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2025年05月15日21:23:06 健康 1319

很多人擔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實不是“突然形成”的。它從不是一塊血塊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期受損、局部炎症慢慢積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幾種機制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出問題。而傷害這一整套系統的,不是劇烈運動,不是情緒波動,而是每天反覆攝入的一些常見食物。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類食物不一定是垃圾食品,也不一定是暴飲暴食才會出事。關鍵在於它們對血管壁的刺激是“隱匿的、慢性的、可累積的”。真正讓人不容易注意的,是這些食物吃的時候沒感覺,吃完也沒有立即不適,但血管里的變化已經在慢慢開始。長期攝入,它們就成了促發血栓的背景因素。不是直接原因,卻是誘因土壤。這才是問題最棘手的地方。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五大“促栓”食物:日常飲食中的隱患

1.加工肉製品:添加劑的慢性傷害

第一個是加工肉製品,諸如香腸、臘肉、培根、罐頭火腿之類。這類食物雖然味道濃郁、蛋白質含量不低,但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磷酸鹽鈉鹽、防腐劑。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些添加劑一旦進入血液,便會引發氧化應激反應,刺激血管內皮釋放炎症因子。長期下來,內皮細胞通透性增加,LDL(低密度脂蛋白)更容易進入血管壁,形成早期斑塊。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多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長期食用加工肉類者的血栓形成風險高出26%,且這種風險在中年男性中表現更明顯。不是肉的問題,是加工工藝和添加劑累積損傷的問題。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2.高糖飲料和甜品:血糖的“甜蜜陷阱”

第二類是高糖飲料和甜品,很多人只關注這些東西是否會升血糖,卻忽略了高糖環境對血管的直接傷害力。高血糖狀態下,血管內皮細胞中的糖基化終產物(AGEs)大量堆積,會導致細胞僵硬、反應延遲、修復能力下降。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同時,葡萄糖在血液中長期滯留,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下降,最終讓血流速度變慢,形成“易栓狀態”。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而研究還發現,一些無糖汽水因為含有代糖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也會擾亂腸道菌群,讓體內炎症水平升高,對血管功能並沒有真正“無害”。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3.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品:人工脂肪的隱患

第三種是反式脂肪含量高的食品,最典型的是部分人造黃油、油炸速食、蛋糕甜品中的植脂末起酥油。這種脂肪形式是人工氫化出來的,結構上不穩定,進入人體後難以被代謝,容易在血管內膜下沉積,形成炎性斑塊。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研究表明,反式脂肪會破壞HDL的生理作用,同時刺激機體產生更多致動脈硬化的LDL顆粒。《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發表一項隊列研究,指出反式脂肪攝入量每增加2%,心血管事件風險就上升23%。長期吃這些甜點的人,即使熱量控制得當,血管狀態也未必健康。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4.高鈉鹹食:鈉鹽的“隱形威脅”

第四類是高鈉鹹食,如鹹菜豆腐乳、鹹魚、醬牛肉。這類食物中的鈉含量極高,而鈉是血管收縮調節的關鍵因素之一。更關鍵的是,鈉會通過影響一氧化氮(NO)合成路徑,降低血管舒張能力。血管一旦長期處於收縮狀態,容易發生內皮微損傷,逐步形成局部斑塊。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而鈉與鈣通道相關聯,還會誘發血管痙攣,這種痙攣腦卒中心梗前的常見先兆。高鈉飲食不會立刻出事,但十年內積累,血壓慢慢上來,血管硬度增加,血栓幾率就越來越高。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5.植物油反覆加熱後的食物:油炸食品的“毒副作用”

第五種是植物油反覆加熱後的食物,特別是街邊攤、夜宵攤常見的炸串、炸雞、炸春卷。諸多商家為節約成本,將油反覆使用達五六次之多。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反覆高溫加熱會使多不飽和脂肪變質,顯著增加醛酮類致癌物質的生成量。這些代謝產物對血管內皮毒性極強,會誘導血小板活化、加快凝血因子表達,間接提高血栓形成傾向。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國際食品科學期刊》曾發表數據,反覆加熱油脂攝入6周的小鼠,體內D-二聚體(血栓標誌物)水平明顯升高。說明即便攝入量不大,只要頻率高,危險就能累積。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日常飲食中的“慢性殺手”

關鍵問題不在於吃一口、兩口會不會出問題,而是這些食物已經在很多人生活中變成了日常主食或配食。早飯喝瓶甜豆漿、中午來點午餐肉、晚上下館子點份炸雞翅,這些疊加起來,就構成了慢性血管損傷的完整路徑。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血管的退化,從來不是暴飲暴食那頓炸出來的,是每天“剛好多了一點點”的慣性喂出來的。而最常被誤解的是,很多人以為自己還年輕,吃這些沒關係,血壓也正常、血脂也不高。但問題是,血栓形成前,很多指標是正常的。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臨床上見得最多的,是體檢各項都合格,某天忽然胸悶,結果查出心肌缺血;或者上下樓忽然喘,結果查出肺栓塞。這類事件的高風險因素不是指標,而是背景條件——長期內皮炎症+血液高凝+血流緩慢+斑塊破裂。這四項,一般不會一起出現在體檢里,但出事時往往已經都具備了。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血栓風險的誤區

