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2024年06月11日16:44:04 科學 1198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綜述

你是否曾經仰望夜空,想象月球上的景象?或許你認為它是一個神秘而活躍的天體,充滿了未解之謎和未來的可能性。

然而,中國著名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卻提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觀點:月球早在20億年前就已經“死亡”,成了一具空殼。這一說法顛覆了我們對月球的傳統認知,讓人不禁疑惑,月球真的早已失去了它的活力嗎?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月球的演化歷史

在探討月球“死亡”的觀點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月球的形成與演化歷史。月球形成於約45億年前,在其形成後的數億年內經歷了頻繁的撞擊事件,這些撞擊形成了月球表面的許多大型撞擊盆地,

如南極-艾特肯盆地和風暴洋盆地。此期間,月球內部的地質活動也非常活躍,廣泛的火山活動使大量熔岩噴發到表面,形成了月球的玄武岩平原,也稱為月海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隨着時間的推移,月球內部的熱源逐漸耗盡,火山活動逐步減少並最終停止。中國“嫦娥”系列探測器帶回的月岩樣本使得科學家發現了來自年輕玄武岩的證據,這些岩石形成於大約20億年前,科學家推測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在20億年前達到了一個高峰,然後急劇下降,這一發現表明,在這個時間點之後,月球的內部活動基本上停止了。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雖然月球內部的地質活動已經停止,但其表面仍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月球表面逐漸發生風化的同時繼續受到小行星彗星的撞擊,形成了眾多的撞擊坑,這些坑的分布和密度提供了重要的地質年代學信息

科學家通過對月球收集來的樣本不斷的分析,發現它們缺乏高濃度的放射性元素這些研究結果支持了月球內部逐漸冷卻,最終成為一具“空殼”的理論。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的“死亡”

歐陽自遠的研究始於對月球探測數據的深入分析。他通過嫦娥系列任務獲取的數據,結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逐步揭示了月球內部地質活動的終結過程。

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和任務執行,為月球地質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持。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嫦娥任務通過探測器攜帶的多種科學儀器,獲取了月球表面和內部的大量數據。例如,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着陸和巡視任務,提供了月球表面高分辨率的地質圖像和岩石樣本。嫦娥五號任務則成功返回地球,帶回了月球樣本,為實驗室分析提供了寶貴的實物依據。

歐陽自遠及其團隊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月球內部“死亡”的過程。他們提出,月球在20億年前開始失去內部熱量,導致火山活動逐漸減少。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月球的岩漿海洋逐漸凝固,熱源逐漸消失,使得月球的內部活動停止。這一過程使月球成為了一顆死寂的天體,僅剩外殼。

歐陽自遠對月球內部死亡的研究,揭示了月球地質活動終結的過程和原因,為月球科學研究和未來探測提供了重要指導。通過嫦娥任務的數據支持和樣本分析,歐陽自遠和他的團隊成功地確定了月球在20億年前成為“空殼”的理論。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月球成為“空殼”的影響

月球內部的“死亡”對其表面特徵和未來探索具有深遠影響。月球表面的地質活動基本停止,使其表面相對穩定,意味着其地質活動對未來月球基地的建設和維護不會構成威脅,適合作為未來人類基地的潛在地點。

月球成為“空殼”也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早期太陽系歷史的獨特機會。由於月球表面缺乏大氣層的保護,其地質結構和表面特徵幾乎沒有受到侵蝕,這使得月球成為了解早期太陽系和地球歷史的“時間膠囊”。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通過研究月球表面和內部的樣本,科學家可以追溯太陽系的演化歷史,揭示許多未解之謎。

月球的“死亡”也為未來的空間探索和資源開發提供了新的方向。雖然月球內部不再活躍,但其表面仍然蘊藏着豐富的礦產資源,如氦-3,這是一種潛在的清潔能源

月球表面的穩定性和資源的豐富性使其成為未來人類太空探索和開發的重要目標。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月球成為空殼的研究還對行星內部活動的對比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科學家們通過比較地球和月球的地質活動,得以更深入地理解行星內部熱演化和地質活動的驅動機制。

地球目前仍有活躍的火山和地震活動,而月球則已經停止了地質活動。通過對比兩者的差異,科學家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行星內部的熱動力學和結構變化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結尾

歐陽自遠關於月球“死亡”的觀點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我們最熟悉的天體。雖然月球早在20億年前就失去了內部的活力,成為了一具“空殼”,但它仍然對我們了解太陽系的過去和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月球的“死亡”並不意味着其失去了價值,反而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更為靜止、穩定的研究對象。通過繼續探索月球,我們將能夠揭示更多關於太陽系和地球自身歷史的秘密,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未來的可能性。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稱:月球已死!它在20億年前成了一具空殼 - 天天要聞

最後,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認識2種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聞

認識2種丁酸衍生物

丁酸鈉與三丁酸甘油酯作為丁酸的衍生物,在動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質。他們的主要生物學功能來源於丁酸。腸道上皮細胞優先選用丁酸作為能量源。作為一種短鏈脂肪酸,丁酸在進入小腸後部分以非離子形式被腸道黏膜細胞吸走,直接為腸黏膜細胞生長和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 天天要聞

米東區:這一電化學儲能電站項目推進中

(米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黃鵬報道)7月9日,記者在位於米東區北部沙漠東北部的新疆華電烏魯木齊光伏基地100萬千瓦/400萬千瓦時獨立新型儲能示範項目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吊裝調試。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是全國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 天天要聞

腦圖譜大科學計劃時機已來!中國科學家十項成果給大腦繪高清地圖

人類大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織,要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細胞種類和神經聯接規律,近日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系列成果給大腦繪製“高清地圖”。 7月10日深夜,中國科學家聯合發布介觀腦圖譜系列成果,實現從嚙齒類到靈長類大腦的跨越。10項成果以專題論文集的形式集中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神經元》《發育...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 天天要聞

國際突破!中大培育光子“雙胞胎”,輻射強度達單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王雪華、劉進教授團隊主導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腔誘導自發雙光子輻射方案,在國際上率先實現與單光子輻射強度相當的自發雙光子輻射,研發出保真度高達99.4%的按需觸發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 天天要聞

微型肝臟,是未來希望,還是科技烏托邦

文︱陸棄隨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續攀升,傳統器官捐獻嚴重不足的問題愈發凸顯。美國初創企業LyGenesis推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創新方案:通過將供體肝細胞注射至患者體內淋巴結中培育“微型肝臟”,嘗試在患者自身體內製造可替代肝臟功能的器官。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 天天要聞

“軟黃金”冬蟲夏草,你真的了解嗎?

冬蟲夏草千年傳承的滋補良藥採藥人的尋覓自公元780年起冬蟲夏草便以其獨特的藥用價值被載入史冊從《藏本草》到《中國藥典》均有記載李時珍更將其譽為“人身不老葯”贊其兼具蟲之陽剛與草之陰柔成為中藥中獨一無二的“陰陽同補”聖品享有“東方聖草”“葯中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 天天要聞

【鏈博傳奇】中國中車:塑軌道之“鏈”,與世界同行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車”)是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的“鏈”主企業,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製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清潔能源裝備骨幹企業。當前,中國中車搭建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研發平台,構建了完整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體系,開創了軌道交通裝備和清潔能源裝...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 天天要聞

全國AI精英宜賓對決 長江首城創新大賽點燃人工智能新引擎

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