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保目錄公布,119種葯平均降價五成,新冠藥物被納入

2020年12月29日20:10:22 健康 1904

導讀

國家醫保局決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目錄。

來源:醫脈通

作者:小脈

本文由醫脈通編輯綜合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2月28日上午,國家醫保局在北京召開2020年醫保藥品目錄新聞發布會,發布最新版本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以下簡稱《2020年藥品目錄》)。

今年國家醫保局共對162種藥品進行了談判,談判成功119種(其中目錄外96種,目錄內23種),成功率73.46%,平均降價50.64%。本次目錄調整共新調入119種藥品(含獨家藥品96種,非獨家藥品23種)。

新醫保目錄公布,119種葯平均降價五成,新冠藥物被納入 - 天天要聞

圖源:央視新聞

經過本次目錄調整,119種藥品被調入目錄,29種藥品被調出目錄,最終調整後的《2020年藥品目錄》內共計2800種藥品,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中西藥比例基本持平。

本次醫保目錄調整與以往相比有何不同與亮點?

1.首次實行申報制

根據國家醫保局下發的《2020年藥品目錄》解讀信息顯示,不同於前幾輪調整將“所有已上市藥品”納入評審範圍的做法,今年首次實行申報制,即符合今年調整方案所列條件的目錄外藥品才可被納入調整範圍。目錄外藥品的調整範圍實現了從“海選”向“優選”的轉變。

2.降價調入最多,治療領域最廣

與往年相比,本次調整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談判降價調入的藥品數量最多,惠及的治療領域最廣泛。

本次,國家醫保局共對162種藥品進行了談判,談判成功119種(其中目錄外96種,目錄內23種),成功率73.46%,平均降價50.64%。本次目錄調整共新調入119種藥品(含獨家藥品96種,非獨家藥品23種),這些藥品共涉及31個臨床組別,占所有臨床組別的86%,患者受益面非常廣泛,患者的獲得感會更加強烈。

3.治療新冠肺炎藥品全部納入醫保目錄

本次調整,高度重視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品的保障工作,將利巴韋林注射液、阿比多爾顆粒等藥品調入目錄,最新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所列藥品已被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以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

納入調整的目錄外藥品,有何考慮?

根據《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今年調整的目錄外藥品主要有7類:

1.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藥;

2.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的藥品;

3.被相關部門納入急需境外新藥名單、鼓勵仿製葯目錄或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藥品;

4.納入國家集中帶量採購範圍集采成功的藥品;

5.2015年1月1日以後獲批上市的藥品;

6.2015年1月1日以後適應症、功能主治等發生重大變化的藥品;

7.考慮到各省原自行增補藥品的用藥延續性,本次也將“納入5個及以上省級醫保藥品目錄的藥品”納入調整範圍。

根據申報條件,共計704種目錄外藥品申報成功。

設定申報條件的主要考慮是:

1.更好滿足臨床需求。

例如新冠肺炎治療用藥、臨床急需或鼓勵仿製的藥品、國家基本藥物、集采中選藥品等。

2.更好與新葯審批工作銜接,實現藥品審批與醫保評審“無縫銜接”,體現鼓勵新葯創製的導向。

例如新上市的藥品,新批准修改功能主治或適應症的藥品。

3.照顧臨床用藥延續性。

例如納入5個及以上省級醫保藥品目錄的藥品,也被納入調整範圍。

29種藥品為何被調出醫保目錄?

國家醫保局發布的《2020年藥品目錄》解讀信息稱:經專家評審,共計29種藥品被調出目錄,主要為臨床價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者被葯監部門撤銷文號成為“殭屍葯”等品種。這些藥品的調出,經過了專家反覆論證,嚴格按程序確定的。專家們在評審過程中,將可替代性作為一項重要指標,被調出的藥品目錄內均有療效相當或更好的藥物可供替代。同時,這些藥品的調出,為更多新葯、好葯納入目錄騰出了空間。

14種抗癌藥降價,新增17種抗癌藥

據國家醫保局介紹,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伊始,就組織開展了抗癌藥專項准入談判,最終17種藥品談判成功納入目錄,並於今年底協議到期。這17種抗癌藥中,3種藥品有仿製葯上市被納入乙類管理。14種獨家藥品按規則進行了續約或再次談判,平均降幅為14.95%,其中個別一線抗癌藥降幅超過60%。經測算,14種抗癌藥降價,預計2021年可為癌症患者節省30餘億元。

同時,本次調整還新增了17種抗癌藥,其中包括PD-1、侖伐替尼等新葯好葯,目錄內癌症用藥的保障水平明顯提升。

國家醫保局稱,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的調整工作12月份才結束。為了給地方醫保部門和經辦機構預留系統調整、政策銜接、人員培訓等方面的時間,國家醫保局決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目錄。

責編 小脈 蘇沐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說到“健康水”,你腦子裡會浮現什麼?是清晨一杯溫開水,還是晚飯後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飲料,它看似健康,其實卻是“偽裝者”,不僅會促炎、促癌,還會悄悄加劇你的焦慮——你還會相信它嗎?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要揭開的,就是:“果汁飲
“AI老中醫”望聞問切,折射廣東醫療賽道“新布局” - 天天要聞

“AI老中醫”望聞問切,折射廣東醫療賽道“新布局”

清晨,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數智門診里,患者鄧先生坐在四診儀前,這台設備搶先一步完成了“望聞問切”——它既可捕捉舌苔的毫釐變化,亦可描摹脈搏的陰陽浮沉。根據之前的智能預診,短短數分鐘,一份融合中醫辨證思維與西醫循證邏輯的診療方案已然傳輸到醫生的電腦屏幕。這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全國首個全流程中醫數...
全科服務進濠江,南科大醫學院用青春護航健康路 - 天天要聞

全科服務進濠江,南科大醫學院用青春護航健康路

為應對汕頭市濠江區達濠街道留守老人慢性病高發、兒童醫療資源匱乏及環衛工人健康保護意識薄弱等問題,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團委聯合龍華區人民醫院,於6月23日至25日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百千萬工程”下鄉義診服務行動。本次活動由醫學院團委書記李琳童帶隊,醫學院研究生張瑩和本科生汪心迪同學為隊長與龍華區人民醫院全科醫...
南科大醫學院開展“百千萬工程”義診行動,為基層居民送上“健康大禮包” - 天天要聞

南科大醫學院開展“百千萬工程”義診行動,為基層居民送上“健康大禮包”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團委聯合龍華區人民醫院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百千萬工程”“下鄉義診服務行動”。本次活動由醫學院團委書記李琳童帶隊,醫學院研究生張瑩和本科生汪心迪同學為隊長與龍華區人民醫院全科醫生皮貴榮、陽堅、莫海霞共同參與和指導各項工作。本次活動聚焦“防-治-管”一體化全科服務,涵蓋健康篩查、義診...
“手掌割傷,醫生讓檢查前列腺等”,最新回應 - 天天要聞

“手掌割傷,醫生讓檢查前列腺等”,最新回應

近日,江蘇宜興一患者自稱前往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就診時被“過度檢查”一事引發關注。7月1日,南都記者向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進行求證,接線人員稱醫院內部正在處理之中,目前涉事醫生已暫停出診;宜興市衛生健康委回應南都記者表示,目前針對該事件已在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