還有一個誤區,很多人以為多喝水、多運動,就能“衝掉”血栓風險。這種想法過於理想化。水確實能調節血液黏度,但前提是血管內皮完好、血管反應性良好。一旦內皮細胞損傷了,光靠水沒法修復。運動可提升循環效率,然而,若血脂長期處於偏高狀態且斑塊已然形成,劇烈運動反倒有可能致使斑塊脫落。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時候控制飲食中的“促傷食物”才是第一位,不能指望補救來對沖破壞。

寫在最後

那問題就來了:如果一個人從年輕開始就經常吃這些食物,但目前體檢都正常,他是否可以繼續保持原有飲食習慣,只要控制好量?答案是——不能。因為血管損傷的累積效應是不可逆的。就像牙釉質被磨損後不會自己長回來,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性下降也不是靠“少吃點”能回來的。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很多關鍵性損傷,在代謝影像學或血液功能評估中才能看到,普通體檢根本反映不出來。更重要的是,這類食物本身的誘導性強,一旦形成味覺依賴,很難真正控制量。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越早調整飲食習慣,越能減少這種依賴。而血管健康的底層邏輯不是吃什麼補回來,而是盡量少吃那些每天在偷偷削你血管彈性、穩定性的東西。血栓不是敵人,是你給自己喂出來的結構性代謝陷阱。能從吃這件事上跳出來,才算真正懂了血管健康的規律。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新冠感染又抬頭?高危人群需警惕

近期新冠感染又有高發趨勢,不少網友曬出了新冠抗原“兩道杠”的照片。視覺中國|圖流感高峰期剛過,新冠感染又有抬頭趨勢? 2025年5月15日,中國香港歌手陳奕迅在微博稱“一夜之間被病毒攪垮”,因確診新冠宣布延期高雄巨蛋的三場演唱會。知名歌手也“中招”,讓新冠病毒又引發關注。尤其五一假期後,社交平台上“刷屏”的...
央視主持人虞婷患癌,直言“誰讓我不疼給100萬”,後來結局怎樣 - 天天要聞

央視主持人虞婷患癌,直言“誰讓我不疼給100萬”,後來結局怎樣

“如果有人能讓我不再疼,我願意給他一百萬。”虞婷曾這樣說。彼時的她,正躺在病床上,化療藥物如火焰般燃燒着身體的每一寸神經。頭髮大把大把脫落,皮膚乾裂脫皮,整個人虛弱得幾乎看不見昔日光彩。她原本是央視的一位主持人,舞台上優雅自信、字正腔圓的女
減重攻略:科學破解三大難題|科學減重一起來 - 天天要聞

減重攻略:科學破解三大難題|科學減重一起來

對健康和理想身材的渴望,促使越來越多的肥胖者投身減重。然而,很多人在減重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卻仍與目標遙遙相望。事實上,掌握科學減重的方法,才是破解肥胖難題的關鍵。1緩解夜間飢餓感“白天自控力強,傍晚卻漸漸失控”,這成為很多成年人在健康體重管
熱熱熱!這些地方將達36℃…… - 天天要聞

熱熱熱!這些地方將達36℃……

據江蘇氣象消息今天白天我省淮河以南地區出現了分散性陣雨受降水影響今晨氣溫較低不過隨着降水漸止午後氣溫回升天氣實況今天白天全省都是多雲到晴的好天氣午後氣溫快速上升下午2點我省大部分的地區氣溫都在28-32℃淮北局部地區25℃上下和昨天同一時間相比大部分地區升溫明顯沿江蘇南地區氣溫上升幅度在7-11℃未來三天我省以...
尹悟銘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享年45歲! - 天天要聞

尹悟銘突發呼吸心跳驟停逝世,享年45歲!

江蘇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藝術創作與實踐處處長尹悟銘同志,因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經搶救無效,不幸於2025年5月16日晚23時33分在南京逝世,享年45歲。尹悟銘同志1980年9月出生於陝西興平,2005年7月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雕塑系,並留校任教。曾任南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實驗設備管理...
“盯上”中青年 治療高血壓這些誤區要避開! - 天天要聞

“盯上”中青年 治療高血壓這些誤區要避開!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是腦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應該怎樣預防高血壓?如何能更好的控制高血壓?今天,帶您了解高血壓那些事。 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2.45億 在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