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明死而復生技術?死而復生有可能不是夢,你敢相信嗎?

2022年10月13日07:06:17 科學 1324

如果人死還能復生,那麼這個世界會變成怎樣?可能再也沒有死亡,人類會永生。

醫學上將腦死亡定義為真正的死亡,這是因為大腦死亡之後,人類的一切活動都無法進行,其中就包括呼吸。

無法呼吸,身體內的細胞就不能進行有氧呼吸,合成能量。一般情況下,身體缺氧超過15分鐘,生物體的所有細胞就會不可逆轉死亡。

美國發明死而復生技術?死而復生有可能不是夢,你敢相信嗎? - 天天要聞

相關科學家報道:來自耶魯大學的醫學教授內納德·塞斯坦,在一隻豬死亡之後,採取額外灌入液體的方式,成功讓它的大腦“復活”。他們成功做了一個實驗:是在豬死亡一個小時之後,他們可以成功復活了豬身上的某個器官,實現該器官的新生。這項報道引發了世人的關注,讓世人對報道內容感到十分的震驚,同時也引發了世人很熱烈的討論,人們在幻想,是否有朝一日這項技術可以運用到人類身上來,讓人類復活器官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成為現實。

科隆技術在世紀初的時候非常流行,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人類之光,但是後來卻出現了問題,在前幾年美國科學家出人意料地克隆出了一種瀕臨滅絕的生物,而克隆成功的生物,那是一具33年前死去的動物屍體,復活是一件人類可以輕易完成的事情嗎?那麼在未來,這種復活技術能應用到人類身上嗎?

美國發明死而復生技術?死而復生有可能不是夢,你敢相信嗎? - 天天要聞

愛因斯坦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書中說,當今的人類已經可以復活蝙蝠海豚、老鼠等哺乳動物。除了這些動物,還可以組成人造的機器人或模擬人類意識的智能機器人。利用我們的技術,我們甚至能夠復活已經滅絕的物種。

這項技術的成功感到興奮許多科學家和幸運,如果一個人死去多年冷凍儲存,這麼多年,在他們的身體裡面,有許多軟組織正在保護他們,而人需要用到各種技術來複制一個他們的完全體。這和之前說一識到的科隆技術是有一些區別的。

不可否認的是,這項實驗,可以證明哺乳動物在死亡之後,器官內的細胞數個小時都不會徹底消亡,通過特殊的技術手段還可以讓死亡生命體在數個小時之內治療和恢復。

美國發明死而復生技術?死而復生有可能不是夢,你敢相信嗎? - 天天要聞

雖然這次實驗離應用到人身上還有一段遙遠的路要走,但我們可以期待有一天它或許能夠改變一些涉及到心臟等重要器官的疾病的治療現狀,這為器官移植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尤其是當生命體意外死亡,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死亡的生命體“死而復生”,等待最佳治療時機。

相信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幻想了幾千年“死而復生”的願望可能會實現。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新質生產力的壯美圖景 - 天天要聞

新質生產力的壯美圖景

【新時代記錄】作者:韓 丹(浙江省攝影家協會航拍專委會副主任、杭州市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近幾年,“新質生產力”是絕對的社會熱詞。它是指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徵,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
科技助殘,需以人文關懷為尺度 - 天天要聞

科技助殘,需以人文關懷為尺度

人工智能蓬勃發展的當下,很多人對智能機器人早已不陌生。但或許不太為人所熟悉的是,這類機器人還有一個非常具體的應用場景:為殘疾人群提供出行解決方案。
復旦上醫健康科普講堂來啦!為你的健康“撐腰” - 天天要聞

復旦上醫健康科普講堂來啦!為你的健康“撐腰”

今天(5月17日)上午,“百廿復旦 健康同行”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大型義診活動在楊浦濱江東方漁人碼頭舉行。現場不僅有超120位復旦醫療專家現場義診,復旦上醫科普講堂也同步開啟直播,全方位為市民的健康“撐腰”。
新聞周刊丨首位來自民營企業的院士!王堅說他一直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 - 天天要聞

新聞周刊丨首位來自民營企業的院士!王堅說他一直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

任務代號021,寓意從0到1的突破;一箭12星,均搭載星載智算系統、星間通信系統。5月14日,全球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標誌着我國在太空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作為此次太空計算衛星星座研發的主導機構,之江實驗室,負責星載智能計算機與AI模型。5月16日,發射已經過去了48小時,...
沙塵天氣為何頻襲西北地區?如何預防? - 天天要聞

沙塵天氣為何頻襲西北地區?如何預防?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蘭州5月17日電(記者王朋)立夏過後,西北地區仍然多次出現沙塵天氣,局地甚至出現沙塵暴。今年春季以來,沙塵天氣頻襲西北,個別地方沙塵天氣較歷年同期偏多。為何沙塵天氣頻頻來襲?沙塵天氣往往在冬春季節多發,為何波及夏天?公眾
科學盛宴!中國科學院第21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科學盛宴!中國科學院第21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啟動

來源:新華社 與大科學裝置近距離接觸,聆聽院士專家講解科學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學現象……5月17日,中國科學院第21屆公眾科學日活動正式啟動。中國科學院院屬單位17日至18日將組織近400場科普活動,為公眾奉上一場精彩紛呈的科學盛宴。
民間神獸 馬蜂 - 天天要聞

民間神獸 馬蜂

馬蜂,這種在我們生活環境中並不陌生的昆蟲,常常帶着讓人又懼又奇的色彩。當它們在屋檐下築起蜂巢,或是成群飛舞時,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多數人對馬蜂的印象可能僅停留在其蜇人時帶來的疼痛與恐懼上,然而,馬蜂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