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後,三個豆子一起煮,祛濕氣、健脾胃、助睡眠,現在喝正當時

2025年05月13日20:14:02 健康 1937

入夏後,連空氣都變得黏糊糊的。每天早上起床總覺得身子沉甸甸的,刷牙時鏡子里那張浮腫的臉,還有總也睡不醒的困勁兒——這些都是濕氣在作怪!這時候要是來碗祛濕粥,可比啥護膚品保健品都實在。

入夏後,三個豆子一起煮,祛濕氣、健脾胃、助睡眠,現在喝正當時 - 天天要聞


老話常說"葯補不如食補",廚房裡藏着不少祛濕法寶。紅小豆、綠豆、黑豆這"祛濕三兄弟",個個都是悶熱天氣里的救星。您別看它們長得不起眼,搭配起來可是能調出"祛濕金三角"的絕妙組合。

入夏後,三個豆子一起煮,祛濕氣、健脾胃、助睡眠,現在喝正當時 - 天天要聞

紅小豆就像個勤快的清潔工,專攻身體里的廢水。它含的皂角甙能幫咱們趕跑濕氣,膳食纖維比白米飯高出七八倍;綠豆這身翠綠外衣可不是白長的,夏天喝綠豆湯解暑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它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就像給脾胃裝了個小風扇;黑豆別看它黑乎乎的,人家可是"腎之谷"。富含的花青素比藍莓還多,特別適合整天吹空調的上班族。

想要祛濕效果翻倍,光喝豆湯還不夠。我研究了個"祛濕安神黃金粥"的配方:紅小豆、黑豆、綠豆各30克,配上花生20克、紅棗6顆、干百合15克。這搭配可不是隨便湊數,紅小豆主攻祛濕,黑豆負責固本,綠豆清熱打配合,花生紅棗補氣血百合專門安神助眠。

入夏後,三個豆子一起煮,祛濕氣、健脾胃、助睡眠,現在喝正當時 - 天天要聞

推薦食譜:三豆養生粥

準備工作有竅門:豆子們提前泡4小時,別心疼那點水電費。黑豆最頑固,記得單獨用溫水泡。百合要用涼水輕輕揉洗,把硫磺味都趕跑。我試過用礦泉水泡豆子,煮出來的粥格外清甜。

熬煮講究火候:冷水下豆,大火煮開轉文火慢燉。等豆子咧嘴笑了,再放紅棗百合。千萬別急着放糖,等粥快好時加冰糖,甜味才能滲到豆子里。上次隔壁王大媽圖省事用高壓鍋,結果紅棗煮成了棗泥,可惜了那些好料。

入夏後,三個豆子一起煮,祛濕氣、健脾胃、助睡眠,現在喝正當時 - 天天要聞

這粥喝起來可有講究。最好是晚飯前來一碗,給脾胃留足消化時間。要是晚上喝,記得七點前喝完,不然起夜影響睡眠質量。我婆婆有糖尿病,我就把冰糖換成木糖醇,照樣香甜可口。

堅持喝上兩周,變化看得見摸得着。最明顯的是晨起照鏡子,臉蛋不腫了,連雙眼皮都明顯了。夜裡睡得特別踏實,以前總愛凌晨三點醒,現在一覺到天亮。單位同事都說我最近氣色好,還以為我偷偷去打美容針了呢。

入夏後,三個豆子一起煮,祛濕氣、健脾胃、助睡眠,現在喝正當時 - 天天要聞

小貼士:煮多的粥別浪費,裝進保鮮盒凍起來。第二天上班帶一盒,中午用微波爐叮兩分鐘,比外賣健康多了。要是嫌單調,加點燕麥片或者南瓜塊,又是新口味。不過經期量大的姑娘們要少喝,畢竟祛濕的食材多數偏涼性。

這碗祛濕粥就像給身體做了場大掃除,把積攢的濕氣、火氣都清出去。您也趕緊試試,讓這個夏天過得清爽又滋潤!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山東28歲小伙突患肝衰竭,每天需3000毫升血救治不限血型,當地正組織獻血應急 - 天天要聞

山東28歲小伙突患肝衰竭,每天需3000毫升血救治不限血型,當地正組織獻血應急

極目新聞記者 柳琛琛5月13日,齊魯晚報等媒體報道,山東濟寧市泗水縣一名28歲的小夥子突發疾病,急需大量血液進行救治。當日下午,患者家屬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患者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仍需血液救治,對血型沒有要求。泗水縣紅十字泉鄉應急救援隊隊長劉傳濤介紹,該患者每天需要約3000毫升的血液,當日下午已組織第一批獻血。...
少吃主食血糖更好?醫生:這個誤區別再犯,當心惹來一身病! - 天天要聞

少吃主食血糖更好?醫生:這個誤區別再犯,當心惹來一身病!

