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2024年05月21日17:40:56 科學 6051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

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新聞發布會現場。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重慶是全國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之一,全市現有野生維管植物近6000種,陸生野生脊椎動物800餘種,江河魚類18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84種、動物128種,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60餘種。因此,加強重慶生物多樣性保護,對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雲陽掌突蟾。

近年來,重慶市通過強化頂層設計、開展調查觀測、評估禁漁成效、系統保護利用等舉措,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走深走實。

在強化頂層設計方面,重慶成立由17個部門(單位)組成的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委員會,統籌推進全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同時,印發《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2022—2025年)》,部署分解目標任務,並納入市政府績效考核督查督辦。

在開展調查觀測方面,完成14個區縣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及評估,持續推進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專項調查顯示全市分布黑葉猴263隻,在19個區縣發現林麝。完成農業野生植物資源富集區調查,更新農業野生植物資源數據庫。建設觀測網絡,布設陰條嶺、武陵山、金佛山、華鎣山等4個生物多樣性綜合觀測站及36個固定觀測點。連續多年在江津綦河流域監測到中華秋沙鴨穩定越冬種群,發現雲陽掌突蟾、金佛山尖尾天牛、巫山黃芩、巫溪馬鈴苣苔等全球新物種。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中華秋沙鴨在綦河越冬。李莉莉、瞿明斌/攝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長江鱘。資料圖

在實施長期監測,評估禁漁成效方面,完成市內14條重要河流及6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布設監測點41個,常年開展魚類資源監測。完成長江、嘉陵江、烏江幹流135個產卵場核查。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監測船單船捕撈量由禁捕前3.6千克/船·天增加到22.2千克/船·天,魚類資源量明顯增加;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胭脂魚從1尾增加到105尾,岩原鯉從3尾增加到353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

此外,重慶還堅持多措並舉,系統保護利用。嚴格就地保護,累計建成自然保護地218個,佔全市國土面積15.4%,90%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數和典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陰條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 謝智強/攝

落實遷地保護,實施植物擴繁中心建設、瀕危物種保護研究等項目30餘個,建成銀杉、水杉擴繁基地7個,保護魚類收容救護中心4個。重慶動物園繁殖珍稀野生動物45種249隻,救護動物71種207隻,首次成功救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金雕、北領角鴞。

強化拯救保護,啟動雪寶山白冠長尾雉野化放歸試驗;升級建成崖柏科研繁育基地,累計野外回歸崖柏3200畝、52萬株;開展圓口銅魚、長鰭吻鮈人工繁育研究,建設接力保種基地,珍稀瀕危物種數量穩中有升。

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2023年完成營造林500萬畝、水土流失治理2133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266.7平方公里、“坡坎崖”綠化美化220萬平方米,新增城市綠地1500餘萬平方米。廣陽島、銅鑼山礦區生態修復入選全國山水工程首批15個優秀典型案例,併入選聯合國“生態恢復十年”優秀案例。全市森林覆蓋率從2012年的42.1%提升至2023年的55.06%,躋身全國前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布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布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器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器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