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壓日丨精準測量、科學控壓,守護生命“無聲防線”

2025年05月17日21:00:10 科學 4059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個“世界高血壓”,主題延續“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作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首要風險因素,高血壓被稱為“無聲殺手”,中國2.45億患者中近半數不知曉病情,農村患病率已超城市,年輕化趨勢顯著。

高血壓:潛伏的“血管炸彈”

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專家介紹,高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持續高壓狀態,非同日三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即可確診。其危害體現在:

1、靶器官損傷:長期高壓導致心臟肥厚、動脈硬化,引發心梗腦卒中、腎衰竭;眼底病變可致失明,認知功能下降;

2、併發症疊加:與糖尿病、高脂血症形成“代謝綜合征”,加劇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3、隱匿性風險:50%患者無癥狀,部分患者血壓正常但家庭或動態監測異常(隱匿性高血壓),夜間打鼾、失眠、壓力大者需高度警惕。

精準測量:科學控壓的第一步

1.測量規範

● 環境準備:測量前30分鐘禁煙、不喝咖啡、不要憋尿,靜坐5分鐘;

● 體位要求:坐靠背椅,上臂與心臟同高,袖帶下緣距肘窩2-3厘米,鬆緊以能插入1指為宜;

● 測量禁忌:勿蹺二郎腿、說話、移動,至少測2次取平均值,若兩次差值>5mmhg則測第三次;

● 家庭監測:初診或血壓波動者每日早晚各測1次,連續7天;穩定者每周測1-2天,記錄趨勢圖供醫生參考。

2.分級與干預

● 1級高血壓:140-159/90-99mmhg,優先生活方式干預;

● 2級及以上:≥160/100mmhg或合併靶器官損害,需啟動藥物治療;

●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且舒張壓正常,常見於老年人,需關注脈壓差。

科學控壓:六大核心策略

1.限鹽增鉀:每日鈉鹽攝入<6克(啤酒蓋一平蓋),減少腌制食品、加工肉類;增加香蕉、土豆、菠菜等鉀含量高食物;

2.控體重減脂:bmi控制在18.5-23.9kg/m²,腰圍男性<90cm、女性<85cm;每周減重0.5-1kg為宜;

3.戒酒限糖:每日酒精攝入量白酒<50ml、葡萄酒<100ml、啤酒<300ml;減少添加糖攝入,預防胰島素抵抗;

4.規律運動: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配合太極、八段錦等柔韌性訓練;

5.心理平衡:通過冥想、深呼吸緩解壓力,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避免情緒波動;

6.規範用藥:優先選擇長效製劑(如氨氯地平、纈沙坦),聯合用藥時注意藥物相互作用,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誤區澄清與特殊群體管理

1. 常見誤區

誤區一:無癥狀,不用吃藥。

即使沒有癥狀,持續的高血壓也會對心、腦、腎等靶器官造成嚴重損害,高血壓需早發現、早治療。

誤區二:吃藥會產生依賴性,副作用大。

降壓藥屬於非成癮性藥物,和高血壓的危害相比,降壓藥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誤區三:血壓正常就停葯,不用堅持吃藥。

高血壓是慢性病,通常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來控制血壓。

誤區四:一開始不能用“好葯”,否則病情嚴重時無葯可用。

降壓藥不會出現耐葯情況,且醫學是發展的,以後也會出現“更好的葯”。

誤區五:發現血壓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一般情況下,血壓是緩慢升高的,所以降壓過程也要平穩。即使高血壓急症也不可快速降壓,以免引起腦灌注不足等意外。

誤區六:根據偶測血壓值來判斷高血壓。

判斷是否患上高血壓,不能以在門診或家裡偶爾測得一兩次血壓偏高為準;應連續測量非同日的3次血壓值,若均高於140/90 毫米汞柱,才判斷為高血壓。

誤區七:血壓越低越好。

血壓短時間內降得很低,將會降低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引起腦血栓等不良事件的發生,應根據醫生建議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不能盲目追求數值降低。

誤區八:吃藥盲目追求新、貴,頻繁換藥。

只要能保持血壓穩定不波動,且沒有明顯副作用,藥品品質有保證,就應堅持服用,無須頻繁換藥。

誤區九:長時間一味服藥而不到醫院檢查。

服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即使血壓穩定,也應定期到醫院複診,檢查心、腦、腎等靶器官情況及藥量是否相對不足。

誤區十:跟着別人經驗擅自用藥。

高血壓病因複雜,臨床有很多分型,照搬他人經驗跟風吃藥易產生用藥安全風險,應在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

誤區十一:不能長期吃降壓藥,副作用大。

規範使用降壓藥毒性是很小的,而高血壓對身體產生的傷害會遠遠超過藥物的副作用。

誤區十二:血壓正常後繼續服藥會出現低血壓。

所有的藥物都有代謝周期,堅持吃藥是為了保持穩定的血葯濃度來控制血壓,不會讓血壓一直下降。

誤區十三:拿保健品當降壓藥服用。

雖然有些保健品具有一定的輔助降血壓作用,但是不能單單依靠吃保健品來進行降血壓治療,保健品不能代替規範的降血壓藥物。

2. 特殊群體管理

● 妊娠高血壓:需密切監測尿蛋白、水腫,避免使用acei/arb類降壓藥;

