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0日國際護士節前夕,第七屆廣東省護理科學藝術大會於廣東科學館舉行。大會以“健行國策,全民康護,護理賦能”為主題,聚焦“免陪照護”與“體重健康管理年”兩大核心議題。正值“十四五”護理事業收官與優化服務開局之年,大會匯聚政、醫、教、企等多領域代表,現場成立“免陪照護醫院聯盟”與“醫教融合照護人才教育聯盟”,發布重磅行動宣言,為護理事業高質量發展錨定新方向。

聯盟成立引領護理服務革新
大會現場,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護理部主任宋慧娟宣讀《廣東省免陪照護醫院建設十大宣言》,標誌着覆蓋全省110家醫療機構的“免陪照護醫院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以標準化、專業化、人性化為核心理念,提出“三年內培養千名設計師、萬名照護師”目標,並計劃藉助智慧平台與區塊鏈技術打造“互聯網+免陪照護”新生態。此前,廣東省護士協會已推動創建百家示範病房,旨在通過專業醫療護理員替代傳統家屬陪護,緩解患者家庭負擔,提升就醫體驗。

與此同時,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院長程文海發布醫教融合照護人才教育聯盟倡議書,提出構建“政校社醫企”協同培養體系,推動院校與醫院聯合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並計劃建立全國性職業認證體系。聯盟強調科技與人文並重,將引入AI輔助培訓系統,同時融入心理支持與安寧療護課程,打造“技能+溫度”型專業隊伍。

聚焦護理價值與基層實踐
大會特別設置“粵港合作——急救進基層”環節,表彰10位香港護理工作者及“南粵香港好護士”。通過粵港急救技能免費教育項目,兩地已為廣東18個地級市43家醫療機構開展培訓,惠及數千基層醫護人員。廣東省護士協會會長彭剛藝強調,護理需從“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出發,深入剖析照護的醫學價值,呼籲全社會培養尊重照護服務的新文化。台灣與香港專家亦分享護理創新經驗,為區域合作提供借鑒。

此外,“醫生眼中的護士,患者眼中的護士”環節通過真實案例展現護理人文關懷。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護士團隊幫助患者解決多年頑疾的故事,印證了護士在康復管理中的關鍵作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領導指出,護士是醫療團隊不可替代的力量,尤其在疾病預防與慢病管理中貢獻突出。
榮譽表彰激發行業活力
大會對第四屆“南粵好護士”及55個“名醫護士工作室”進行表彰,154家醫院近300份申報材料經嚴格評審,最終遴選出表現卓越的護理工作者與團隊。獲獎者覆蓋中醫護理、新生兒照護、康復護理等12個專科,其先進事迹通過視頻生動呈現。現場還設置護士職業風采展示與“五行健康操”互動環節,凸顯護理工作的科學與藝術融合。

作為壓軸環節,50名護理工作者合唱《中國護士之歌》,以激昂歌聲傳遞職業使命感。大會通過學術交流、合作簽約與藝術展演,為護理事業注入創新動力,也為健康中國建設凝聚更強護理力量。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尹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