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正口吃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2022年10月07日02:38:36 健康 1537

矯正口吃,我們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對於要矯正口吃的自己,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兩個字,“認知”。


因為,我們做一件事情,或者說我們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我們腦子裡得有東西,即,觀點、框架、系統、流程、方法論等。


這些是什麼?


這些是知識,是認知。


如果我們做一件事情,腦子裡沒有這個東西,我們如何去做成一件事情。第一步不知道怎麼做,第二步不知道怎麼做,第三步不知道怎麼做。


就會胡亂做,或者,就會只針對錶面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現象去做。這些都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


正如我們矯正口吃一樣,它絕不是解決一個難發音就可以的問題,也不是解決所謂的換氣難的問題,更不是解決心慌、緊張的問題。


這些,都是口吃呈現出的表面的現象問題而已。


如果,你只針對錶面去入手,那麼,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講,別說你解決不了它們,就是你能解決它們,那麼,新的表面問題還會出現。


要知道,所有的表面的問題都是從根上延伸出來的。


所以,我經常講:要解決問題,我們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矯正口吃,解決的不是一個現象問題,而是一個系統的問題。


這句話,懂就懂,不懂就不懂。


#1


認知的重要性


一個人的成功,是認知決定的。


一個人的失敗,是認知決定的。


要知道,成功也好,失敗也好,它們只是一個結果。而結果是從哪裡來的?我經常給學員們說:結果是從我們的動作中來的。即,動作生結果。


那麼,動作是從哪裡來的?


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麼會做一個動作或者行為?這個是從哪裡來的?


是不是從我們腦子裡發出的指令來的?


而這個指令是從哪裡來的?


是不是從我們的思維深處,也就是認知里發出的?


比方說,今天武漢下雨了,你要出門,你會帶上雨傘。


那麼,我請問,是什麼讓你有帶雨傘的這個動作?


是不是你認知里發出的信號?


認知是什麼?


認知既是生活中的常識,又是看待問題的高度和角度。


同樣,這幾天很多地方都是降溫了,我們是不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穿上厚一點的衣服?


那麼,我請問:是什麼讓你添加厚衣服的動作?


是不是也是認知發出來的常識的信號和信息?


同樣的道理,我們矯正口吃也是一樣,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訓練時間短的,付出少的,容易的?


為什麼有的人會選擇矯正口吃就是一個系統的過程?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也會有不同的動作和結果。


為什麼他們有不同的選擇動作和不同的結果?


是不是跟他們腦子裡的東西有關,也就是他們的認知有關?


為什麼我寫文章很少寫矯正口吃的方法,而是寫很多的認知?


是因為,你要用對的矯正口吃的方法,首先,你得有正確的認知來支撐,如果,你沒有正確的認知,你只有正確的方法,你是走不遠的。


換句話說:好的東西,對錯的人來說是一種壓力。


#2


先有知識,再有練習


我時常會想起我的學生時代,那個時候的我們都知道要好好學習。那時候的我們都是每天跟知識和練習打交道,最後跟考試來檢驗我們掌握的程度。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就是,是先有知識,還是先有練習?


很明顯,沒有知識怎麼去練習知識?


所以,我們成長的第一步首先是往自己的腦子裡裝知識,再去理解和練習,通過練習,不斷地練習,最終融合成自己的一部分。


最後,通過考試來驗證自己的掌握程度。


那麼,假如說,你是學了語文的知識,而你要解決數學的試題,你需要解決數學的試題的方法,我給了你解決試題的公式,請問,你能解決掉這個試題嗎?


也就是說,我只給你提供公式,剩下的就是你只要套公式就能解決試題,請問,你會套嗎?


答案是你依舊是解決不了問題。


為什麼?


因為,你不理解這個公式呀,你不知道這個公式是代表什麼呀,你更不知道這個公式的邏輯是什麼?


請問:你如何解決?


要想用好這個公式來解決這個試題,我們是不是要先學會這個公式是怎麼來的,它都代表了什麼,它的邏輯是什麼?


而這些是什麼?


是不是知識?是不是認知?


我們矯正口吃也是這樣,你對矯正口吃和選擇的認知到底對不對?


我不知道。


這個,你自己去品。


#3


成功,是有順序的


我們都知道:健康是一,後面都是零。


這句話,我們都知道,這就是順序。


什麼順序?


做事情的順序呀。


如果沒有了健康,沒有了身體,後面的所有的事情,都跟你無關了。


這個能不能理解?


為什麼我總是會寫一些認知方面的東西,你們最缺的到底是什麼?


可能有很多人說:我缺的就是矯正口吃的方法和路徑。


那麼,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告訴你:我即使把我的方法都教給你,你也學不會。不是方法很難,方法很簡單,我用一天時間就能給你講透。


但是,你做不到,你掌握不了。


為什麼?


因為,你欠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方法之前的認知。對改變的認知、矯正口吃的認知。其中,矯正口吃的認知又包括很多個認知。付出的認知、過程的認知、學習和融合的認知的等等。


而這些,都是需要去學習的。


所以,我們先有認知,再有行動,再有結果。


沒有認知,我給你認知;行動,你自己給。結果,是老天爺從你我做的事情中給的。


成功,是有順序的,沒有所謂的一步到位,我知道你很想矯正口吃,但是,你不符合標準,沒事,慢慢來。


我們做好自己該做的,教和給、練習、融合。






如果,你有口吃;如果,口吃給你帶來了影響;如果,你想要改掉口吃且已做好了付出的準備,可以隨時找我聊聊。

矯正口吃最需要做的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在歲月的長河中,大腦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隨着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而老年痴呆,無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種。它悄無聲息地侵蝕着患者的記憶與認知,給無數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我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 天天要聞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天氣漸漸轉熱,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開始整理衣櫃,將衣物進行“大換季”。近日,來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兩天天氣晴好,她休息在家,便開始了“換季工程”。豈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病倒了,體溫最高到了40℃。正當大家以為是累得病倒的時候,卻查出是肺“發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 天天要聞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你知道嗎?在我國,每10個人中就約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對於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了維持生命的關鍵手段。而在血透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