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期肺癌的診療中,最兇險的“殺手”之一便是中央氣道阻塞——腫瘤的瘋狂生長可能讓患者每吸一口氣都如同溺水般掙扎。
近日,一位50多歲肺癌晚期、嚴重呼吸困難伴咳血的患者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呼吸介入團隊的精準治療下,通過纖支鏡下“高頻電切除+冷凍消融+甲苯磺酰胺(pts)病灶內注射”的聯合治療,成功打通了完全閉塞的左主支氣管和狹窄50%的右主支氣管,從“窒息邊緣”重獲暢快呼吸。這場驚心動魄的“氣道保衛戰”,展現了現代呼吸介入技術的精準與高效。
一、當腫瘤“封鎖”氣道: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死一線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曾祥伯主任介紹道,晚期肺癌患者中,約30%會因腫瘤侵犯主支氣管導致嚴重氣道狹窄或閉塞。這類患者往往表現為端坐呼吸、口唇發紺、血氧飽和度驟降,甚至因二氧化碳瀦留陷入昏迷,往往還伴有不同程度咳血,增加操作難度與風險。
傳統的全身化療或放療起效較慢,難以快速解除氣道梗阻危機。而纖支鏡介入技術如同一把“微創救生刀”,無需開胸手術,即可直達病灶,在短時間內重建呼吸通道。
二、纖支鏡介入“三劍客”:高頻電、冷凍與化學消融的精準配合
1. 高頻電刀:快速“熔斷”腫瘤組織,首先通過纖支鏡導入高頻電刀探頭,利用高頻電流產生的熱能瞬間氣化腫瘤組織,同時凝固血管止血。能快速清除阻塞物,及時改善通氣。
2. 冷凍消融:分為冷凍凍融與冷凍凍切。冷凍消融則是深低溫下的“腫瘤剿滅戰”,使腫瘤細胞在“凍融循環”中破裂死亡,同時刺激局部免疫反應。冷凍凍切利用冷凍後腫瘤組織變脆,與探頭粘黏後機械拉扯,可清除大塊組織的及壞死物,保持通暢氣道。針對主支氣管內浸潤性生長的腫瘤,冷凍消融徹底滅活深層病灶,減少複發風險。
3. 甲苯磺酰胺(pts)注射:化學消融的“隱形狙擊”,通過支氣管鏡或其他途徑,將pts直接注射到腫瘤內部。藥物在腫瘤內部充盈或微微滲出,對腫瘤組織產生化學性致壞死作用,從而快速、有效地緩解肺癌氣道阻塞癥狀,同時快速凝固血管,減少操作出血。
藥物的不同濃度對腫瘤形成不同的殺滅抑制作用,注射中心腫瘤會短時間快速壞死,其外側藥物濃度較高位置腫瘤會在48小時內逐步壞死,並且對腫瘤細胞有一定的選擇性殺滅,其外圍藥物會選擇性被腫瘤細胞吸收,導致腫瘤凋亡,此效應可能持續數周的時間。
因此,pts注射後腫瘤的滅活和抑制有一定的選擇性,較之單純的物理消融,其安全性更好,且腫瘤抑制時間更長,局部不易複發。雙側支氣管腫瘤基底部多點注射pts,進一步鞏固療效,降低再狹窄概率。 三大技術聯用加上呼吸介入團體的精湛技術體現了1+1+1>3的“呼吸拯救公式”。為該患者的成功救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治療後,患者呼吸困難明顯減輕,血氧飽和度從80%升至96%,24小時內即可下床活動。術後複查ct顯示雙側主支氣管管腔恢復率達85%,且術中出血量不足10ml,真正實現了“微創高效”。
四、纖支鏡介入技術適合哪些患者?
1. 中央型肺癌:主支氣管或葉支氣管阻塞>50%;
2. 大氣道狹窄:腫瘤、結核、異物或瘢痕導致的重度狹窄;
3. 頑固性咯血:局部噴洒止血藥或電凝止血;
4. 術後併發症:如吻合口狹窄、痰栓阻塞等;
5. 姑息治療:為晚期患者改善生活質量,爭取後續治療機會。
曾祥伯主任強調對於晚期肺癌患者,醫學的使命不僅是延長生命長度,更要守護呼吸的尊嚴。纖支鏡介入技術以毫米級的精準、微創化的操作和立竿見影的效果,為無數“命懸一線”的患者打開了生命之窗。正如本例患者術後感慨:“我終於能躺着睡個安穩覺了”——這或許是對現代醫學最樸素的褒獎。
▲上圖被完全阻塞的左主支氣管以及被阻塞50%的右主支氣管
▲呼吸介入治療後被“打通”的左、右主支氣管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田愛玉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