● 青少年高血壓:多與肥胖、壓力大相關,需排查繼發性病因(如腎動脈狹窄);

● 老年高血壓:收縮壓目標可放寬至<150mmhg,避免直立性低血壓。

行動倡議:共建健康社會

1、個人層面:養成每日測壓習慣,記錄血壓、心率、癥狀日誌,定期複診;

2、家庭層面:子女協助老人學習血壓計使用,監督限鹽、用藥依從性;

3、社會層面:社區開展免費篩查、健康講座,醫療機構推行“高血壓俱樂部”管理模式。

高血壓防控需“精準測量”為基、“科學治療”為要、“生活方式”為本。讓我們從今日開始定期監測血壓,踐行低鹽飲食、規律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共同築牢心血管健康防線。

世界高血壓日丨精準測量、科學控壓,守護生命“無聲防線” - 天天要聞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二病區 劉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yt)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高血壓日丨精準測量、科學控壓,守護生命“無聲防線” - 天天要聞

世界高血壓日丨精準測量、科學控壓,守護生命“無聲防線”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個“世界高血壓日”,主題延續“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作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首要風險因素,高血壓被稱為“無聲殺手”,中國2.45億患者中近半數不知曉病情,農村患病率已超城市,年輕化趨勢顯著。高血壓:潛伏的“血管炸彈”長沙市望城區人民醫院專家介紹,高血壓是血液對血管壁的持續高壓狀...
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目擊者稱和月亮一樣亮,幾秒內突然加速消失,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新疆多地現不明飛行物,目擊者稱和月亮一樣亮,幾秒內突然加速消失,氣象部門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5月16日晚,新疆烏魯木齊夜空中出現不明飛行物,引髮網友熱議。多位目擊者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該飛行物分為上下兩個扇形,中間有一條很明顯的分隔線,在夜空的襯托下特別明亮,當時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畫面。網友xerman拍下的不明飛行物烏魯木齊網友xerman告訴記者,當晚10時56分,他和朋友...
魚的記憶只有7秒?她用實驗說“不”,原來他們這樣發現好問題 - 天天要聞

魚的記憶只有7秒?她用實驗說“不”,原來他們這樣發現好問題

如何用基因編輯技術去除病變細胞?量子糾纏未來能否實現超光速通信?今天的張江科學會堂,“問題”格外多。這些問題來自“天問杯”學生好問題徵集活動,以懸掛、光影和展板形式出現在公眾眼前,體現了挖掘兒童和青少年好奇心、培養他們科學思維能力的重要價值
應急科普丨這樣應對“風”險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這樣應對“風”險

大風天氣可能造成高空墜物、廣告牌墜落、樹木傾倒等增加戶外作業和出行安全風險還可能引發火災事故防範這些潛在“風”險這樣應對!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
是的,你沒看錯!撿冰雹能換“瑪瑙”還能助力科學研究 - 天天要聞

是的,你沒看錯!撿冰雹能換“瑪瑙”還能助力科學研究

最近,全國多地頻發冰雹和大風天氣前幾天北京出現了一場“鴨蛋大”的冰雹你遇到了嗎?與此同時一則“冰雹換瑪瑙”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收集了冰雹真能兌換瑪瑙嗎?“冰雹”被收集後用來做什麼?一探究竟為什麼要面向公眾收集冰雹?“冰雹換瑪瑙”怎麼換? 由於冰雹天氣在小範圍內來去迅速目前常規的氣象觀測難以捕捉其...
浙江慶元:護林員保護培育全球瀕危植物百山祖冷杉 - 天天要聞

浙江慶元:護林員保護培育全球瀕危植物百山祖冷杉

連日來,在位於浙江慶元縣的錢江源—百山祖國家公園百山祖園區內,護林員們組織開展百山祖冷杉幼苗移植工作。據悉,百山祖冷杉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列為全球最瀕危的12種植物之一。經過多年保護和培育,被發現時僅存3株的百山祖冷杉,目前已成功培育並野外回歸種植5000多株。圖為...
看人形機器人首次走T台  科學紅毯秀出上海科創新高度 - 天天要聞

看人形機器人首次走T台 科學紅毯秀出上海科創新高度

今早的上海張江科學會堂穹頂廣場,格外不同。AI光球光芒四射, 科技巨擘托舉有力,一條鮮花與掌聲簇擁中的科學紅毯鋪就,款款走來了上海科創發展的新高度和新濃度。人形機器人首次走T台,2024年度“中國十大科學進展”背後的上海科學家們集體亮相,當院士在AI紅毯上遇見自己的“依舊少年”……“科學紅毯秀”是上海首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