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發病年齡越小,患胰腺癌的風險越大

2022年10月01日05:38:36 健康 1205

↑↑↑關注我,醫學,藥物,健康,科研,每天一篇世界最前沿原創文章。

二型糖尿病與胰腺癌發展之間的關聯已經得到了一個多世紀的認可,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然而,這些研究納入了相對較小的糖尿病樣本量。此外,很少有研究調查糖尿病發病年齡和糖尿病持續時間與大量人群中胰腺癌發病率的關係。

對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二型糖尿病發病年齡越小,患胰腺癌的風險越大 - 天天要聞

胰腺癌是全球和中國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胰腺癌的預後通常比大多數其他腫瘤更差,5年生存率低於5%。2020年,《柳葉刀》腫瘤學、《柳葉刀》消化內科和肝病學和EBioMedicine發表了一篇跨期刊系列,共四篇綜述,強調了胰腺癌研究各個領域取得的進展,並強調需要共同努力減輕胰腺癌的負擔。

先前的研究表明,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改善胰腺癌的整體預後。然而,在一般人群中,對大型群體的篩查被認為在早期階段發現疾病是不可行的。診斷和治療的關鍵是儘早識別胰腺癌高危人群。胰腺癌已經確定了許多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肥胖和飲酒,而年齡和家族性癌症綜合征被認為是該疾病的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

糖尿病是亞太地區人群中胰腺癌的潛在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二型糖尿病的全球流行率正在增長,預計亞洲二型糖尿病的增長將高於其他大陸,速度更快。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急劇變化,據報道,二型糖尿病在中國的患病率為12·8%,顯示過去30年來迅速增加。

葡萄糖代謝受損與不良的宏觀和微觀血管結局有關,並且癌症的發病率較高。二型糖尿病與胰腺癌發展之間的關係確實已經得到了一個多世紀的認可。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二型糖尿病與胰腺癌風險增加有關,二型糖尿病可使癌症分期惡化並增加癌症相關死亡率。

然而,很少有研究調查糖尿病發病年齡和糖尿病持續時間與大量人群中胰腺癌發病率的關係。此外,關於不同水平的空腹血糖(FBG)對新發T2DM患者患胰腺癌風險的影響知之甚少。

在本分析中,研究人員研究了糖尿病發病年齡與胰腺癌糖尿病持續時間之間的關係,研究了不同水平的FBG與胰腺癌風險的關係,並使用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MR)研究了支持二型糖尿病與胰腺癌之間在單獨的東亞人群中的因果關係的其他證據。

二型糖尿病發病年齡越小,患胰腺癌的風險越大 - 天天要聞

T2DM與胰腺癌的關聯及因果效應

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縱向隊列研究,以評估二型糖尿病與胰腺癌風險的相關性。對從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SCDC)管理的上海市標準化糖尿病管理系統(SSDMS)收集的數據進行了分析。

二型糖尿病增加胰腺癌的發病率

研究人員共調查了428362例新發二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05694例和女性222668例。與男性二型糖尿病相比,女性年齡較大,空腹血糖(FBG)較低。與無胰腺癌患者相比,胰腺癌患者的年齡較大,BMI較低 且空腹血糖較高。

二型糖尿病診斷後12個月內診斷出胰腺癌患者的BMI較低和空腹葡萄糖高於診斷為糖尿病後12個月以上診斷的相應水平。研究期間共發現1056例胰腺癌病例,從二型糖尿病診斷時開始,平均隨訪4.5±2.2年。

所有二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發病率分別為55.28/100000,男性和女性分別為59.61/100000和51.38/100000。總體而言,二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ASR為20.75/100.000。T2DM患者與一般人群相比,所有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SIR均為1.54,男性為1.54,女性為1.57。

不同年齡組發病時胰腺癌的絕對和相對風險

胰腺癌的年發病率從二型糖尿病診斷年齡為20~54歲患者的17.62/100000 增加到55~64歲患者的40.76/100000,65~74歲患者的年發病率為68·45/100000,≥75歲患者中的120.45/100000 。

在二型糖尿病的老年組中觀察到胰腺癌的發病率顯着更高。相對胰腺癌風險以SIR表示,與二型糖尿病發病時的年齡成反比。在診斷為二型糖尿病 20-54歲的人中,SIR顯著高於5·73,而在55-64歲的患者中觀察到SIR為1·91,在65-74歲的患者中觀察到1·46,在65-74歲的患者中觀察到1·24, 在≥75歲新發T2DM組為1·37。

二型糖尿病發病年齡越小,患胰腺癌的風險越大 - 天天要聞

不同年齡組新發二型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風險 (A:所有T2DM患者;B:男性;C:女性)


