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2024年06月26日07:10:16 科學 3843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

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

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作人員遙控插秧機停靠田邊,為其及時補充秧盤,插秧機又不知疲倦地繼續“忙碌”起來。

今年這批水稻,從選種、育秧、種植和收割,到稻穀烘乾、倉儲和加工,全過程將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和數字化。其奧秘在於田埂之上的兩幢白色廠房——育秧基地和烘乾倉儲中心,裡面的設備為好米的誕生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五穀豐登,不僅來自風調雨順的自然饋贈,更離不開以農業科技為支撐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升。

圍繞種好一粒米揮灑汗水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所在地,曾是一片乏人問津的墾區,上海東禾九穀開心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軍旗和他的團隊用12年時間,圍繞種好一粒米,將這裡打造成現代農業樣板。

走進農場,自動駕駛拖拉機、全自動插秧機、耘田除草機、智能收割機、大疆大型無人機等一台台新型智能農機令人目不暇接,育秧系統、烘乾倉儲系統、大米加工系統等一系列現代科技設備也盡現眼前。

杜軍旗望着綠油油的稻田打趣說:“最早我們只是想種點好米給家人和朋友吃。” 10多年前,他還在浦東從事it工作,2012年回浙江東陽老家探親之際,看到大量閑置農田,他立刻心生感慨,儘管早早離開鄉村讀書就業,對農業、農村、農民卻有着真切情感。因此,在it行業做得風生水起時,杜軍旗決定將事業重心轉向農業,經考察後,把創業地點落位於崇明,並選取由上海農科院精心選育的“早玉香粳”稻米品種進行種植。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立農的“基因”已被植入。在“機器換人”有序推進下,東禾九穀從事農業生產的員工也越來越年輕,平均年齡不到35歲。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還確保了種植的生態環保。比如種子溫湯消毒設備,利用巴氏消毒原理進行種子消毒,不產生任何污染。再比如用耘田除草機除草,可以避免使用化學藥劑。

圍繞種好一粒米,揮灑汗水,收穫碩果。2023年12月7日,被譽為“大米界奧運會”的第四屆國際米食味品鑒大會中國賽區活動舉行,東禾九穀選送的越光和南粳46大米獲得皇冠綜合組金獎。

以“科技力”提升“聲望值”

智能農機在田野里奔騰輾轉,自動播種、施肥、收割。科技與農業融合,描繪着最時尚、最具創造力的鄉村圖景,農業正從“體力活”變為“智力活”。

“藏糧於技”的主旋律在田間奏響。實現農業現代化,在節約人力物力的同時,保證大米的口感。吃過東禾九穀大米的客戶清一色反饋:好吃、放心。

杜軍旗的願望不止於消費端供給。東禾九穀以“米文化”為延伸,積極發展鄉村休閑旅遊,先後建成大米館、悅泊鄉等稻米主題休閑空間和鄉村酒店。遊客可以在大米館的文化互動體驗空間,了解關於“米”的文化和傳承,也可以在農場里體驗夏天插秧、秋天收稻,入住稻田邊的鄉村酒店,品嘗從農場現采現做的綠色有機食物。

“這裡不只是單純的大米種植基地,更是一個宜產、宜學、宜居、宜養的現代化生態鄉村空間。”從“種好一粒米”到“講好一粒米的故事”,杜軍旗在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又邁出重要一步。

提到時下熱詞“新質生產力”,杜軍旗有着自己的深入思考。既要抓住“新”,聚焦農業科技創新,也要實現“廣”,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廣,挖掘更多農業人才。“東禾九穀走的每一步都抓住了時代的機遇,也都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我們將繼續努力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用未來的邏輯做農業,向未來要發展方向,為促進城鄉互動和融合作出貢獻。”

生逢盛世,恰逢其時,為鄉村振興帶來新的想法和思路讓杜軍旗忙得不亦樂乎。今年,東禾九穀還將以稻米文化園二期項目建設為契機,進一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稻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

>> 觀察員點評

上海前灘新興產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周學強認為,一粒米雖小,背後卻是農業新質生產力育成的生動圖景: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新農人+一系列新農機的廣泛應用+“引一接二連三”的新商業模式。

現代農業正同時向多個新興領域發展,但其核心要義都是利用創新技術,實現更智敏的規劃和更智能的管理,以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

農業科創是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板塊,期待職能部門以滿腔熱忱對待一切新生事物,打造容小、容缺、容慢、容錯的寬容環境和機制,為上海新農人鼓勁加油,為超大城市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壯大支招賦能。

  作者:史博臻

文:史博臻圖:史博臻編輯:傅璐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證明:經常自拍,可解鎖這3大硬核好處→ - 天天要聞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證明:經常自拍,可解鎖這3大硬核好處→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經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隨手曬自拍照嗎?說到自拍,在如今的時代,這已經是極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為一種記錄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為我們自拍的理由,旅遊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門散步,我們也可以自拍一張。
柳州發現3萬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縮長眠,牙齒萬年不腐 - 天天要聞

柳州發現3萬年前古墓,女性墓主蜷縮長眠,牙齒萬年不腐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徐 來編輯|徐 來《——【·前言·】——》廣西柳州鳳岩遺址,又挖出一具3萬年前古人骨骼。
純國產!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強 - 天天要聞

純國產!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取得突破,3C6000系列芯片有多強

長期以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深受西方技術的影響,學習和借鑒一直是發展的主旋律。然而,中國的科研團隊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從未停止自主研發的腳步,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期,西方媒體紛紛報道,中國在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領域均實現了重大突破
234億元!科研投入創新高,螞蟻AI再進化 - 天天要聞

234億元!科研投入創新高,螞蟻AI再進化

6月30日,螞蟻集團發布的《2024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引發關注。從報告內容看,螞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實施三年後,進行了整體刷新,AI是一大關鍵詞,聚焦場景包括醫療服務、理財服務等。技術始終是螞蟻戰略的底色,《報告》顯示,螞蟻2024年科研投入高達234.5億元,連續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營收10%,巨額...
當自然邂逅科技:植物醫生在央視“大國品牌”綻放東方美力 - 天天要聞

當自然邂逅科技:植物醫生在央視“大國品牌”綻放東方美力

在美妝行業沉迷“概念營銷”的當下,植物醫生以一項硬核專利撕開競爭裂口,自2014年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攜手共建“中科昆植植物醫生研發中心”,十年砥礪前行,結下累累碩果,其核心成分石斛寡糖的發現,為肌膚抗衰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動物園的狼倒斃水塘邊無人過問?相關方回應:已剖檢屬打架溺水,將製作標本 - 天天要聞

動物園的狼倒斃水塘邊無人過問?相關方回應:已剖檢屬打架溺水,將製作標本

6月28日,有網友反映山西省太原動物園有一頭狼死亡在水塘邊無人處理。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從動物園和園林局證實,已經過剖檢確定這頭狼是因為打架溺水死亡,園方會做成標本處理。>>>網友發視頻遊客詢問動物園的狼為啥倒斃水塘邊6月28日,網友發布時長21秒的現場視頻顯示,在動物園一處水塘邊,一頭狼疑似口部有血跡,屍體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