形之中增加了配種難度。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因大熊貓的稀缺性,其生存環境受到我國林業部門的專門保護,更是對其進行集中飼養,從而避免大熊貓在野生環境中滅絕。

除此之外,大熊貓還憑藉憨態可掬的外形,獲得世界人民的好感,並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名片之一。

建國之後,為了與世界各國打好關係,我國設立“大熊貓外交”。

依靠向世界各國租借大熊貓輸出中國形象,進而一步步走向世界。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二、中國大熊貓對外租借史

中國大熊貓對外租借的起源,還要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

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訪華與中國建交,為表達友好,我國向美國動物園租借兩隻大熊貓,取名“興興”、“玲玲”。

在美國民眾得知兩隻大熊貓即將空降美國動物園之後,可謂是引發萬人空巷的盛大場景。

超過8000人湧進美國動物園,一睹中國大熊貓的風采。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在大熊貓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大陸的第一個月,便接待了超過100萬的美國觀眾。

憑藉大熊貓的憨厚外形,無疑令中國人的形象在美國民眾印象中改觀,對於後續中美合作起到了推動作用。

在中美“熊貓外交”之後,世界各國向中國租借大熊貓變成一種普遍現象。

其中較為典型的當屬日本荷蘭對於中國熊貓的租借過程令人印象深刻。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儘管中日之間有着歷史遺留的恩怨,但在經濟全球化背景影響之下,還是在1972年確立起建交關係。

而在後續的改革開放中,日本資本更是大量入駐我國,推動中國商業產業的發展。

儘管商業合作不斷,但中日民眾的傳統思想難以短時間內改觀,“大熊貓外交”再次發揮重要作用。

1972年,我國首次向日本租借大熊貓,慶祝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在後續的80年代,我國更是再次向日本租借大熊貓,引發日本民眾的瘋狂,日本人對於大熊貓有着近乎偏執的喜愛。

上世紀日本經濟雖然高速發展,但日本房地產行業迎來空前的經濟泡沫。

導致大量日本民眾面臨嚴峻的生活壓力,抑鬱人數不斷增長。

因此對於壓抑的日本民眾來說,前往動物園觀看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是一種排解內心憂愁的良好方式。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甚至有的日本民眾可以呆在動物園觀看大熊貓長達一天也不會感到厭倦。

除了日本之外,荷蘭人對於中國大熊貓也十分偏執。

其曾經連續八年向我國提交租借大熊貓的申請,但始終未曾通過。

這是因為我國對於大熊貓租借國的條件審核同樣十分嚴苛,要求租借國必須建立起適合大熊貓生存的完備動植園。

荷蘭在此後的八年時間內,花費超過700萬歐元,建造了總面積9000平方米,共三層的宮殿式熊貓活動區,終於獲得我國垂青。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2017年,我國終於通過了荷蘭的熊貓租借申請,對此荷蘭人舉國歡騰。

荷蘭政府更是空前重視,甚至派出國王的專機,並由王子親自陪同,前來迎接熊貓幼崽。

為慶祝大熊貓來到荷蘭,荷蘭民眾可謂是傾巢而出,將機場圍得水泄不通。

荷蘭無奈只能武警開道,警車鳴笛,這才順利將熊貓送入“寢宮”。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在中國開放熊貓租借長達50年的時間之中,一共同意了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20多個國家的租借請求,目前租借在外的熊貓數量更是達到67頭。

而在諸多熊貓租借國之中,印度是其中的一個另類。

印度作為中國鄰國之一,自從上世界開始,已經在40年內,向我國提交了14次熊貓租借協議,卻始終未曾通過。

那麼我國為何頻頻拒絕印度的熊貓租借申請,這其中有着怎樣的隱情呢?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三、我國為何拒絕印度的租借申請?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度人民對於熊貓有着旺盛的喜愛之情,我國之所以不同意印度的租借請求,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

其一便是印度方面,並不具備飼養熊貓的客觀條件。

熊貓是一種對於環境要求十分嚴苛的動物,過分炎熱或者是過分寒冷的條件,都將不利於熊貓的生存以及繁衍。

即使像是我國這種佔地面積廣闊,囊括熱帶亞熱帶以及溫帶氣候的國家,適合熊貓生存的區域仍舊屈指可數。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而對於印度而言,其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熱帶,高溫環境並不適合熊貓的生存。

再者,儘管熊貓屬於熊科,看起來老實憨厚十分好養,但其腸胃其實十分脆弱。

印度環境惡劣,母親河恆河的河水更是污濁不堪,熊貓難以適應印度的艱苦生活環境。

我國拒絕印度租借熊貓的第二個原因,則是印度動物園的標準,並未達到我國熊貓租借的要求。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由於熊貓的稀缺性以及珍貴性,我國往往會對於租借國的動植園進行嚴格的考察,令其建造適合熊貓生活的展覽館。

如果是以印度的高溫環境而言,則需要建造完全封閉且配備空調的密閉場館,將溫度控制在20度上下。

但目前印度基建水準令人堪憂,一旦停電將會令熊貓面臨生命威脅,這是我國不願冒的風險。

除此之外,我國租借熊貓還需要租借國提供租金,一隻熊貓的年租金大概在350萬美金左右。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並且由於熊貓挑食,大量的竹子物資等都需要通過我國進行空運,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我國拒絕印度租借熊貓的第三個原因,則是中印關係緊張,並且印度政府言而無信,難以對其信賴。

早在上世紀開始,印度方面便對於中國西藏地區虎視眈眈,更是與我國頻繁發生邊境摩擦。

除此之外,印度還與巴基斯坦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巴基斯坦則是我國的堅實盟友。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印度近年來經濟迅速發展,其與我國產業鏈存在明顯的競爭關係。

像是傳統製造業、代工產業,以蘋果為首等企業近年來從中國大陸向印度轉移,無疑令未來中印競爭持續加劇。

儘管中印之間存在明顯的競爭關係,但讓我國始終不願同意租借大熊貓的根本原因,還是印度政府的“肆意妄為”。

印度政府肆意無視國際合作準則,對於中國充滿敵視,對於在印中企肆意打壓,這才是導致我國不願與印度建立深度合作,不同意印度熊貓租借請求的重要原因。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 - 天天要聞

結語

印度作為人口大國,民眾對於熊貓有着強烈的喜愛,但多次申請租借均遭到我國拒絕。

我國拒絕印度的原因,是由於印度不具備熊貓生活的客觀條件,並且印度方面國際準則遵守性較差。

未來印度想要獲得申請租借熊貓成功,需要改變對中態度,修建功能完備的熊貓生態園,如此才能提高租借成功幾率。

對於印度40年期間14次提交租借熊貓申請均遭拒,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討論。

參考信息: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2024-05-05 5樓的男人

《印度想租借大熊貓,40年向中國申請14次,全都被拒絕,這是為何?》2024-05-07 滄海閱銘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