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外側鈍疼,沿橈神經放射,活動加重夜間疼醒,原因?怎麼應對?

2022年07月03日13:01:12 健康 1389

【橈管綜合征】

人到中年後,由於外傷,腫瘤,骨折和脫位,關節炎,瘢痕,神經炎醫源性損傷等引起橈管卡壓,導致橈神經疼痛,肌力減弱的疾病。

【病因】

橈管綜合征以優勢手常見,多由於手工勞作及反覆用力旋轉前臂的運動發生。具體原因:

1.外傷

外傷所致的前臂損傷,在橈神經易卡壓部位形成瘢痕和粘連,引起神經卡壓的發生。

2.腫瘤

旋後肌管內的腱鞘囊腫脂肪瘤

3.骨折和脫位

橈骨小頭脫位和孟氏骨折易致橈神經損傷

4.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病變可使滑膜增厚,晚期破壞肱橈關節囊,致橈骨小頭脫位,損傷神經。

5.局部瘢痕

炎症和創傷後,逐漸出現局部瘢痕,可致神經卡壓。

6.病毒性神經炎

發生癥狀3個月者,大多可問及“感冒”史,病毒感染,造成神經內外結締組織增生。

7.醫源性損傷

主要是注射局部封閉藥物、中藥等,可致神經周圍瘢痕形成和神經損傷

【臨床表現】

1.疼痛

疼痛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鈍痛,肘外側疼,沿神經放射,活動癥狀加重,夜間痛明顯,嚴重夜間疼醒。靜脈淤滯,用止血帶時,疼痛加重。

2.肌力減弱

感覺遲鈍和麻木較少見。伸指、伸拇肌力減弱常因疼痛所致。晚期亦可發生肌肉萎縮。

【檢查】

1、橈管壓迫試驗

可距肱骨外上髁約5cm處觸及一可滑動的小束,此為骨間後神經穿過弓壯狹窄的部位,有壓痛。

2.中指伸指試驗

伸中指使橈側腕短伸肌筋膜繃緊,壓迫骨間後神經。檢查方法:肘部旋前位、前臂完全伸直時,使患者中指對抗阻力伸指,橈管區疼痛者為陽性。局部封閉治療有助於鑒別診斷。

3.X線檢查

能鑒別排除橈骨小頭脫位及孟氏骨折。

【鑒別診斷】

1.橈管綜合征需與肱骨外上髁炎相鑒別。

2.橈管綜合征與骨間後神經卡壓綜合征

一是橈神經在肘部受卡壓可引起兩種卡壓征,即橈管綜合征和骨間後神經卡壓綜合征。

二是二者病因相似,卡壓部位相近,病理上無明顯區別,臨床上僅以臨床表現加以區分,即橈管綜合征以感覺障礙為主,運動障礙不明顯。而骨間後神經卡壓綜合征以運動障礙為主。

【怎麼應對呢?】

1、保守治療

早期保守治療是固定,將前臂固定於伸腕、屈肘、前臂後旋位,最大限度地減輕橈管的張力,達到減輕神經卡壓的目的。

2、局部封閉,每周1次,連續2~3次為一個療程;同時口服B族維生素及甲巰咪唑。

3、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出現伸指無力或不能、肘部頑固性疼痛,可行松解手術;對晚期患者,伸肌明顯萎縮,時間超過1年半,可考慮直接做肌腱移位術。

4、在肌骨超聲引導下進行精準的增生粘連卡壓定位,松解神經,輔助以局部封閉治療,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周必強醫生從醫40年,專註脊柱相關疾病,每周五下午、周六上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神經疼痛MDT和脊柱疼痛MDT專科坐診。


肘外側鈍疼,沿橈神經放射,活動加重夜間疼醒,原因?怎麼應對?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告誡冠心病患者:年過60,寧願吃點肥肉,也別亂吃這4物 - 天天要聞

告誡冠心病患者:年過60,寧願吃點肥肉,也別亂吃這4物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裡像是“開了空調” - 天天要聞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裡像是“開了空調”

如果說夏天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社交平台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 天天要聞

兒童因輸液頻繁死亡,西醫致命缺點在哪裡?(四)

西醫治療感冒輸液的後果:感冒發燒西醫是採用對抗的方法,西醫認為,發燒是因為外來的細菌、病毒侵入體內,導致調節體溫的中樞神經失控而引起的。其治療不外乎消炎,抗菌,因此理論上支持大量應用抗菌素,以徹底地消滅病菌,還身體一個乾淨的環境,就是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