關於主食,經常存在一些誤區,“多吃點肉沒關係,只要不吃主食就不會長胖”,還有人將碳水化合物視為“洪水猛獸”,認為不吃或少吃主食能減輕代謝負擔、防範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資料圖由AI生成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01不吃主食易患糖尿病一項對近4萬名成年人為期14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堅持低碳水化合物、高...
做肩粘連手術,實際做的是滑膜切除術?醫療鑒定“存在過錯”,患者:醫生自稱北京專家 - 天天要聞

做肩粘連手術,實際做的是滑膜切除術?醫療鑒定“存在過錯”,患者:醫生自稱北京專家

趙女士反映,此前因為胳膊疼痛到杭州江城骨科醫院就診,做完手術還是覺得不對勁,她不由得產生了懷疑。趙女士:2023年9月23號。記者:當時因為什麼問題來這裡?趙女士:當時因為我胳膊痛,是這裡痛。當時我進了江城骨科二樓,他說是“北京專家”。他說你拍個片,那我就拍個片子。拍個片之後他說你再拍個核磁,他們帶了我們...
上海團隊在醫學頂刊連發兩文,率先提出“證據污染”循證概念 - 天天要聞

上海團隊在醫學頂刊連發兩文,率先提出“證據污染”循證概念

劉輝、徐暢團隊4月23日在《英國醫學雜誌》(BMJ)刊發關於循證醫學“證據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院方供圖近日,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劉輝、徐暢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刊發關於循證醫學“證據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並受邀發表同期述評文章,實現國際權威...
上海一患者在醫院停房車維權,稱車禍後屁股整形遭遇“假專家” - 天天要聞

上海一患者在醫院停房車維權,稱車禍後屁股整形遭遇“假專家”

近日,上海長寧區和睦家醫院對面的停車位上,停着一輛貼着“醫院欺詐”“醫生來路造假”等標語的名牌重卡房車,引來路過市民的關注。5月12日,該車車主潘先生告訴上游新聞記者,自己去年因交通事故受傷在該醫院接受了一系列治療,前後花費近百萬元,在接受屁股撕裂傷疤痕相關整形手術後,他發現手術切口過大,還導致肛門相...
別貪吃這7種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兩種是老年人的“最愛” - 天天要聞

別貪吃這7種蔬菜!容易得高尿酸,其中兩種是老年人的“最愛”

一提起高尿酸,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海鮮、啤酒或動物內臟。然而,有些人戒掉了肉類卻仍舊控制不好尿酸水平,原因可能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其實,某些常見蔬菜也會悄悄“助攻”高尿酸的形成,尤其是其中幾種蔬菜,在老年人飲食中非常常見。表面上看是清淡健康
從脾胃到膀胱!揭秘澤瀉湯重構水液平衡的智慧 - 天天要聞

從脾胃到膀胱!揭秘澤瀉湯重構水液平衡的智慧

在中醫祛濕領域,澤瀉湯作為《金匱要略》經典方劑,以澤瀉、白朮兩味藥材構建起精準的祛濕體系。澤瀉甘淡性寒,專入腎與膀胱經,其利水滲濕之力直達下焦,可顯著增強膀胱氣化功能,使濕濁從小便而解。
29歲小伙因魚刺卡喉不幸去世!醫生痛心提醒:這些土方法會要命! - 天天要聞

29歲小伙因魚刺卡喉不幸去世!醫生痛心提醒:這些土方法會要命!

吃魚的時候不小心被魚刺卡了喉嚨你會怎麼做?是不是還在用老一輩的“土方法”喝醋,吞飯糰?小儂今天要提醒你了——雖然有用,但有風險!5月11日,一名29歲男子在被魚刺卡住喉嚨後,採用了喝醋、咽米飯的方式試圖解決問題他以為這樣就能讓魚刺順利下肚可沒想到這一系列錯誤操作最終釀成悲劇不幸離世原來男子在喝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