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5年誕生以來,貝爾實驗室共獲得9個諾貝爾獎、5 個圖靈獎、三萬多項專利。
曾風光無限的貝爾實驗室,是一個多次改變人類命運的地方,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實驗室之一,現代科技的搖籃。晶體管、C語言、UNIX操作系統、太陽能電池、通訊衛星等等在這裡誕生,這些發明一直沿用至今。
過往輝煌
貝爾實驗室取名為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電話的發明者,在其獲得了電話機專利權後,貝爾創辦了貝爾電話公司,也就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的前身。1925年1月1日,AT&T 收購了西方電子公司的研究部門,並成立一個名為“貝爾電話實驗室公司”的獨立實體,後來改名為“貝爾實驗室”。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1927年,貝爾實驗室的克林頓·戴維森和雷斯特·革末發現了電子的偏移,從而驗證了電子的波動性;
1933年,貝爾實驗室發現銀河中心在持續發射無線電波,從而開創了射電天文學;
1943年,貝爾實驗室開發出了 SIGSALY 語音安全系統,數字通信的概念誕生,這是通信系統發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1947年,貝爾實驗室三人組(約翰·巴丁、威廉·蕭克利、華特·豪舍·布拉頓)聯合發明了晶體管,並獲得了195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晶體管的發明標誌着人類正式進入電子信息時代,這可以說是貝爾實驗室對人類社會最重要的發明;
晶體管
1948年,香農發表了《通訊的數學原理》,奠定了現代信息論的基礎,而信息論是通信技術的理論基礎;
香農
1954 年,世界上第一台用晶體管計算機(TRADIC)在貝爾實驗室誕生,現代計算機由此開始;同年,貝爾實驗室還發明了第一塊太陽能電池;
1962年,貝爾實驗室研發的首顆通信衛星 Telstar1 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跨大西洋電視實時轉播;
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被發現;
1969年,肯.湯普生在小型計算機上開發出UNIX系統,打開了計算機現代操作系統的大門,後來 1973 年丹尼斯.利奇開發出了C語言,1980年貝爾實驗室又將C語言發展為C++,把C推向更高度;
丹尼斯.利奇和肯.湯普
......
巔峰時期的貝爾實驗室,擁有上萬個工程師,手握各項先進技術專利,走在科技最前沿。
高峰過後,便是低谷。
走向沒落
風光無限的貝爾實驗室在80年代迎來轉折,開始走向衰落。一是因為資本介入;二是被拆分。
80年代,華爾街資本開始介入貝爾實驗室,資本的介入讓貝爾實驗室不再是純粹的研究天地,資本追求的是回報。之前,AT&T財力雄厚,每年能給貝爾實驗室一大筆科研經費,貝爾實驗室中的科學家們無需在意外界的壓力,只需將精力都放在研究上,可以不斷試錯,即使失敗也可以重新再研究,而現在,華爾街資本引入了業績考核,他們需要完成設置的KPI,科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未必能收穫成功。
更糟糕的是,1984 年美國司法部根據《反壟斷法》將 AT&T 進行了拆分,從而打斷了AT&T長久以來壟斷美國電信行業的局面,貝爾實驗室也因此被一分為二,朗訊獲得了貝爾實驗室的名稱及一半的科研資源,AT&T 繼承另一半實驗室組成 AT&T 實驗室。
與AT&T相比,朗訊的身價降低了不止一星半點,實驗室的科研經費嚴重不足,只能不斷縮減人員,這顯然不能止損,2006年貝爾實驗室被阿爾卡特收購,2008年貝爾實驗室大樓被出售,2016年,諾基亞收購阿爾卡特-朗訊,貝爾實驗室也幾經輾轉到了諾基亞名下。此時的貝爾實驗室早已名存實亡。
貝爾實驗室的影響還在延續,許多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都是從貝爾實驗室走出的,貝爾實驗室也因此被稱為“諾獎的搖籃”。
你認為貝爾實驗室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