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有生命之源,實錘了。2022年9月23日,日本航空研究機構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震驚世界,他們的探測器隼鳥二號在小行星龍宮上採集到的沙石樣本中,檢測出了液態水的存在,這意味着什麼呢?
為何科學家在尋找生命星球的時候,首先就要看有沒有水的存在,水和生命誕生有着怎樣密切的關係呢?長按三秒,館長將和大家一起一探究竟。值得注意的是,隼鳥二號這次發現的水是存在於結晶體之內的,在以往的探測中,我們多次推斷可能有水的存在,但真實的發現液態水還是第一次。而且在發現的液態水中,含有鹽分和探知的存在。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物存在的必要條件之一。
在我們地球上,無論是高級物種,還是單細胞生物,或者是真菌、微生物,他們的存在都離不開液態水。可能你不認同,但是我們地球上已知的生命形式,都不可能脫離水而單獨存在。而且,液態水我們都知道,是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發現液態水,也就是說有氧氣的存在,而氧氣也是生物存在的條件之一,增大了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在外太空的星球上,水如此珍貴稀有,那麼地球上的水究竟是哪裡來的呢?在浩瀚的宇宙中,大部分的天體都是由氣體構成,99%以上的元素都是由氫氣和氦氣組成,同時具備岩石、土壤、水的地球,一出生就註定與眾不同,地表71%都是水構成的。
那麼地球上這些水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目前對於地球水的來源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派認為地球上本身就有水,他們認為在地球形成的時候,氫原子和氧原子在一定的條件下形成了水。但有人立刻反駁,地球形成之初沒有大氣層,而且溫度非常高,即使有水的存在,也會立刻蒸發。但他們的支持者又拿出了證據,一種尖晶橄欖石,也稱為林伍德石,這種石頭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地殼之中。
科學家對這種石頭進行了探測,石頭中水分子的含量較高,在距離地表四百千米到六百千米,左右的伍德石中,100萬個晶體分子中有1.5萬個水分子。而且伍德石的儲量巨大,根據推測地球現存伍德石中水分子的含量,是地表現存水,包括所有的海洋、湖泊、河流、水蒸汽總量的三倍多。而另一派則認為,地球的水來自於彗星,他們堅持是星撞擊地球時帶來了水和其他的有機物,形成了原始生命。地球水的來源和地球生命來源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們爭論的焦點,日本隼鳥二號帶回來的岩石樣本,將為這個爭論提供更多的佐證。
其實早在今年6月,隼鳥二號還在探測的小行星岩石樣本中,發現了20多種氨基酸。眾所周知,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也就是說,小行星上很可能存在生命物質,當時也引起了人們對於地球生命起源的廣泛熱議。對於地球的生命緣起的看法,也有兩派,一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就是我們本土繁育出來的。
在地球城形成之初,自然環境一直不太穩定,在某種極端的條件下形成了生命物質,比如說氨基酸。後來地球的自然地理環境趨於穩定,在適宜的溫度下,生命開始進化、繁衍,並且,本土派提出了最有力的反駁,如果地球都沒有辦法孕育出生命。那麼,各方面條件不如地球的小行星憑什麼可以呢?
另一派則認為,生命是源於外太空,而我們也只是天外來客,暫時寄居在地球。至於我們是怎麼來的又成了一個問題,像亞特蘭蒂斯、三星堆、瑪雅文明,出土的一些文物似乎都昭示着,另一種比由人類文明更高級的文明形式存在,很多石刻記錄著有人坐着宇宙飛船來到地球。人類文明的尋根之旅,還有很長一段都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