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位癌到浸潤癌:癌症發展的三個關鍵階段,一文讀懂區別與應對

2025年05月16日06:22:06 健康 1014

癌症不是突然 “爆發” 的!從 “橘子霉變” 看癌症發展。你可以把人體比作一個橘子,癌症的發生就像橘子從表皮霉變逐漸深入果肉的過程。

臨床上,我們常聽到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 這三個術語,它們正是癌症發展的三個關鍵階段。理解它們的區別,能幫助我們科學認識病情,抓住最佳治療時機。

(一)原位癌:局限在上皮層的 “0 期癌”,治癒希望近 100%

1. 定義與特點:癌細胞的 “原地踏步”

原位癌是癌細胞僅局限在上皮層內,未突破基底膜(相當於一層 “保護屏障”),也未侵犯周圍組織或發生轉移的早期病變。

常見於宮頸、乳腺、皮膚等部位,比如宮頸原位癌、乳腺導管原位癌。此時的癌細胞就像橘子表皮的 “局部霉變”,尚未侵入果肉。

從原位癌到浸潤癌:癌症發展的三個關鍵階段,一文讀懂區別與應對 - 天天要聞

2. 治療與預後:手術切除即可 “連根拔起”

由於病變局限,通過手術完整切除病灶即可治癒,術後無需放化療,5 年生存率接近 100%。

(二)微浸潤癌:突破基底膜的 “早期侵襲”,仍屬可根治階段

1. 定義與特點:癌細胞的 “試探性擴散”

癌細胞突破基底膜,向周圍間質浸潤,但浸潤深度通常<5mm(不同器官標準略有差異),好比橘子表皮的霉變剛剛滲入淺層果肉,範圍極小。與原位癌相比,它已具備輕微侵襲性,但尚未形成血管或淋巴轉移。

從原位癌到浸潤癌:癌症發展的三個關鍵階段,一文讀懂區別與應對 - 天天要聞

2. 治療與預後:手術為主,定期複查是關鍵

手術切除是主要治療手段,多數患者術後無需輔助治療,5 年生存率可達 95% 以上。

但因存在極微小轉移風險,需定期隨訪(如影像學檢查、腫瘤標誌物監測),若早期發現複發,仍可通過個體化方案控制。

(三)浸潤癌:深度侵襲的 “危險階段”,治療需綜合干預

1. 定義與特點:癌細胞的 “全面擴散”

癌細胞浸潤深度>5mm,廣泛侵犯周圍組織,並可能通過血管、淋巴管轉移到淋巴結或遠處器官(如肺、肝、骨),相當於橘子果肉大面積腐爛,甚至影響整個果實。

從原位癌到浸潤癌:癌症發展的三個關鍵階段,一文讀懂區別與應對 - 天天要聞

根據浸潤程度,可分為早期浸潤癌(局部浸潤)和中晚期浸潤癌(轉移播散)。

2. 治療與預後:多學科治療,預後差異大

治療以手術為主,結合放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方案。早期浸潤癌(如 Ⅰ 期肺癌)術後 5 年生存率約 70%-80%,但中晚期患者預後明顯下降。

從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本質是癌細胞從 “原地生長” 到 “局部侵襲” 再到 “全身擴散” 的過程。

三者的核心區別在於:是否突破基底膜(原位癌 vs 微浸潤 / 浸潤癌)、浸潤深度與範圍(微浸潤 vs 浸潤癌),以及由此帶來的治療方案和預後差異。

作為腫瘤科醫生,我想強調:癌症並非 “絕症”,尤其是前兩個階段,通過規範治療完全可能實現臨床治癒建議大家重視體檢(如胃腸鏡、乳腺鉬靶、低劑量 CT),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諮詢專業醫生,避免因 “談癌色變” 延誤最佳時機。

記住:早期癌症就像 “剛霉變的橘子”,剝去壞損部分,依然能擁有健康的 “果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福建中醫藥大學舉辦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授帽傳光活動 - 天天要聞

福建中醫藥大學舉辦紀念“5・12”國際護士節授帽傳光活動

5月11日晚,福建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舉辦第二十一屆授帽傳光活動,為護理學2022級即將下點實習的學生授帽傳光。護理學院院長葛莉教授在儀式中致辭,並向護理同仁與未來的“白衣天使”送上節日祝福。在火種採集與授帽傳光環節中,象徵著南丁格爾精神的燭火,在同學們手中傳遞。前輩們將潔白的燕尾帽輕輕置於同學們頭頂,這一...
鹽酸羅通定片,快速入睡,減少覺醒次數,必須牢記這4個副作用 - 天天要聞

鹽酸羅通定片,快速入睡,減少覺醒次數,必須牢記這4個副作用

現實生活中,像劉先生一樣飽受失眠困擾的人並不少見。由於工作壓力大,加上長期精神緊張,劉先生逐漸出現了睡眠障礙。每當夜幕降臨之時,她內心就充滿了焦慮:無法順利入睡,或睡着後頻繁覺醒,不斷失眠的夜晚使她越來越疲憊,甚至影響到了日間工作和人際關係
蛋白質高到“犯規”的食物大揭秘!吃對它們,肌肉“蹭蹭”長! - 天天要聞

蛋白質高到“犯規”的食物大揭秘!吃對它們,肌肉“蹭蹭”長!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構成人體細胞和組織的重要成分,在身體生長發育、修復組織、增強免疫力等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無論是健身增肌,還是維持日常身體健康,攝入充足的蛋白質都至關重要。那麼,蛋白質高的食物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盤點。一、動
東南亞首例!湘雅專家在新加坡完成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術 - 天天要聞

東南亞首例!湘雅專家在新加坡完成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術

5月6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王偉教授應邀在新加坡最大的公立醫院 Tan Tock Seng Hospital,同該院大外科兼血管外科主任 Glenn Tan Wei Leong教授共同完成了東南亞第一例定製開窗支架治療主動脈弓動脈瘤的微創介入手術。這也是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血管外科“醫工結合”的新技術產品首次走入東南亞,標誌着“中國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