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老泄殘精,人窮壽盡,有何寓意?人過中年多看看

2022年07月03日04:31:12 健康 1669

雖然如今西醫已經能夠解決身體的絕大多數疾病,但是隨着中醫的不斷發展,在部分疾病的治療上,已經取得比西醫更好的效果。

由中醫衍生出來的養生諺語,也指引着很多中老年人的養生方向。

比如說“老泄殘精,人窮壽盡”,這句古人說過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它能為老年人養生,帶來哪些不一樣的改變?

古人講:老泄殘精,人窮壽盡,有何寓意?人過中年多看看 - 天天要聞

古人說:老泄殘精,人窮壽盡,這句話是啥意思?

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會對其有一個直觀的理解。認為這句話是指人老了以後,如果在性生活上不加以節制,將體內殘存不多的精元瀉刺出,則壽命不會長久。

腎乃先天之本,藏精之所,人老了以後恢復精氣的速度會下降。這種理解方式,也不能算錯,但是並不全面。

這裡的精氣其實指代的並非只有精元,而是指身體中的“陽氣”,也可以指代人的精氣神。古語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損”,人自從出生以來,先天就會帶有精氣。這股精氣源自父母,也可以稱作“元陰”。

《素問》中記載“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那麼人體的精氣,具體是由什麼構成的呢?

中醫上,如何解釋人體中的“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呢?

1、《素問·金匱真言》中提到:夫精者,身之本也。人身體的根本就在於五穀雜糧的供養,精氣在這裡也可以指水谷之精。身體通過脾胃的運化作用,將水谷中的精微輸送到五臟六腑,提供人體每日的精氣耗損,填補先天之精。

2、先天之精也可以指代“生殖之精”。

3、先天之精也可指代,五臟六腑中存儲的精氣。五臟六腑通過各自的脈絡將其中存儲的精氣輸送到身體各處,其中的精氣源自於先天的產生與食物的精華供給。五臟六腑也是身體藏有精氣的器官。

4、先天之精也可以指代正氣,《黃帝內經》中記載: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人的身體中有陰陽而氣,陽盛則陰虛,百病不可侵,陽泄則陰盛,百病叢生。失去陽氣的人,身體是很難健康的,壽命也會縮短。

古人講:老泄殘精,人窮壽盡,有何寓意?人過中年多看看 - 天天要聞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於老泄殘精,人窮壽盡,其中的精已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裡的精雖然也有生殖之精的意思,但是還指代人體中的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老人由於衰老的原因,身體的精氣恢復緩慢,所以失去精氣以後,很難快速恢復。外邪就會趁虛而入,導致身體虧損患病。

但是很多人對於中醫不了解,認為這些都是古人的妄想。不如用西醫的方式來解讀一下,人體的先天精氣到底是什麼?

人體通過腸胃的消化,將食物分解為各種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需要通過血液與脾胃的幫助,才能運往身體各處。各處器官將營養物質代謝,會揮發出熱量,這也就是身體中的陽氣來源。

器官功能越強,代謝的熱量也會越多,人體自然會更健康。這時從外在來看,自然顯得精氣充足,身體健康。

古人講:老泄殘精,人窮壽盡,有何寓意?人過中年多看看 - 天天要聞

當然,西醫畢竟有點片面,描述得不夠全面。中醫對於精氣的解釋,遠比西醫更加寬泛。但是通過西醫的研究,卻能夠讓很多人重新認識中醫理論,這對於中醫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既然人體的精氣,對於身體如此重要。那麼是不是身體里的精氣越多,身體越健康呢?其實答案並非如此,古人已經為我們考慮到了,只是很少有人關注而已。

其實老泄殘精,人窮壽盡下一句才是精髓

“少食壯火,自取其禍”是什麼?

這句話是說,人在年輕的時候,無論是先天之精還是後天之精,正處於旺盛的時候。這時候年輕人陽氣旺盛,自然百病不侵。

但是如果吃一些比較滋補或者增補陽氣的食物,那麼就會導致陽氣過旺,精氣過剩,以致陰陽失調。這時候反而會招來疾病。

這兩句話加在一起,才能看出古人的真正用意。對於老年人來說,精氣恢復緩慢,是先天之本。如果胡亂泄出,必然招致災禍。但是年輕人精氣過旺,如果不懂得節制,過度補充精氣,也會對健康不利。所以,中醫養生,講究的是陰陽平衡,飲食有節、起居有常,自然百病不侵。

年過60歲以後,如何才能保住身體中的殘精呢?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

《黃帝內經》中對此有所記載:飲食有節、起居有度、度百歲乃去。人在衰老以後,想要保證精氣穩固,安享天年。就要從飲食與起居之中做起。

飲食有節制,不暴飲暴食,也不過分節儉。食物中的精微是後天之精的來源,也是先天之精的補充。只有葷素搭配,食量適中,才能守住身體中的殘精。

起居有常是指:人要法於自然,遵循天地運行的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太陽落下去了,就要按時睡覺。太陽升起來了,就要準備起床。保持規律的作息,才能安享百年。

古人講:老泄殘精,人窮壽盡,有何寓意?人過中年多看看 - 天天要聞

勞則氣耗,百病纏身

過度勞累也會損傷身體的精氣,引起多種疾病滋生。這裡的勞並非只是體力勞累,其實也包含精神上的勞累。二者都會損傷身體的精氣。

許多老人,即使在退休以後,也時常挂念家中的瑣事,事事都要親力親為。這些損耗都會導致身體精氣流失,自然無法獲得健康的身體,享受更長的壽命。

老泄殘精,人窮壽盡,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年老以後,養生最重要的就是守住精氣。精氣足則百病不生,精氣瀉則壽元虧損。想要保住身體中的殘存精氣,就要做到飲食有節、起居有度,清凈養心。只要做到這幾點,自然百歲乃去,疾病不生,安享晚年。

【參考資料】

1、吃膏方 補足五臟精氣·生命時報·2019.2.3

2、誰說中醫只治慢病?你所不知道的中醫治急病的真相·環球網·2016.2.20

3、老中醫總結一生的五臟調養秘訣 簡單實用!·健康時報·2017.10.22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裡,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 天天要聞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不良成分,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增加患癌風險。以下這五類食物,建議大家趕緊少吃!1.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着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 天天要聞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流言:吃魚卡刺時,可以使用民間流傳的“土方法”來解決,如喝醋、吞咽米飯、饅頭等。真相: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可與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但想要用喝醋來軟化魚刺,效果甚微,因為醋在喉嚨中只是短暫停留,作用時間不長,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軟化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 天天要聞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俗話說“夏季無病三分虛”夏季,我們該如何養氣血?身體哪些部位“發紅”說明氣血充足?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你氣血充足!夏季,人體容易受到暑邪影響,出現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況,也是“血虛”的表現。如果身體這5處“發紅”,則說明你氣血充足、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時04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標誌着季夏時節的開始。此時初伏將至,在一日勝過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