二型糖尿病持續時間與胰腺癌風險的關聯

研究人員研究了胰腺癌與二型糖尿病持續時間的相關性。在所有8年隨訪中,新發二型糖尿病與胰腺癌風險升高顯著相關,≤1年內(64.31; 1.73),6年內(58.55;1.73),7年(59.47; 1.79)和7年以上(57.42; 1.78)。在分別分析的男性和女性中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二型糖尿病發病年齡越小,患胰腺癌的風險越大 - 天天要聞

持續時間不同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風險 (A:所有二型糖尿病患者;B:男性;C:女性)


二型糖尿病與胰腺癌的因果關係分析

我們相信二型糖尿病增加東亞人群中胰腺癌風險24%。然而,正常範圍內的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與胰腺癌風險沒有因果關係。


二型糖尿病發病年齡越小,患胰腺癌的風險越大 - 天天要聞

MR分析顯示了二型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對東亞人群胰腺癌的因果效應

結論

本研究主要發現可歸納為三點:

(1)新發二型糖尿病患者在中國成年人中男性和女性中罹患胰腺癌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其中MR分析表明這也符合東亞人群的因果關係;

(2)本研究調查了不同年齡組胰腺癌的絕對風險和相對風險,首次發現,雖然胰腺癌的絕對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但胰腺癌的相對風險與二型糖尿病發病時的年齡呈負相關,二型糖尿病發病時20~54歲的人群的SIR顯著升高5.73;

(3)在一項大規模的二型糖尿病研究中首次報告了胰腺癌的風險和整體糖尿病持續時間的關係。糖尿病確診5年以上且空腹血糖水平較高的患者患胰腺癌的風險增加,空腹血糖過高的人群(FBG≥10·0 mmol/L)患胰腺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群(FBG<為6·0 mmol/L)的2.35倍。

據我們所知,這是中國關於研究新髮型2型糖尿病中胰腺癌發病率的最大規模的研究。新髮型2型糖尿病與中國成年人患胰腺癌的風險顯着相關。年輕發病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相對風險明顯較高。二型糖尿病患者診斷超過5年且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患胰腺癌的風險增加。因此,努力進行早期和密切隨訪計劃以及改善血糖控制可能是改善胰腺癌發病率的有效策略。

對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為什麼素食有利於健康?

9月20號是全國愛牙日,各位小夥伴請少吃糖,保護牙齒和預防糖尿病。

歡迎把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為確保你能收到每一篇文章,請添加關注!

如果喜歡本篇文章,請點贊收藏啦~~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 天天要聞

28歲小伙眼睛不適,視物變形,竟與這個問題有關……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顧金華最近,90後李力(化名)總覺得眼睛不對勁,時常感到乾澀,看東西也變得模糊起來。不僅如此,他發現自己看東西偶爾還會出現變形的情況。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醫生告知他,他的眼睛問題與肥胖引發的高血脂密切相關。國家喊你來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聞

什麼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本周末天氣變化劇烈,雷電、暴雨、大風、沙塵紛紛登場。在重慶,一場雷電暴雨過後,一些人突然出現了咳嗽、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哮喘癥狀。當天夜間,重慶各大醫院急診患者開始驟增。為何同一時間會有這麼多癥狀相....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 天天要聞

糖友春日煥新計劃

柳芽抽新,薺菜破土,又到一年代謝重啟黃金期!糖友們快收下這份《春日控糖四部曲》讓血糖與春花共舞,健康共春光一色。【時令煥新·春鮮甄選】✅香椿豆腐:天然胰島素搭檔頭茬香椿含鉻量是菠菜3倍,搭配高蛋白嫩豆腐,激發細胞糖代謝活性。切記焯水去亞硝酸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 天天要聞

知名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現這些癥狀快自查

4月13日,主持人齊思鈞自曝曾患精神疾病的消息,衝上多條熱搜,引發熱議。12日晚,齊思鈞在個人社交平台進行了直播。在直播中,他公開自己在2022年確診雙相情感障礙的經歷。直播截圖齊思鈞稱,自己服用了一年的雙相情感障礙藥物,同時進行了為期大概兩年半的心理諮詢。他表示:“一切都過去了,我經歷過來了,一切都在向好...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患者創面的恢復狀況如何?應怎樣修復創面?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發生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礙有關。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徵,長期持續的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全身多個器官和系統的損傷,從而導致一系列併發症的發生。據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約有9.3%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根據預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 天天要聞

“拒絕上學門診”,一號難求

北京兒童醫院是我國最早一批開設兒童心理門診的三甲醫院,去年6月,醫院從原來兒童心身醫學科的基礎上,單獨分出了一個“拒絕上學門診”。門診開設10個月,接診近一萬人次。心理方面的問題分抑鬱、焦慮、雙相情感障礙等,拒絕上學屬於什麼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孩子出現這種狀況,以至於一號難求?開診10個月、接診近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