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2022年07月04日20:48:30 科學 1449

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在138億年前,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熱量無限大、質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這個點爆炸以後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在宇宙大爆炸之後, 宇宙中的天體開始形成,我們所看到的行星、恆星、彗星、中子星、 小行星這些都是宇宙大爆炸之後產生的,我們的地球就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在太陽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還有一顆冥王星、曾經冥王星也屬於一顆行星,但是後來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太小了,於是就將冥王星踢出了行星的行列,目前太陽系只剩下了八大行星,在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這顆行星誕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現給地球這顆行星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類出現以後,解開了地球上很多的奧秘,現在人類還在不斷的探索太陽系的奧秘。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不過科學家在探索太陽系時,發現在太陽系的邊緣位置還存在一個引力源,這個引力源到底是什麼?曾經在1846年的時候,科學家戈特費里德.加勒發現了海王星,從那以後,科學家們就一直在尋找第九大行星,可能很多人看到這裡會說,冥王星不就是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嗎?雖然冥王星曾經被列為第九大行星,但是冥王星的體積和質量都太小了,根本不能夠算是一顆行星,而科學家所指的第九大行星,是和海王星、海王星一樣大的行星。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一直都認為在太陽系的邊緣位置,還存在一顆行星呢?因為科學家在觀測柯伊伯帶時發現,柯伊伯帶中有6顆天體運動軌跡非常異常,這6顆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但是它們的傾角都是不同的,有很多科學家認為,如果在自然情況下,它們的傾角應該是一樣的,而出現傾角不同的概率只有14000分之一,所以不少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的邊緣位置,一定還存在一顆神秘的行星,由於這顆行星的引力很大,所以它能夠影響柯伊伯帶中的6顆天體運動。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曾經有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存在一顆小型黑洞,相信很多人對黑洞都不陌生,黑洞在很早的時候就被科學家提出來了,但是由於當時人類的科技不夠發達, 所以科學家一直都沒有在宇宙中發現黑洞,後來隨着人類科技的進步,現在人類已經在宇宙中找到了黑洞,也證明了黑洞是真實存在宇宙中的,如果說黑洞存在太陽系的邊緣,那麼太陽系周圍的天體應該都會被黑洞吞噬,但是目前科學家並沒有發現太陽系邊緣的天體被黑洞吞噬,科學家認為,黑洞在吞噬物質時,會發出耀斑。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人類應該能夠觀測到,既然到現在為止,科學家都沒有在太陽系邊緣發現耀斑,這說明太陽系邊緣的神秘天體不可能是黑洞,而是一顆行星,關於第九大行星的說法,在科學界一直有很多傳說,科學家將第九大行星稱為是尼比魯星,科學家經過研究得出,這顆神秘的行星質量大約是冥王星的4500倍,也就是地球質量的10倍,而這顆行星的運動軌道很長,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大約有2250億公里,這麼長的運動軌道,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非常久。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有很多科學家猜測,第九大行星要麼隱藏在柯伊伯帶中,要麼隱藏在奧爾特星雲裡面,而這兩個區域都是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地帶,裡面包含了無數顆小行星,想要在這些小行星地帶裡面找到這顆行星,真的是非常困難。有很多人認為,想要找到這顆行星,我們至少需要確定它的大概位置,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找出這顆行星來,但是現在科學家對第九大行星的信息了解非常少,不過考古學家曾經在考古的時候,發現了蘇美爾文明遺址,遺址中有一塊石板,在這個石板上標有12個天體,科學家認為,這12個天體應該是太陽、月亮、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但是還有一顆我們沒有發現的天體,科學家認為這顆我們沒有發現的天體就是第九大行星,根據記載,這顆行星公轉周期大約是3600年,這說明這顆行星的運行軌道非常長,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60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發現這些天體的,要知道6000多年前,人類還處於原始社會,每天都在為吃飯發愁,難道說,在6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經有這麼發達的科技了?或者說地球上曾經真的存在過史前文明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關於史前文明的記載也有很多,比如說瑪雅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樓蘭文明等等,這些文明基本上都是在一夜之間消失的,有很多人認為,這些文明都被外星人接走了,而且這些文明留下的建築到現在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如果按照人類發展歷史來看,在幾千年前,人類根本不可能建造出金字塔、巨型石像等等這些高大的建築物來,所以科學家不得不懷疑,它們曾經收到過外星文明的幫助,或者說在很早以前,外星文明曾經來到過地球,而這些神秘的建造其實就是外星文明建造的。

冥王星軌道外還有一個引力源,科學家:可能是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 - 天天要聞

不過後來外星人離開了地球,所以這些建造就成了無法解開的謎,雖然這些都是科學家的猜想,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小編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的科技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未來隨着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一定能夠解開這些奧秘,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布,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