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2023年04月03日18:44:09 健康 1284

最近九叔吃飯時,發現家裡人有很多不健康的吃飯習慣。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拋開“吃太快”這種壞習慣不談,“飯後散步”“飯後喝茶”這些看似很好的習慣,其實也暗藏健康隱患。

今天九叔就來和大家扒一扒,乾飯的一些誤區及飯後的“假健康”習慣。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如果食物未經充分咀嚼就被咽下肚,首先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引起胃脹、消化不良等問題。其次,吃太快還容易引發食管癌。

《中國公共衛生雜誌》一項研究指出“中國人群進食快者食管癌的發病風險,為非進食快者的2.518倍”。

因為長期吃太快,食物摩擦加劇會造成食管黏膜損傷,導致食管炎或食管增生,久而久之慢性炎症就會損傷DNA和改變基因,大大增加癌變的風險。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所以吃飯時,我們要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有意識地放慢吃飯速度,保證一頓飯至少要吃20分鐘,才能讓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燙,是口腔、食道、胃三大消化器官的大忌。超過38℃的溫度,就可能把口腔灼傷,造成口腔起皰、潰爛和發炎。而對於食管和胃來說,60℃以上就是致命打擊。長期吃太燙,

被燙傷的器官組織在不斷地損傷和修復中,就容易變異增生最後癌變。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也早將65℃以上的熱飲,列入了2A致癌物(有致癌風險)。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吃滾燙食物之前,最好吹涼再吃(特別是吃火鍋)。如果不小心燙傷了,可以適量喝溫涼的水來降溫,或者可以喝牛奶等奶製品,保護器官黏膜,減少損傷。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吃飯第一口先吃肉食,就等於在空腹狀態下先填入脂肪,越餓吃得就越多。而肉食飽腹感強,胃被脂肪塞滿後,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就塞不進去了,這就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

“先素—後葷—再主食”的吃法,不僅能夠避免這個問題,還能降低血糖,對體重、腰圍、血脂也有積極作用。所以這對糖尿病人和普通人預防糖尿病都是很好的選擇。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說完吃飯習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飯後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問題。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可以,但不能吃完就走。

飯後馬上就去散步,血液會集中到下肢容易使得胃供血不足,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同時,如果想運動,至少要等到1~2小時之後,否則容易影響胃的消化。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可以,但不能馬上喝太濃的茶。

越濃的茶,茶多酚含量就越高,而茶多酚容易和食物中鐵、蛋白質發生反應,影響食物吸收。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並不會。

食物的吸收轉化是個漫長而有序的過程,無論是躺着還是坐着,都不會額外增加脂肪的生成。

但平躺的姿勢,可能會影響胃的消化,引發胃或食管反流。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建議吃完就躺。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作用不大。

食物的消化,靠的是腸胃的蠕動和消化酶的分解。而酸奶中含有益生菌,不含有消化酶,所以沒有直接的促消化作用。此外,有些酸奶含糖多、熱量高,飯後吃酸奶反而增加消化負擔。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最後,九叔給大家總結一下

先吃菜,再吃肉!換個吃飯順序,好處居然這麼多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飯後立刻喝茶健康有隱患[J].寧波通訊,2015(16):87.

[2]周楠.飯後散步,並非人人適宜[J].農村百事通,2017(14):58.

[3]呂全軍,崔晗,田亞蘭,李倩文,薄亞聰,朱藝偉,游傑,崔玲玲.中國人群進食快對食管癌發病影響meta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8,34(04):584-588.

[4]李勝利.飯後養生七不宜[J].安全與健康,2019(10):55.

[5]嚴遠.老人保養用好“飯後半小時”[J].健康文摘,2020,(9):36-3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 天天要聞

明日立夏,切記:1不坐,2不去,3要吃,遵循老傳統

明日立夏,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標誌着夏季的正式開始。立夏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更承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和養生智慧。古人通過長期觀察自然規律,總結出一系列立夏時節的禁忌與習俗,以順應天時、調養身心。這些老傳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 天天要聞

81人因煙霧中毒,守護銀髮族,刻不容緩!

養老機構是老人們頤養天年的重要場所承載着無數家庭對長輩的牽掛與期望然而這裡人員密集老年人行為能力相對較弱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困難極易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01上海2025年2月10日,上海市虹口區保寧路上一家養護院起火。消防救援人員第一時間趕赴處置,明火被撲滅,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02意大利當地時間2023年7月...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 天天要聞

春季調理黃金期 一株薺菜化解十年寒濕 這樣吃效果翻倍

【陰陽調和湯】取帶根老薺菜3株(約200g),洗凈後與6枚草雞蛋、12顆去核紅棗、6片帶皮生薑同煮。水沸後輕敲蛋殼裂紋,轉小火燜煮10分鐘。特別注意:①保留根部藥效成分 ②不加調味品 ③經期暫停食用■ 四季活用技巧採摘開花結籽的老薺菜,晒乾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 天天要聞

立夏時節濕熱起 護心顧脾養陽氣

5月5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中醫專家提示,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增多,濕熱之氣漸盛,此時養生防病應順應“春夏養陽”的原則,重在養護心脾、清熱祛濕、調和氣血。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 天天要聞

39歲抗癌博主離世,親屬:一個月前確診,沒有想到病情發展這麼快

當事人視頻作品截圖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5月2日,四川閬中市一位39歲的抗癌博主離世,家屬在網上發布了訃告,眾多網友留言送別。訃告中寫道,男子因胃癌晚期並廣泛轉移,長期與病魔抗爭。5月2日,因病情加重,突發心臟驟停,經醫生搶救20分鐘無效,最終不幸辭世,享年39歲。生命之驟逝令人扼腕,距他40歲生辰僅餘6日,命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